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穷再难也挡不住我的拼搏
相关链接:邱继宝,飞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为“缝纫机大王”,农民企业家。本文为其在清华大学“中国民营企业家论坛”中的演讲辞。
再穷再难也挡不住我的拼搏
今天下午有幸来到清华大学,非常羡慕你们。我读的书少,因为原来家里穷,上了三天高中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我家庭贫困,14岁初中毕业,当时农村基本没有高中,几个乡联合办了高中,一个班60人,当时我交了书费交不起学费,念了三天就退了学。当时农村还是非常苦,我这一辈子第一个经验就是骑自行车给人家送客,拉一趟二三毛钱。但没几天,就被抓了,说我搞运输队,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当时很多人都是到全国各地修皮鞋、卖豆腐。我高中退学的时候就跟当地的父老乡亲到了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靠补鞋生活。仅仅补了三年,东北三个省我都去过,三年挣了不少钱,有10万块。当时这10万块钱都是几分几毛几块积累起来的。我这一辈子都记得住怎么从几分钱变成几块钱,到了10块钱就紧紧缝在裤子里,到了一百的时候就往家里邮。结果三年以后我回到家里说我挣了10万元。那个过程很辛苦,很锻炼人。创业初期如果我没有补鞋,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东北的天气非常冷,我每天六七点就等着别人来,补鞋的机器完全是手摇的,而且不能戴手套,把手冻得很厉害。后来我通过补鞋积累了一些钱,又向银行贷了一部分款,开了一个造缝纫机的厂。但是人一多,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面临和大厂的竞争,产品、技术、资源都比大厂差。国内的生存、发展空间非常小。那么我想我的产品有没有可能出口?当时我听说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广交会是一个唯一的出口,于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去了广州,千方百计把我的产品委托了地方的经贸公司逮到了广交会。
1989年4月我去了广州,也找到了广交会。广交会门口人山人海。但去广交会我没有工作证进不去,我就爬墙进去,被保安逮住了,让我再那里罚站。
香港当时也是出口的桥头堡,我就跑到了深圳,但是广交会进不去,香港更进不去,我就站在那里两天。有一个老太太连续两天都通过,我跟她混熟了,给她500块钱,叫她给我买一本香港的电话号码本,我说这关系到300个人的身家。第二天她给我买来了电话号码本,我感觉比我老婆孩子还重要,把香港缝纫机厂的电话都记下来。而且当时没有国际电话,都是用电报,我跑温州、跑宁波,那里有国际电话,我就跑到那里打电话。什么话都不会说,电话号码打通,那面的人都不会说普通话。后来我说我给你寄过照片,能不能把我这个缝纫机出口?他说你这个缝纫机太老了,可能非洲会有人要。我就记住“可能非洲会有人要”这句话,我回来就查地图。接着我又用一天500元招会说英语的,结果来的外宾说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我又登报找,结果没有人来,后来我又花了2500元登报招人。
我八十年代的第一次南美之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第一我到了南美后,看到自己的不足,产品的差距。第二窝得到了启发,南美市场空间很大,需求很旺,有没有可能用这种需求。我让招来的人睡好、吃好,行李都由我来搬,我们研究市场。1989年我的产品到了南美,卖了2万多美金,通过五年的努力,与南美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关系,企业从2000万做到2亿。
好不到两年,我心的麻烦又来了,中国人都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是1998年,我是1997年久遇到了,泰国国内货币贬值,1997年下半年印尼、马来西亚包括日本都出现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打击很大,我用两年建立的东南亚市场一下子像死了一样。我在想为什么我邱继宝这么倒霉。我一定要避免这种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产品转卖到欧美地区。
1997年下半年我去了一趟意大利、德国,一口气聘了三个人,薪水税后一百万人民币。他们跟我们一起研究、开发欧洲需要的产品,同时利用东南亚经济危机,我们收购了一个日本小工厂。所以东南亚经济危机我赚了一个亿。
我在困难中成长,到现在我觉得困难已经不可怕了。假如办了二十年的工厂没有碰到这么多问题,我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成绩。十五年前我去推销产品,人家跟我说话我都觉得丢脸,现在他卖我的东西觉得很骄傲。以前我的客户一看我说这是中国货,现在在欧美市场,德国人造的、美国人造的、日本人造的、我造的,已经看不出什么区别了。
今天来到这里又激动又害怕,因为你们都是精英,而我过去就是农民,只是通过一些经验,得出一些教训给大家做个样本。谢谢各位。
相关链接:邱继宝,飞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为“缝纫机大王”,农民企业家。本文为其在清华大学“中国民营企业家论坛”中的演讲辞。
再穷再难也挡不住我的拼搏
今天下午有幸来到清华大学,非常羡慕你们。我读的书少,因为原来家里穷,上了三天高中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我家庭贫困,14岁初中毕业,当时农村基本没有高中,几个乡联合办了高中,一个班60人,当时我交了书费交不起学费,念了三天就退了学。当时农村还是非常苦,我这一辈子第一个经验就是骑自行车给人家送客,拉一趟二三毛钱。但没几天,就被抓了,说我搞运输队,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当时很多人都是到全国各地修皮鞋、卖豆腐。我高中退学的时候就跟当地的父老乡亲到了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靠补鞋生活。仅仅补了三年,东北三个省我都去过,三年挣了不少钱,有10万块。当时这10万块钱都是几分几毛几块积累起来的。我这一辈子都记得住怎么从几分钱变成几块钱,到了10块钱就紧紧缝在裤子里,到了一百的时候就往家里邮。结果三年以后我回到家里说我挣了10万元。那个过程很辛苦,很锻炼人。创业初期如果我没有补鞋,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东北的天气非常冷,我每天六七点就等着别人来,补鞋的机器完全是手摇的,而且不能戴手套,把手冻得很厉害。后来我通过补鞋积累了一些钱,又向银行贷了一部分款,开了一个造缝纫机的厂。但是人一多,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面临和大厂的竞争,产品、技术、资源都比大厂差。国内的生存、发展空间非常小。那么我想我的产品有没有可能出口?当时我听说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广交会是一个唯一的出口,于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去了广州,千方百计把我的产品委托了地方的经贸公司逮到了广交会。
1989年4月我去了广州,也找到了广交会。广交会门口人山人海。但去广交会我没有工作证进不去,我就爬墙进去,被保安逮住了,让我再那里罚站。
香港当时也是出口的桥头堡,我就跑到了深圳,但是广交会进不去,香港更进不去,我就站在那里两天。有一个老太太连续两天都通过,我跟她混熟了,给她500块钱,叫她给我买一本香港的电话号码本,我说这关系到300个人的身家。第二天她给我买来了电话号码本,我感觉比我老婆孩子还重要,把香港缝纫机厂的电话都记下来。而且当时没有国际电话,都是用电报,我跑温州、跑宁波,那里有国际电话,我就跑到那里打电话。什么话都不会说,电话号码打通,那面的人都不会说普通话。后来我说我给你寄过照片,能不能把我这个缝纫机出口?他说你这个缝纫机太老了,可能非洲会有人要。我就记住“可能非洲会有人要”这句话,我回来就查地图。接着我又用一天500元招会说英语的,结果来的外宾说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我又登报找,结果没有人来,后来我又花了2500元登报招人。
我八十年代的第一次南美之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第一我到了南美后,看到自己的不足,产品的差距。第二窝得到了启发,南美市场空间很大,需求很旺,有没有可能用这种需求。我让招来的人睡好、吃好,行李都由我来搬,我们研究市场。1989年我的产品到了南美,卖了2万多美金,通过五年的努力,与南美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关系,企业从2000万做到2亿。
好不到两年,我心的麻烦又来了,中国人都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是1998年,我是1997年久遇到了,泰国国内货币贬值,1997年下半年印尼、马来西亚包括日本都出现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打击很大,我用两年建立的东南亚市场一下子像死了一样。我在想为什么我邱继宝这么倒霉。我一定要避免这种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产品转卖到欧美地区。
1997年下半年我去了一趟意大利、德国,一口气聘了三个人,薪水税后一百万人民币。他们跟我们一起研究、开发欧洲需要的产品,同时利用东南亚经济危机,我们收购了一个日本小工厂。所以东南亚经济危机我赚了一个亿。
我在困难中成长,到现在我觉得困难已经不可怕了。假如办了二十年的工厂没有碰到这么多问题,我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成绩。十五年前我去推销产品,人家跟我说话我都觉得丢脸,现在他卖我的东西觉得很骄傲。以前我的客户一看我说这是中国货,现在在欧美市场,德国人造的、美国人造的、日本人造的、我造的,已经看不出什么区别了。
今天来到这里又激动又害怕,因为你们都是精英,而我过去就是农民,只是通过一些经验,得出一些教训给大家做个样本。谢谢各位。
相关链接:邱继宝,飞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为“缝纫机大王”,农民企业家。本文为其在清华大学“中国民营企业家论坛”中的演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