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彼岸。
46岁的孟郊,在母亲的鼓励下,终于进士及第。
与科举时代的青年一样,背负亲人的寄托,在钢丝上奔跑向彼岸。
放榜之日,他创作了这首略显悲剧色彩的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而今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望尽长安花。
人到中年的他,将前半生浓缩为“龌龊”二字,,如同儒林外史中周进的遭遇一样,“文化人”的嘲讽和挖苦、经济的窘迫、社会规则的不公平、屡次失败时的自我质疑…
今天他终于进士登科,那些耻辱、不甘、与挫败感,终于可以抛在脑后,憧憬未来。
在钢丝上行走四十六年,他此刻到达了彼岸,也可以允许自己看看身边的花儿,和那些在青葱岁月没有来得及欣赏的美。
四十六年的时间啊,从少年到中年,此刻他是否会遗憾错失了自己的青春呢…
逝者如斯夫,彼岸既已到达,回望过去已无用。
五年后,听从母亲,去县里做执法工作,身为文人,活干的憋屈,领导也不待见,于是离职。
几年后,母亲和儿子相继去世,他的生命支柱轰然倒塌,他在忧愁与回忆中了此残生。
64岁的那年,暴病身亡。
46岁的那个春日,他骑在马上,春风拂面,本以为到达了彼岸,而无常的命运却使他走向钢丝尽头的悬崖。

标题英文的翻译,估计欧美人看完也一脸懵,应该无法理解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为何会使人的past woes are gone和无语凝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