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步骤:教你通过回顾反思快速提升自己
大家好,我是广志。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分享了普通人想自我成长,回顾反思是一种最有力的方式。那到底该如何回顾反思呢?答案是:写一行日记。
有人可能会说:切!就这?小学时玩剩下的。
别急,如果只是记流水账的话确实没什么用。关键是如何记,要讲究方式和技巧。
《一行日记》的作者伊藤羊一正是通过这个方法,在50多岁的时候还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实现每日精进。
下面我通过四个步骤来分享一行日记的具体写法。
1. 写下做过的事
顾名思义,就是把日常生活中,那些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事,包括:新学到的东西,失败的经历,以及想要做出改变的想法等,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
这里为什么要说用一两句话来记录,写长一点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但作者不建议一上来就长篇大论,因为很难坚持下来。所以,能把事情简单描述清楚就行,就比如这样:

就一句话,简单直接,清晰明了,还不会有心理负担。
2. 获得新发现
如果一件事情仅仅是简单记录下来,没有分析和总结,那对自我提升毫无帮助。
所以我们需要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比如之前我写过一件事:
【事件】早上打算用一个小时来阅读《一分钟说话》这本书,结果刚读了二三十分钟就困了。
针对这件事我就要思考:为什么才读了二三十分钟就困了?是晚上没休息好,还是自己的阅读方法有问题...
经过一番回顾思考后,我获得了一个发现:
即:正常情况下,我集中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就是二十多分钟,再长就会分心。
可能有时候我们不能马上得出答案,可以先将这件事放置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时,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3. 下一步要采取哪些行动
有了新发现,就要针对这一发现制定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既然每次读书二三十分钟是我集中注意力的上限,那我就制定了以下读书策略:
1) 每次读书,只读25分钟。
2) 时间一到,立马停止。离开座位,休息10分钟。
3) 休息的过程中回忆一下刚才读的内容,并思考对自己的触动。
4) 休息时间到了以后,回到座位把刚才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如果没有触动的地方可以不记录,继续下一个25分钟。
4. 定时回顾,完善认识和行动
还拿第三步制定的读书策略为例,在实践这些策略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和发现。
比如我发现读书前听一会儿舒缓的音乐,能让我快速进入读书状态;再比如,当我把读过的内容给别人讲一遍之后,对书中的内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所以我就给自己的读书策略增加了两条:
1) 每次读书前先听10分钟舒缓的音乐。
2) 晚饭后把一天所读内容,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给家人讲一遍。
就这样,每天把自己在读书方面的新发现,新认识积累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就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读书策略和框架。
好了,以上就是一行日记的具体写法。
其实不光是读书,我们也可以按照这个步骤不断积累各种零散的小事,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回顾反思。在这些小事中,随时都可能萌发出令人喜悦的新发现。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更加自信,也更能够自我肯定,搞清楚自己的前进方向,成长也会不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