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5回:依山拥海共享天籁,水库生态翡翠项链
【黃劍博采風追影】【迭代际遇臥龍崗】【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6105回:依山拥海共享天籁,水库生态翡翠项链

2023年12月16日星期六。
全球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毁灭性影响和人口的指数增长对农业产量构成了重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物性能监测变得越来越必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能够检测植物适应性变化并预测其形态和生理演变的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已被证明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用策略。柔性传感器和纳米材料激发了可穿戴和植物便携式设备的新兴领域,这些设备提供了形态、生理、生化和环境参数的连续和准确的长期传感。

深圳40年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给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40年间,深圳市生态系统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79年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到目前已演变为以森林和城镇生态系统为主。从生态系统组成来看,深圳市由64%的陆域生态系统和36%的海洋生态系统组成。陆域生态系统中,城镇生态系统面积占比49%、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占比44%、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占比4%。

从植被类型来看,深圳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自低海拔至高海拔,形成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南亚热带低地、山地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山地灌草丛等,与典型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相似。自然植被类型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红树林等13个植被型和98个群系,表现出南亚热带区域南缘的植被特点。

目前,深圳市记录的维管植物206科928属2086种,含本土野生种199科858属1916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41目142科585种。其中,包括仙湖苏铁、桫椤、紫纹兜兰、珊瑚菜、黑脸琵鹭、中华穿山甲、唐鱼、蟒蛇、虎纹蛙、猕猴等10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以及香港马兜铃、广东隔距兰、华南马鞍树、滨海槭、小果柿、香港瘰螈、深圳后棱蛇、短肢角蟾、香港黑叉尾斗鱼等75种特有物种。以鸟为例,尽管深圳面积仅为全国的五千分之一,但在深圳已发现的鸟种是全国已发现鸟种的四分之一。

造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外,也与深圳长期以来坚持生态优先、多措并举实施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深圳成为国内仅有的具有3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城市,并拥有我国唯一的国家基因库。

近年来,深圳通过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大力实施特色生境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扎实推进城市生物安全体系构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打造陆海统筹生态治理新模式、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

持续推进生态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创新探索科普宣传教育新模式……一系列举措有力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地等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是深圳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依托单位,目前围绕生物多样性变迁、生态格局-过程-功能交互、城市碳氮循环、城市生态胁迫效应、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等启动了相关研究观测工作。

想到深圳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已经领先全国了,我倍感欣慰。
我们再走一公里,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绿道,几年前我们从梅沙尖下山时曾经经过这处绿道,当时是夏季,蚊虫极多,追着我们咬,遇到几个在绿道旁边的溪水旁接水煮茶的山友,如今这条绿道非常安静,我们只遇到两个人。

此处依然属于园山风景区,因为空气通透,我们居然可以看到深圳最高楼和罗湖最高楼,我们沿着盘山公路走了一会,很快进入了水库,此时可以看到一些骑行的人,十多年前我攀爬梅沙尖时,当年山顶是没有抽水蓄能电站的,山腰只是零星分布着一些陈旧的小水库,那个年代喜欢爬山的人也极少,不像现在,山野也被大量开放了。

盐田地处深圳东部,依山傍海,总面积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辖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5%,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100%,小型水库9宗,总库容约700万立方米。

背山面海,各水库均坐落在山间地带,海拔高,位置险,对下游城区安全影响巨大。然而,这九座水库此前却由于历史原因,在产权和管理上,都不甚明确,也让盐田的水库体质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难题。

辖区有区管水库9座,总库容约700万立方米,其中小(1)型水库2座(上坪、叠翠湖水库),小(2)型水库7座(正坑、恩上、翠岭、三洲塘、红花沥、跃之进、大水坑水库),9座水库坐落在梧桐山及三洲田山间。这些水库陆续建于1957年到1997年间,分别由企业出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国家投资等多种方式兴建,产权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013年至今,盐田区累计投入近6900万元,陆续实施了翠岭、红花沥、三洲塘、上坪、跃进、大水坑、叠翠湖、恩上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效消除水库存在的安全监测设施不足、启闭设备老旧、水工建筑物年久失修等安全隐患。

针对辖区水库位置高、地势险要、库容小、集雨快、调蓄洪水压力大等特点,近年陆续投入约8000万元,实施了三洲塘水库泄洪隧洞建设工程、三库连通工程二期和正坑水库坝体防渗整治工程等项目,增强水库调蓄和防渗能力,不断提升水库安全性能。

小三洲塘片区已经种植了樱花林,不过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我们在狂风中走过大坝,一公里多长的大坝极为壮观,很难相像这座大坝是修建在几百米高的山腰里的,狂风吹过水库,波涛汹涌的水库像大海一样湛蓝。
在深圳盐田区的小三洲水库,夕阳西下,“大烤”后的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坝的游客络绎不绝。2023年7月28日,该电站日发电量达到518万度,创今年新高,满足了深圳市6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仲夏赤日炎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的“半山翡翠”公园带,却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位于梅沙尖下的小三洲水库风景宜人,人们在此登高望远时,往往会感慨,“在深圳这样的超一线城市里,竟深藏着一座美丽的电站。”

小三洲水库是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深蓄电站”)的上水库,这里湖山相映,成为深圳市民徒步踏青新晋打卡点,年均吸引游客超过五万人。与此同时,该电站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座绿色“充电宝”。南方电网储能公司数据显示,深蓄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直接接入城市电网,可满足深圳近1/3的峰谷差需求。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相关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也成为必然要求。我国印发《申请纳入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技术要求(暂行)》,提出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

随着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的不断提高,我国将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决定了新能源并网规模越大,协调平衡调节的需求就越大。为此,抽水蓄能等储能的发展,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经之路。
“抽水蓄能作为现阶段最成熟的储能方式,将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抽水蓄能在支撑电力系统转型方面的作用正逐渐显现。作为我国首座建于超大型城市中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深蓄电站直接接入深圳城市电网,承担着调峰、调频、调相及黑启动等功能,提升了电网调节的灵活性,促进了清洁能源输送和消纳。据深蓄电站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城市出现大面积停电等极端事件,电站最快可以在120秒内启动机组,单小时送电能力高达120万千瓦时。”
深蓄电站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建设工程,也是西电东送的落点和粤港电网的连接点。截至今年6月底,深蓄电站发电量近70亿千瓦时,每年平均节约标准煤约18.57万吨、节省天然气约13.96万立方米、减排温室气体总量约68.18万吨。

传统印象中的水库并不是一个能够玩乐的地方,然而盐田区一改之前的做法,让水库不仅开放共享,还能共建共治。
通过拆除水库原有隔离网,如今的恩上水库改善库区面貌,提升库区周边景观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修建的亲水栈道、环库碧道,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等,将水库作为重要的景观休闲节点,连同登山道、半山健步道一起,打造了独具盐田山水郊野特色的半山公园带。

“今后,这个地方我会常来玩,也会推荐身边的朋友到这里来。既能欣赏风景,又能锻炼身体。”市民王先生不是第一次到恩上水库,却是第一次行走环湖步道。行走中,他不停感叹着步道的生态与自然,享受着大自然赠与的生态美景。“这里的环湖步道,有一种自然之美,能让自己远离城市喧嚣,慢下脚步,在亲近自然中享受舒适惬意的恬静生活。”

2020年底前,盐田区还实现翠岭、三洲塘、红花沥3座水库的景观开放共享,2025年底前全面实现所有非供水水库的景观开放工作,加快建设市民近距离可感知的具备滨水景观和生态湿地特色的景观水库,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融汇瀑布、水库、公园多种景观,不久的将来,水库的改造也将串联起“生态翡翠项链”——这条健步道镶嵌于盐田半山区域,与城市精品带、滨海休闲带有机结合,营造“依山拥海、共享天籁”的半山公园体系,不断推进美丽盐田建设,打造“城市在花园中、花园在城市中”的美好城区。
从封闭到开放共享,从隔离网到亲水栈道,盐田区走在全国水库管理的最前沿,值得点赞。

我们经过水库,我就目睹狂风将景区的一些广告牌吹翻在地,岗亭有保安在值班,我担心岗亭的玻璃被狂风刮破了,我们再走一会就看到两台景区穿梭巴士,收费15元,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泛滥成灾的塑料垃圾了,原为游客突然变多了,成群接队的人朝梅沙尖进发。
相比隔壁的梧桐树,梅沙尖的登顶难度小多了。

我们在背风的树林中吃了一些水果和玉米,然后开始朝山顶进发,途中遇到几个人,半个多小时抵达山顶,一个独腿的青年在唱歌,其他人都在拍照,风极大,年轻人站在旁边欣赏无敌海景,我看到狂风将灰霾吹走了,盐田出现了极为罕见的碧海蓝天,站在深圳第三高峰梅沙尖望海湾,也有里约山海风光的景象。
通向绝景的“天梯 ”?
秋光正好,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向山海走去。悠然登半山,饱览山海城,山海相连的视觉通达让人心旷神怡。

十多年前我几乎一到周末去会爬梅沙尖,当年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地方,因为台阶太多又伤膝盖,梅沙尖是区分专业驴友与菜鸟的门槛:如果你喜欢爬梅沙尖,说明你是一个游客或菜鸟;如果你爬过几次梅沙尖就放弃了,说明你成长为专业户外老驴了。
但最近我发现梅沙尖成了深圳户外的华强北,原因是小资的炒作。

梅沙尖是深圳的正确打开方式?
深圳最美“天梯”来了!735米高,一路山海风光绝美…

梅沙尖的景色,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通向山顶的道路只有一条. 当爬完宛如“通天路 ”的石阶. 登上海拔753米的顶峰后. 眼前这片深圳最独一无二的景色. 一定会深深震撼到你的心灵.
来了深圳总是不知道去哪里玩,好像除了去腻的公园和下班去烂的酒吧就没有了,但是深圳其实藏着很多宝藏的宝藏地,但绝对不是被外地人炒翻天的梅沙尖。

也可能是深圳太卷了,一些人没有时间或金钱到外地或出国旅行,就只好将本土的一些平淡景点进行疯狂再塑造或“炒剩饭”,梅沙尖变得拥挤,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我阔别盐田很多年之后,今天再次站在梅沙尖时,感慨良多,两个少女在拍照,一个孤独的独腿青年歌手在山顶唱歌,一大群人聚集在山上拍照,打卡到此一游,风很大,我以前带队爬梅沙尖时,经常是一天也碰不到几个人,如今涌入梅沙尖的群众估计每天以万计。
我们只在山顶停留了十几分钟,之后开始与一群少男少女下山,登山径还是以台阶为主,一些人不使用登山杖,下山时非常吃亏,下山的过程是无聊的,风依然很大,远处可以看到马士基的集装箱船停泊在港口,另外一辆MSC的大船正要驶离,山腰的部分平台风极大,我数次被风吹倒。

再经过一个废弃的观景台,我们终于看到了盐田修建的另外一座创意图书馆。
云端之上的绝美奇观:盐田云海广场观景台。
深圳云海广场是可观山瞰海的天空之城吗?在云间里的咖啡馆+图书馆,真的又绝了(没别的词了?)

一边可以俯瞰盐田港的海景,另一边可远眺梅沙尖,一抬头便是蓝天白云,是绝佳的周末“放空”地?
深圳新开放的云海公园,地处观山望海之地,一边是山峦叠翠,一边是碧海无垠,更有造型似“白色邮轮”的森林服务站可供休闲,一日得闲,在这里尽观山海,好不惬意!

云海公园位于盐田半山公园带核心区,背靠梅沙尖和三洲塘水库,直面大鹏湾,地处海拔380米的半山平台,拥有360°一览山海城的独特视景,是绝佳的观山望海之地. 去云海公园的路,有登山道和车行道,群众只能选择徒步、骑行或者搭乘云海专线(一票制上车15元下车归0返程再重新购票,巨坑的是云海专线目前只有周末运营)。

徒步上山距离并不算远,二公里左右,但需要全程爬石阶,对体力值有一定的要求。登山途中的风光是盐田比较常见的自然风光,石阶小路像森林里的绿色隧道,山与海在两边若隐若现,似乎下一秒就会进入“桃花源”。

公园拥有占地800㎡的云海森林服务站和4000多㎡的开放草坪,可供休闲散步和半山阅读、简餐等。引得众人争相打卡的云海森林服务站,就像一艘停靠在山海间的“白色邮轮”。建筑共三层,一楼设有母婴室、卫生间;二楼有一个大平台,非常适合休闲赏景;三楼有一家咖啡店,低头看书、抬头观景,品书香、享咖啡香,原以为会再惬意不过了,现实是小孩老人极多,咖啡馆像菜市场,完全没有了文艺青年的气氛。

上云海广场的旧路与新道对比,沿途建筑物和绿化已经有了鲜明的对比,如今来踏青的市民,不论是别的区专程过来的还是本就在盐田的,都在休闲锻炼中收获野蛮的体魄。
360度无死角的美景,让你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

深圳新晋网红打卡新地标,海拔380米,本地最高的山海图书馆,也被誉为藏在半山腰的云上咖啡馆?深圳|离天空最近的云上图书馆?深圳缺古建筑,不缺标新立异的奇葩建筑。

云上图书馆,像是停靠在山海间的“白色邮轮”,大面积的纯白色与流动的线条赋予了这栋建筑不一样的奇葩设计,刚修建起来网红云集,小贩堆积,咖啡馆凑热闹,懒人奔走相告,每天被挤得摩肩擦踵。面朝大海的,除了春暖花开,还可以是一座图书馆。

这里的每一扇窗都能眺望大海,然后呢?图书馆挤满了打闹的小孩和自拍的老人,图书馆硬件越来越好,软件越来越差。前几年盐田搞了一个灯塔图书馆,吸引一批自拍达人前往打卡拍照,如今盐田故伎重演,又修建了一座山顶图书馆,“2023网络炒吹侃名人看深圳”,盐田除了山与海,还有一座在云端的拥挤媚俗的图书馆!

就像宫崎骏的动画世界《起风了》一样,云层背景和山野的画面,在这里可以拍到狗血同款!
白色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清爽。登上高处,海、山、云、蓝天顷刻间涌入眼中,给你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海天一线,满眼各种色调的蓝色,和山间的绿,让人心情豁然开朗。坐在中庭吹吹风,晒晒太阳,所有烦恼都随之积累。

深圳盐田云海公园云海广场硬是将一个曾经鸟不拉屎的水库变成了一个人山人海的景点,公交车也开到山上来了,18年前我没有料到人迹罕至的盐田三洲塘水库泄洪管道线旁边会出现一条石头铺设的台阶景观灯山路,也没有预测到人烟稀少的三洲田片区会人口暴涨,高楼耸立.

我们参观完云海广场之后,就开始沿着一条登山台阶下山,台阶右侧是两条新旧水库泄洪的排水管,以前我带队爬山时经常走这条线路,我们花费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走到山脚,看到一个养狗的大宅,经过几个水电站,过了铁路桥之后,就走到一个步道上,有人在跑步,

我们以为这是一个绝佳的跑步场所,结果驶过来几辆拉石头的泥头车,我们又额外走了一公里才到达盐田北综合车场,这是一个多层停车空间,过天桥之后就抵达了熟悉的盐田坳,大部分商铺都更新了商家,只是那家中国建行银行还在,马路对面又修建了几栋摩天大楼。
我们左转看到一个闲置的拆迁用地,房地产商半死不活了,搞不动了,街道依然在施工,总是喜欢将水泥街道开腔破肚地进行重复性的浪费施工,我们走到南方明珠花园小区,找到了那家熟悉的东北餐厅。

吃在中国,但六百万餐厅皆短命。我国餐厅年复合倒闭率超过100%,平均每家餐厅寿命仅有五百天。所以当我途径大拆大建的盐田港并看到那家李连贵熏肉大饼店还屹立于近八级寒风中时,我震惊了。曾几何时,我在2006年到2012年期间经常光顾盐田东海大道旁边的李连贵,很难想象,近20年过去了,当年盐田96%的餐厅都死掉了,它居然还在!

我以前去沈阳工作时也经常光顾李连贵:提起沈阳李连贵熏肉大饼,老沈阳的“坐地户”无人不知。这家传承了100多年的老字号,几十年前一度创造过未开门顾客便已排长队守候的奇观。如今,位于中街街口的总店,与刘老根大舞台几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