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年度音乐报告
查看话题 >我心中的2023年百佳华语专辑
写在前面
3、原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齊耳共聽"(songfortheday)

01
沉默是一种回答
昨夜派对

南青乐队





















Notes:应该是一张再版2015年的专辑,因为我记得自己很多年前就买过万青《张洲》那首歌的实体EP。音乐肖像是小河在2010年发起的一个项目,每个月与一位“普通人”生活一天并为ta创作一首歌,歌名就是人物的名字。音乐肖像基于音乐创作行为本身,通过音乐人的视角,提醒人们重新关注身边的人。万青的《张洲》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作品,除此之外参与的音乐人还有,周云蓬、小老虎jfever、程璧、林一峰、陈粒、马頔、老狼、发光曲线和五条人等。

Notes:来自上海的shoegaze乐队,2017年组建于复旦大学。

Notes:来自台湾,由团长兼键盘手船长、吹笛手刁刁、贝斯手小黑与鼓手小D共同组成。首张创作专辑《夜》借助中国笛、萧、口风琴、鼓、电贝斯、电吉他、键盘等器乐,融合成为爵士、摇滚、拉丁、传统国乐、戏曲等多变曲风。
推荐作品:建议整张专辑按顺序播放。

Notes:PostRadio后电台是由知名电台主持人、音乐人思斯于2017年组建的流行乐队。
推荐作品:《能饮一杯无》

Notes:成立于2011年的独立摇滚乐队。“Toneless”可译作“无调”,或者是缺乏声调的,乐队也是想在作品中表达这样一种“正在发出声音的寂静状态”。去年曾我曾将他们在某合辑中的一首《灯塔》收入年度百大金曲,今年便迎来了他们的同名新专辑,作品大多创作于2007年至2013年。
推荐作品:《记忆是不会融化的冰川》(feat.文智涌)

Notes:2023年度难得的一张很不错的古诗词专辑。你用百度可以查到很多叫"“牟勇"的人,有贵州省的体育局副局长、深圳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宜昌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经济协作科科长等等……但这里的“牟勇”,真名其实叫李易。当然,他的头衔也很多,我是在四川美术学院的一篇新闻报道里看到的:旅英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学者、当代知名古诗词创作人、新古典词人、英国中华古诗词协会发起人兼首任主席、伦敦“公子易与牟先生”音乐工作室创始人、国内首个原创古诗词栏目“深柳读书堂”创始人、北京香山大学堂诗词主讲、新浪“传统文化大讲堂”主讲、大型电视节目《中国原创古诗词大会》筹备组组长。
推荐作品:《李商隐》

Notes:弃医从艺的第31届金曲奖最佳新人,据说还参加了内地综艺。原谅像我这样的强迫症对于这一类名字进行格式修订的冲动。Vocal不错,但普遍认为没有一专好。
推荐作品:《Morning Babe》(feat.洪佩瑜)

Notes:2023年的乐夏,鬼否乐队让歌迷们认识了一种音乐风格——数字摇滚(Math Rock),来自上海的大七乐团也被顺势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我倒是觉得大七乐团比鬼否更加耐听,也更加具有融合性。
3作品:《Mr.Pretending》31

Notes:空气纸是一支生活在北京的四人摇滚乐队,擅长在现场演出时使用影像技术,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主唱/吉他刘炀是参加过《明日之子》的选手,空气纸最早也是他的个人计划,后来才形成乐队概念。《空房间》是空气纸加入麦田之后的第二张专辑。

Notes:在2023年接触了更多的Blues风格的音乐,也顺便认识了这支2001年就成立的老牌乐队,可惜错过了他们在六道口的现场演出。这种类型的音乐还是应该去livehouse感受,并使之成为一种常态。

Notes:先后参加过台湾和内地的选秀节目后才正式出道,是当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那种很会唱歌但需要金曲捧红的那一大类歌手。

Notes:纯音乐专辑,但每一首都非常舒服悦耳,正如专辑的名字那样。李欣芸是台湾地区首位获得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的女性配乐家,自1992年的《少年吔,安啦!》开始便深耕于纯音乐演奏类作品,被誉为“轻音乐交响”作曲家。

Notes:发迹于台中的温室杂草是台湾当地各大音乐节常客,也是当下较为典型的那种“台团”,或许不久的未来也会来内地赚钱。乐队以三件式摇滚为主,自称为“直男摇滚”。首张专辑《Intro_鞋》中,Intro象征着起点,而鞋的涵义则记录起准备好要起步的瞬间。
推荐作品:《正约之歌》

Notes:秋澜九十九由主唱叶亚、吉他手张赛/士皓于念书时期相识,之后加入了贝斯手大B、鼓手正皓成团,团名中的99是吉他手张赛的生日。“后生”(after that)的灵感来自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专辑浓缩了秋澜九十九成团以来的创作精华……而在那之后(after that),摇滚乐又将引领我们走向哪?
推荐作品:《干乐》

Notes:苏运莹因《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片尾曲《生活倒影》而再度受到关注,这张《圆》由李泉担任制作人,依然保留了她天马行空的创作与演唱。年末有幸在East Live观看了苏运莹的现场,虽然主办方比较差,但她的现场是真的稳。听说她还是常年在三亚生活,也许不久的将来她将有机会统领华语歌坛。
推荐作品:《羞涩爱情》

Notes:整装待发的一年。除了这张《郊游》之外,蛙池在9月15号发行了名为《蛙池 2020-2021》的合辑,将过往耳熟能详的demo作品认真的重新编曲定型。《郊游》整体质量虽不及过往的大金曲,但乐队未来可期,特别是沉住气没有去参加这一季的乐夏,让人钦佩。
推荐作品:《郊游》

Notes: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南海有棠,其名为椿。来自济南的椿乐队应该是2023年livehouse最受欢迎的乐队之一,通过讲述民间悲惨故事的“丧事”风格,加上唢呐的穿透力,让他们在现场充满魅力,被誉为“音乐史上无法归类的创作”。某视频里现场有歌迷撒冥币导致演出被叫停——这种极端的事件需要深刻反思。
推荐作品:《野草》

Notes:唯一入围的一张阿卡贝拉专辑。今年同时还听了VocalFuture未来人声的《镜中派对》、麦克疯人声乐团MICappella的《Love,Life》还有寻人启事The Wanted的《减肥计划》,深感阿卡贝拉原创音乐的不容易。欧开合唱团有原住民的传统音乐作为支撑,或许创作难度更低一些,但细究编曲来看,其实欧开合唱团的编排更现代,而其他三张还都难以跳脱出固有模式。
推荐作品:《安魂曲 miyome》

Notes:来自广州,成立于2017年,当时主创木下刚从日本游学回来,乐队的风格比较偏复古英伦;这几年乐队的风格变化比较大,可能也是成长了,新专辑的名字看起来有些负能量,据说跟主创三年前去了趟土耳其有关。大部分歌曲受到西方荒诞主义文学的影响,饱含着对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推荐作品:《从日落大街到安卡拉》

Notes:很舒服的一张高质量专辑,回过头来看,这人从哪儿冒出来的?是因为毕业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电影电视制作专业?还是被美国康奈尔现代音乐学院破格录取?最终我找到了答案:2021年,第二届“刘欢原创音乐专项公益金”前三名:裘德、闫泽欢和张叶蕾——你可以选择相信刘欢老师的眼光。
推荐作品:《凌晨三刻》

Notes:来自北京的独立摇滚乐队The Twenties阔别五年后的新专辑,从歌名可以看出,这是一支极其热衷于使用谐音梗的乐队;但他们也是一支高产且低调的乐队。主唱/吉他手赵丹阳毕业于中山大学和UCL,拥有生物科学、金融学与音乐教育学背景。
推荐作品:《太阳花》

Notes:乐队2022年在昆明成立,主创bokai在本能实业之前其实有一支乐队叫做“塑料”,据说也是那种比较直给的风格,但似乎仅停留在粗糙的DEMO阶段。新专辑作品内容的讨论与解读让这支乐队备受关注。
推荐作品:《滇东幻想症》

Notes:乐队来自广东潮州,也坚持用潮语进行创作。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们在北京的专场演出票价很低,而且还送周边,反响也很不错。主唱李四顺认为,乐队并不需要“大火”,创作的目的在于记录发生在潮州城的那些人和事,对外传播潮汕文化。我曾经有过一个来自潮汕女友,她也很热衷于推广潮汕文化。
推荐作品:《刍狗之歌》

Notes:有幸现场聆听了专辑《亚克力人生》的首唱会,才知道有这样一位从北京校园歌手比赛走出的零零后创作型歌手。无论从歌曲的内容还有演唱,我觉得她都丝毫不逊色这个榜单中其他任何女歌手,缺少的可能只是机会吧。
推荐作品:《垃圾飞行指南》(其实整张都很好听)

Notes:2023年乐夏对超级市场的关注,也让我继续勇敢的迈出了向电子音乐领域的一小步。芝麻布是来自长沙的前卫电子乐队,风格中融合了爵士、后摇、后朋等多种风格,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又很尊重悦耳效果。
推荐作品:《蒙头术》

Notes:来自香港的器乐摇滚乐团话梅鹿在成团十周年之际推出的全新创作专辑,以“分水岭”寓意乐队的成长与蜕变。
推荐作品:《初》

Notes:来自台湾高雄的post-rock乐队昴宿成立十年來的首张专辑。专辑概念“夸克”源自于NASA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航海家一号,在于 1977 年带着金唱片离开地球,2012 年成为第一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买了他们今年在MAO LIVE的票,嘉宾是斯斯与帆,很遗憾最后没去成。
推荐作品:《我的青春还有168年》

Notes:金音奖最佳创作歌手叶颖推出的全新客语概念专辑《迁徙》,邀请到客语歌后罗思容共同合作。叶颖这两年在内地被捧的很高,都在称赞她的作品充满与天地相融的灵性,我想这也不是听众轻易能够体会得到的。
推荐作品:《Home Sweet Home》

Notes:下行通道的乐队成员来自深圳大学吉他社。据说从学校校园正中央走下数级铁皮阶梯,便能够抵达负一层——学校里的排练室和小型演出场地,故取名“下行通道”。这张同名专辑也是乐队的首张专辑,充满了校园气息,但也是对校园生活的挥别。“脚步下行,而目光上行”。《旧学生活动中心》让我想起了UIBE最早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Notes:一张全DUET专辑,展示了杨乃文的人脉,颇有那种满汉全席的大家风范。如果明年能够凭借此问鼎金曲奖最佳女歌手,应该感谢伍佰和戴佩妮。

Notes:左小诅咒的情歌集,相比以往专辑,唱法更加深情、羞涩,彰显老艺术家的情怀,以及对南京某消失艺术家的偏爱。

Notes:来自北京的车库朋克乐队,据说也是第一个登上迷笛音乐节的高中生乐队。《求生速写》是我今年听到的内地最好的朋克专辑。很遗憾错过了他们在黄昏黎明DDC的演出,之后才知道伟大的吉他手陈老师去作为客座吉他手,之后才知道爽哥送的精酿啤酒有大叫控的联名款。

Notes:毕业于中国现代音乐学院,参加过很多内地的选秀节目,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执拗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创作型歌手,厚积薄发。

Notes:一张以“沈阳”这座城市为单位的合辑,风格多样,“工业区晨辉”这个切入点很巧妙,既有传统工业的厚重,也有新工业的愿景。后来我一想,实验音乐和工业其实也很搭。

Notes:2023年终于实现了看一次野外合作社LIVE的心愿,在黄昏黎明DDC,但恰巧又赶上乐队人员再次变动,以及在这张《Homeless》中尝试器乐演奏的风格。记得那天演出前放了一个大概15分钟的乐队纪录片,讲述这张专辑制作背后的那份焦虑。野外合作社其实可以有更大量的曝光和更高的平台,但这可能并不是乐队所追求的吧。《Homeless》这种器乐演奏可能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尝试吧。

Notes:总体低于预期。陈粒已经基本失去了刚出道时的那份让人印象深刻的犀利感了。可能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先塑造一种风格去招揽和吸引歌迷,然后去培养和引导歌迷,确保他们能够义无反顾的去追随自己,让他们去接受后来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类风格。

Notes:门尼是环球唱片今年推出的新人,总体还挺神秘的,只知道他此前一直在幕后。同名专辑中的每首作品质量都很不错。有的歌迷说他会是“下一个郭顶”,我想请问,郭顶上一个又是谁?

Notes:1998年出生的陈咏桐在16岁时参加歌唱比赛入行,被黎明发掘并签约成为歌手,于2016年正式出道。2018年,她参加了《中国好声音》,并加入庾澄庆战队,止步六强。能唱能写的她一直怀才不遇,在2023年初甚至曾有歌迷以此撰文抨击香港歌坛的丑恶。在今年9月发行这张《万人邂逅》后,陈咏桐宣布退出歌坛,改行去做声乐老师。《万人邂逅》至此成为“绝唱”。

Notes:今年口碑爆棚的一张专辑,被认为是内地indie pop未来的发展方向。距离能够真正追赶上这种潮流,我还需要努力和进步。或者我可以转变思维,不需要太过在意什么旋律性,既然是indie,那就彻底的遵从表演者的表达,毕竟乐队从Shoegaze转变Alternative Folk,本身就是不小挑战。

Notes:看来今年风格转变的艺人都会普遍得到鼓励,但张玮玮这个名字,从民谣转到电子乐,的确是我始料未及的,主要还是让民谣的受众群体去欣赏电子乐,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这张专辑里接受度最高的作品,可能是《永丰街》。据说张玮玮为这张专辑付出了很多,包括放弃了许多社交活动。

Notes:来自武汉的一支温柔的乐队。据介绍,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在亿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冷却、变暗,它体积小,亮度低,但密度高,质量大,所以白矮星乐队的风格,温暖而又笃定。

Notes:李佳薇的妹妹,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法律系,签约华纳唱片后的首张个人专辑。演唱能力所不及姐姐,但音乐审美似乎更优,也更具有灵气。

Notes:《玫瑰凭证》是银河方舟厂牌(StarNation)企划的音乐合辑,今年已经是第二张了,阵容较强大,包括康士坦的变化球、黑屋、Vast & Hazy等,今年水准和质量较高的一张合辑。

Notes:希林娜依·高各方面其实都挺不错的,能唱能写,但能被梁源老师称为“最美摇滚女主唱”,着实有一点招黑了。《0.25》是希林娜依·高的首张全长专辑。《师傅,什么是爱情》非常应景。

Notes:黄龄每年其实有很多新歌,但大多是服务于各类影视作品的单曲,这些作品都是基于对她过往刻板印象的一种延展。很高兴能听到她的个人专辑,其实她也在追求进步,其中一些作品会让你感叹:内地恐怕只有她能唱。

Notes:来自西安的独立摇滚乐队。成立于2020年,风格无法确定,整体感觉偏重一点的摇滚。

Notes:真名叫汤毓绮,首张创作专辑《平庸之上 Beyond Mediocrity》就获得了台湾金音创作奖最佳新人奖。《Sent》主打歌《决定不想你》由陈绮贞操刀。

Notes:来自台湾的独立乐团,用闽南语创作,擅长探讨社会话题。2020年的首张专辑《有你的故事》入围金曲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台语专辑奖、最佳年度专辑奖。新专辑《海海人生》将视角聚焦于离家的年轻人独自在社会打拼的处境。

Notes:记得去年误入苏紫旭的粉丝群,没少买周边,深感他稳定而团结的粉丝群体。这张诞生于大疫之后的《泪水与共》承载了许多期望,也不免会让人有失望的错觉。感觉苏紫旭是要继续深耕实验性演奏领域,他在2023年还有一张合辑,叫做《无常定》。

Notes:来自台北的独立乐团,据说成员都是上班族,在傍晚时集合,在桌球桌上挥洒汗水厮杀着。乐队风格较为明快、直给和热血。新专辑《心建筑》意为:受伤的心能够重建,主要探讨乐队成员这些年的思考,包括疫情冲击和新生命所带来的期盼。

Notes:成立于台北的另类流行乐团,首张专辑《水可以去任何地方》入围台湾金音奖新人奖。第二张创作专辑《 浏海被风吹得整个飞起来 》由知名制作人王昱辰操刀。
推荐作品:《不哭不哭》

Notes:来自台中的摇滚乐队,成立于2012年,成员经历数次变动后终于迎来乐队的首专。乐队是台湾当地音乐表演的常客,以Hard Rock音乐作为基底融入各式曲风,擅长讲述身边故事以及对社会的想法,将“我思故我在”转化成“我唱故我在”。

Notes:00后独立唱作人,据说最初是在全民K歌闪耀,后来发展到了网易云音乐,曾在三年前参加综艺《我是唱作人》。新专辑《奇迹发生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感受到他想要与欧美流行音乐接轨的念头与努力。

Notes:在今年11月份从河南周口到上海出差的高铁上听完这张专辑,印象蛮深刻的。乐队成立于2018年,来自于台湾半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乐队名字据说源自一段父与女之间的对话。乐队的三位成员都是恒春在地⺠谣活动——半岛歌谣祭的工作团队人员。其中有一计划叫做“老调新声”,即思考如何用流行音乐语言将快消失的⺠谣文化再次创作,减少⺠谣的年龄差距——也成为了乐团成立的初衷。

Notes:就是昨夜派对里边那个赵二。赵二说他曾听信别人说蝙蝠飞进家象征“福到”,三年前经历此事后,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在北京混得不错,但后来没多久就爆发了新冠病毒,然后人们也说是因为蝙蝠。如今他已离开北京,感慨自己倒了时代的大霉,又想起了蝙蝠。

Notes: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摇滚乐队,成立于2019年,乐队名字单纯是因为大家都喜欢绿色。2020年获得QQ音乐校园乐队大赛华东赛区第一名。首张专辑《再见游戏人间》中的每一首歌都曾是他们在当时特定心境下产生的不同“游戏场景”。

Notes:麋先生的第五张专辑。眼看着2023年康士坦的变化球内地捞金成功,麋先生还打算继续在相信音乐呆下去,然后延续如今已被认为较土的唱法吗?

Notes:张乐毕业于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爵士表演系,其后又于纽约Queens College的Aaron Copland音乐学院获得爵士表演专业的硕士学位。回国后,她于2010年开始加入上海复兴方案的现场演出,并在彭飞的介绍下,在上海的希尔顿酒店驻唱。这个专辑的灵感来自于她的猫咪蛋蛋。

Notes:冷水是由主唱邱慕也和吉他梅还白组成的双人创作计划,成立于2019年,前者负责词曲创作,后者负责编曲。据说邱在学生时代就一直组乐队,梅则是在美国洛杉矶学习电吉他;后来邱去香港念研究生,梅回国工作成为社畜;两个人相约一起看了一场某世界老牌乐队的巡演后,决心放弃原本的人生轨迹,投身音乐。《旧谈Cliché》已经是她们的第二张专辑,而且还在今年入围乐迷笛奖的最佳新人和最佳女主唱,着实不易。

Notes:2023年期待与反馈最成正比的专辑,和林家谦的碰撞还不错。

Notes:当时一看专辑封面我就感觉不简单,料定这肯定是一张中西合璧的作品,正如其名。后来才知道钱润玉之前在中国音乐附中主修的是琵琶,后来去伯克利主修电子乐,这配搭一听就让人兴奋,就是担心年轻的她刚刚出道,被赋予或者承载太多的意义与期待,毕竟不同音乐类型其实无需强行融合才有意义。

Notes:来自成都的重型乐队,应该是这100张专辑里最硬核的一张。据说乐队最早的目标是“只做好听的重型音乐”,2023年的新专辑《白雾岛》中融入了许多有趣的元素,比如戏曲、说唱,让死忠歌迷的评论两极分化。

Notes:2023年听着最顺耳悦耳的一张专辑,好听啊!有幸在福浪听了现场,感慨主唱唱的确实牛逼,又准又稳又好听。新专辑唯一的问题,就是都是主唱咏靖的创作,让唱的也很不错、长的更帅、女粉丝基础更雄厚的吉他手仲颖的歌迷们有些抱不平。幸福的烦恼。

Notes:看到“华研国际音乐”真不容易。陈昊森算是“演而优则唱”了,主演过《东北插班生》,2020年凭借《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提名。《太阳色的狮子》让人想起很多年前华研旗下的另一位男歌手以及陈小霞老师。
推荐作品:《太阳色的狮子》

Notes:很惊艳的声音,后来查资料才发现陈央的定位是“摇滚创作女声”。陈央当年曾参加台湾地区的选秀节目《声林之王2》,被导师林宥嘉称赞为“史上第一真的炸垮舞台的人”。《美梦浮来的》是陈央的首张个人创作专辑。

Notes:对于戴荃的好感全部来自于当年中国好歌曲的那股劲儿,今年有幸在East Live参加了戴荃老师的专场音乐会,可惜中途离场。后来跟身边朋友了解才知道,戴荃老师在互联网各大平台还是深受年轻歌迷喜爱的,是我自己愚钝,跟不上时代的形势。

Notes:2023年最期待的专辑之一,期待是否能够最终兑现,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我想这可能就是许钧音乐的魅力,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有门槛的,是需要时间感受的,和当下时代的节奏不太搭调,但讲述的却又是最真实的情感。

Notes:超出了我对郑兴以往的认知,也许会是他实现蜕变的一张专辑。《抒情考古学》比较惊艳。

Notes:乐队成立于2017年,Ghost Note,是现代音乐里的一种演奏方式,“无需很大音量却可以给音乐带来很强的推动力”。乐队借此名字想要表达的是,“我们也许微小,却不渺小”,自称风格为“丧愈”。2023年,乐队开始进行巡演,据说主唱陈晓和吉他手桑泉在上半年就亏了将近10000块,但这似乎也是新乐队的必经之路。通过一场场拼盘磨练舞台表现力、积攒现场经验、建立乐迷基础,直到成长至某个阶段,完成一次专场演出——这也是Ghostnote+乐队多年以来的憧憬。

Notes:《望乡》是继 2017年《归乡》、2022年《他乡》之后,描述乡的意含三部曲最终篇。Bobby说,望乡是勾起人们心中对于故乡的一种想象,辗转迁移且飘泊不定的生活方式,在对故乡的思绪与思念逐渐模糊之时,故乡却也 neither here nor there。
推荐作品:《找个人来爱》

Notes:8首新歌,8位重量级合唱者,与李宗盛30年后再度合体唱《生命的源头》。

Notes:C AllStar成员陈健安的新专辑。灵感据说来自于Ricky Gervais主演的超级丧的英剧《After Life》。《厌恶物图鉴》是2022年底就存在的大金曲。

Notes:歌词很写实,依旧犀利,看来是真的看不下去当下遍地rapper的乱局了。《十局下半》这种call back梗让老歌迷们很感慨。《依然我行我素》据说是针对周董的,据说是……。

Notes:旋律性上不及2.0和1.0,我想应该不会有4.0了,秦四风老师您辛苦了。2024年我一定要看一场黄绮珊的LIVE!

Notes:非常耐听,似乎终于在对风格的极致追求、大众的审美和个人的演唱水准中间找到了某种平衡,和苏运莹的专辑并称2023年内地女歌手最佳专辑。

98
野风入夜
Sunken Boat 沉舟乐队
池沼
2023-12-22

99
一路平安
熊美玲
发现梦想
2023-12-22

100
裘德同名专辑
裘德
网易音乐人
2023-12-26
原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齊耳共聽"(songforthe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