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2023年度总结,不如说是漫天回忆。
当我觉得2018年是最好的一年时,其实2017年也很好,2019年的好消息也很多,2023年角色转换的也很顺利。究其原因就在于那一年承上启下做的太好了。
从2023年的七月开始说吧,某天出发北京前就被告知了大雨来袭,前往是不二选项。一是好不容易的见面计划决不会因为天气而打乱;二是远方的朋友总归是见一面而少一面。登车前由于我错误的预估了时间导致下地铁后只能飞奔到检票口,差一点点就赶不上的高铁,没有停靠天津南的北上列车,当杨柳青的路牌在我眼前飞速闪过时,我才意识到时隔二十个月又看到了这片土地,而唯独这次没有提着行李下车。
工作后同事总会拿“研究生”来调侃我,但是我却会很真诚的推荐人生还不确定的妹妹们去再去读个研究生,说句实话,在天津的几年确实是我飞速成长的阶段,说实在的并不是科研能力的提高、而是使我更加适合这个社会的生存环境。回头看确实可以说是很轻松的拿到了毕业证,但是其中每分每秒的痛苦却铭刻在心。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矫情,我总想回去告诉当时的自己:文献看不懂就不看,实习不想去就请假,项目申不下来就放弃,有些老师的话可以不听。但是当时的我真的很难跳出自己画的圈圈,只能反复的拉扯自己,告诉并逼自己一把,你可以做到,也可以做的很好。我清醒的知道:我的恐惧源于我的能力不足。疫情的存在让求学生涯按下了加速键,曾经畅想个人生阶段结束时轰轰烈烈的状况,但是有些事情就是水到渠成、不容滞缓的。只能匆匆留下一句虽然很喜欢轰轰烈烈的盛大场面,也止不住所有人都共同向前奔跑。大学期间没有留存住人际关系,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了很很很很很好的朋友。本以为是最忙碌的实习时光反而成了玩耍的点缀。
2023年的春天和2022年的春天一样迷茫,这两个年度我始终没有勇气和能力去跳出所谓的传统叙事圈,但却也深知,这段无所事事也无所思思的时光也很难再拥有。2022年的一切总是顺利中带着一点点儿不能忽视的遗憾。有时也会劝慰自己:成长总是伴随着遗憾而到来,但是他们还是会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像是一种折磨,也像出于一种对遗憾的迷恋。
圆明园出行前的早餐稀里糊涂点了KFC 热牛奶,因为太烫撒了一裤,来不及也不在意就带着浅色牛仔裤上的奇特纹路走了一天,时至今日用了很多方法我也没有把那杯牛奶的痕迹清洗掉。边往遗址走雨下的越大,虽然整个视野因雨天变得灰蒙蒙的,植物却因雨水的冲刷而变得更加深透,它们充当着灰白遗址的背景板,反衬着遗址的苍白与萧条。耳边有雨水落地的声音、雨水敲打树叶的声音、研学小学生们叽叽喳喳提问的声音,而我的思绪没有停留在这些“协奏曲”上,人总是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刻,就像是雨太大被疏散闭园,就像是这天的暴雨没有下在那一年的十月份。我们在公交车站台看着成串的雨落下,看不清前来的车辆号码,雨太大只好随机登上一辆能带着我们去往地铁站的车。
仍记得雍和宫那天的雨很大,落下的雨连成直线啪啪的打在雨伞上。在大殿门前络绎不绝的人收起了伞,虔诚的跪拜,他们不会在乎下落的雨线很快浸湿了衣服。而我们在每个殿前都重复着收伞-进殿-许愿-出殿-再撑伞的步骤。我的思绪总是会飞很远,当时的我会不会比起那些一步一叩首的朝圣者会不会不够虔诚。一个月后,我再次去往雍和宫时,我终于闻到了属于寺庙独有的香火气。晴天的雍和宫与雨天别无二差,来来往往的香客在每个殿前重复着一样的动作,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心中所念。
七月从雍和宫回到家中很快就收到了好消息,比起说是好消息不如说是关于命运的来信更准确,面试准备是痛苦的,我只会用“痛苦”二字来解释难熬的时光。“一永一”的信念既是折磨也是支撑和砥砺,六点的清晨不算早,十二点的夜晚也不太晚。很艰难的三周时间被背诵与哭泣所充斥,亲人的离世反而使我的心情平静下来,逃离却又进入不一样的痛苦。那段时间最常出现的画面就是一个人站在偌大的舞台上,周边人声嘈杂,却没有一盏灯为我而亮。所幸没有什么是静止不动的,学习桌上的倒计时不受我控制嘀嗒嘀嗒的走着,热点问题总结了又总结,喜欢的综艺翻来覆去的看。所幸人生的状态不是永远起起伏伏,总会走上上坡路和平坦大道。八月算不上是雨季,但总是会担心那天会跑远,会下雨。其实那天下雨很开心、很欢喜,在进考场前我坐在车里实在是没有心情再去翻阅复习资料,只能看着濛濛细雨滴落在车窗上。抽签的顺序号是中间在我看来其实很好,抽到的题目恰巧是我曾经准备过的,结束的那一瞬间我对这几分钟的表现很满意,这种满意不同于去年三月份在旅游路7777号,加之在等候室忽然一瞬间福灵心至,这一局我赢定了!结束的时候雨下的很大,那天的回家路恰好与高三那年的回家路重合了起来。雨下的很大恰好能遮住抽咽的声音,就像是《仙症》在篇尾忽然写到自己不会再被万事万物卡住,而我也终于跳出了属于自己被围困的“怪圈”。
年初的冬天发了疯一样想南下,哪有什么说走就走,不过是蓄谋已久。当时期待已久的申论第二大题反而成为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杭州很远吗?远到和很多人都有过约定却未能成行,近到只有四个小时的车程。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南下,真正到达的时候却没有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杭州的空气没有比济南好很多,西湖从一个符号真真正正出现在我眼前时,却没有那种满足感。直到下飞来峰时,山间清新的空气混杂着藏在山里大大小小的寺庙飘出烟火香,我才真正的找到属于这趟旅游独有的安逸。苏州才是真正的“诈骗城市”,拥挤的城市道路,不管怎样,典雅的古代园林坐落在城市中心总是难以避免商业化气息,人潮拥挤的苏博,展品被淹没在嘈杂的人海中,展品成了一个博物馆最不值得关注的东西。虎丘山反而成了这一趟旅行的惊喜,早间山间空气遥相辉映着吴王阖闾的传说。被人吐槽的苏帮菜和杭帮菜竟然出乎意料的合我胃口,偷懒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人也会因为偷懒而付出一定的小代价。
北上回家后,日子又开始变得规律了起来,不用工作天天躺在家中就是天大的美事。是什么又重新引起了我的 “peer pressure”?当我发现毕业校友统计中大家光鲜亮丽的工作单位和我与之暗淡的“现在”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人总是被世俗所围困住。
总是在逃避,可是与世俗生活做斗争却成了我的主题。不可避免的融入生活、理解生活。总归2023年的冬不再和以前一样了。即使漫天大雪我也可以坦然的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