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2023年精神文明建设
搬家之后,通勤单程1h,非常适配看书。今年一共读了23本书,如果按字数统计会是最多的一年。同期还有12部纪录片,17部电影,20部电视综艺。疫情常态化的第一年,出差/旅游8次,在外的日子累计约40天。
在时间的数字化中,最关键的是,要30啦!从28岁/2022年开始,就会问身边30 club的朋友,有何不同。他们大多没有特别具体的回答,而依旧岁月静好与一地鸡毛并行着。社会对女性的催促,细枝末梢藏匿的衰老,一度焦绿我。
在年底,尤其是整数年份,身份证凑整时,总不自觉拿着发大镜,企图观察时间行走的蛛丝马迹。在主动迎接30s的黄金年龄和被动接受社会冷眼的指摘之间,我再一次回归统计,企图证明自己的存在。意外发现!个人账户余额惊喜!赛高!!顿时,从一切自我怀疑中解脱。
阅读让我解放思想,工作带来新的边界。劳动、输出、创造,坚持长期性和善良是最好决策的积累。回到原点,2017年选择在职考研考证,开始并持续地阅读,从2017年7月开始豆瓣记录。期间换工作、受伤、租房换房、搬家装修,始终陪伴的庇护所也跳脱了一般的物理范式,而是已阅的144本书。
希望30s的人生放慢脚步,升格思考,从存钱储蓄,到花钱生产;从记录整理,到归纳输出;从理论分析,到实践探索;从个人到群体,达则兼济天下。多元性,具象化,慢慢澎湃,雕刻时光。
1.历史的均值复归
迈入历史的大门,是今年最明悦的体验。选材从可读性强、科普性佳的柏杨和当年明月入手,偏重于观点和故事性。马亲王的荔枝和太白金星更是以史喻今的插科打诨,喜剧的笔法悲剧的内核,可以当作现代企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和机构内控手册,每每共鸣都气笑了。
会重演的历史,可从不乏新鲜事。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分位,欣喜于人类不甘平凡的科技进步,珍视不确定性的神秘色彩,正视当下的一切情绪。当年明月说翻过的一页,是无数人的一生,更何况未被提及的芸芸众生。发现自己的渺小,才能有纵情人世的豪迈与洒脱。
2.当代的苦难与救赎
当代国内中青年知名作家的代表作,一年几本茅盾奖,除了“集邮”作协主席们,也是让我这个城市人代入更广阔的各方水土、各方人民生活和思潮的重要途径。天壤之别的气候,一屋之下的同胞,是每年在 “高大上”的项目报告之余,必不可少的人文充值。同期一起看的还有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最伟大的作家能够预示未来,他们是一个国家的良心。明年补读莫言。
3.自我的现世记忆
这两本都让我读的难受。房思琪身上非人却时有发生的遭遇,离开对她是一种解脱。快递小哥所代表的群体,在时代下的际遇,使青春成为效率的牺牲品。人格漠视是一颗慢性毒药。
4.世俗劳动也能修炼智慧
政治经济可能是商业里最常见的主题,讨论也很主观。狭义的打工,广义的入世,无聊琐碎,但是也存在高屋建瓴的理论方法。局部和全局的博弈,短期和长期的平衡,我太爱运筹学的智慧了。
5.有想象力陪伴的孤独
6.发现自留地~
今年还读到1本无评分,和2本豆瓣无记录的书,像是在自留地挖到宝的神奇体验~生活的时间在阅读和工作的比重加大,有机会被推荐、接触到很小众的读本。仅我一人看过的,是幸福,非孤独。
《神变》,电影《扬名立万》的编剧,里八神微博连载小说,不断演化、反转、升格。
《模式创新:海南商界撷英》:海南工业、文旅、农业创新发展的模式。为了看海上养殖平台的运营。
7.有趣的记录片单
从综艺到纪录片的转变,挑出10部分享:王朝2,人生第二次,创新中国,克拉克森的农场2,这也能赚钱,这货哪来的,是这样的法官,119请回答,文学的故乡,茶一片树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