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宁夏两地完成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


12月10日-12月13日期间河北南网、宁夏电力现货市场陆续完成结算试运行工作。其中,河北南网电力现货市场完成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工作,宁夏电力现货市场完成首次短周期结算试运行工作。
河北
12月10日,河北南网电力现货市场完成历时1个月的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标志着河北南部地区电力市场体系全面落地、日趋成熟。其间,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网调节能力提升186万千瓦,并助力新能源电量消纳1.5亿千瓦时。
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中,河北南网全部62台主力燃煤机组、259家集中式新能源场站、10家批发用户、57家售电公司参与竞争,发电收益或用电费用按照市场价格结算,结算最高价格649.02元/兆瓦时、最低价格0元/兆瓦时,日均峰谷价差达到511.14元/兆瓦时。市场化用户主动削峰填谷,根据市场价格转移负荷超200万千瓦,充分体现了现货市场在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优化用能结构方面的作用。
此次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前,河北南网电力现货市场已成功开展四轮模拟试运行、两轮调电试运行以及整周结算试运行,市场组织体系、规则体系、技术系统、配套机制得到了全面检验和完善,发用电两侧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和交易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市场运营机构的运营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宁夏
12月13日至15日,宁夏电力现货市场顺利完成首次结算试运行,达到预期目标,标志着宁夏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流程贯通。本次共有323家新能源、34台市场化火电机组、17家储能、23家大用户、12家售电公司参与本次结算试运行,未直接参与市场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参与,实现市场化主体的全覆盖。试运行期间,市场顺利度过雨雪天气、大风降温等电网运行场景,检验了现货技术支持系统、电力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验证了市场运行规则和组织流程,提高了市场运行的透明度和效率。
本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充分反映了宁夏电网的供需情况,发现电力价格,还原电能量的商品属性,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结算试运行组织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精心编制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并广泛征求市场主体意见,组织开展了面向区内发电企业、用户和售电公司的专项宣贯培训,帮助市场主体深入理解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
下一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组织相关单位认真做好本次现货结算试运行总结分析,认真听取市场主体意见,进一步推动系统功能优化,完善市场机制,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为宁夏的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微信号|新疆新聚能售电
新浪微博|新疆新聚能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