看完一本书,值得炫耀吗?
在我已走过的人生中,读书,从任务变成乐趣,用了很久的时间。曾观察身边朋友,在小规模的样本中,得出学校读书越好的人,越难发觉读书的乐趣。这个乐趣指的是不带功利和目的的阅读。
机缘巧合,工作以后读书成了我混圈子的敲门砖。读书会可是一个攀友附朋的好地方。起初,你可能被某些“大佬”掷地有声的见解唬住,但你很快就能学会在没有读完一本书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截取序言与亚马逊读者评论来发表对一本书的见解。不过,时间久了就会变得尴尬——读书会中所有人似乎都知道对方没有阅读这本书,却依然对口若悬河的书友点头附和。现在想来,读书能变成虚伪的事情,也着实可笑。
为了抵抗短视频对大脑的伤害,身边朋友普遍接受了诸如“三十分钟冥想”、“写书法”之类的疗法,却唯独不提读书。曾几何时流行的读书笔记法、拆书笔记、各种导图、各种iPad模板,一夜之间都消失殆尽。大家都不提读书这事儿,似乎其是“香草冰淇淋”般平庸无聊的产物。
替而代之的是,买书。买过等于看过!面对全年五折叠券促销,买书成了每个月的任务。可怕的是,这项预算不高不低,往往在脑中直接与几杯咖啡划了等号。搞笑的是,被“高端局”视为垃圾的短视频,现在已经成了买书的新兴平台。单本三折包邮,各种搭配网络音乐,有些俗气的三十秒图书介绍视频,都能成功洗脑,让你不停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