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张扬的“难得糊涂”
最近数月出门访友,竟在好几个熟人的家里都看到“难得糊涂”的字幅。疏朗劲峭,言简意深,无疑是妙语佳字。然而不知为什么,赏叹之余总感到有点儿纳闷,有些个不舒服。近时,越发连小说、电影里面,也每见有某人某家以此四字饰壁的,看来这“糊涂”确乎比十余年前更加地风行。更奇的是,昨日上街,无意间瞥见前方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外衣背后,却又是印的“难得糊涂”四字。这一回,真使我不止有点儿纳闷和不适,简直是有些惊愕以至于糊涂了。
这“难得糊涂”,原是清代"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言。所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不过是旧时一个正直而傲世的文人,在感遇不平之时,无可奈何之际,喊出的泄愤之语。也可以说是一句俏皮、有趣的牢骚话。后人喜欢它,偶尔也用它叹喟处境,聊以自嘲,原也无可厚非。人生于世,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不平、坎坷,谁又能事事如意呢? 但这“难得糊涂”虽内藏讽谏、锋芒,毕竟有些偏于颓唐、丧气。
最近这几年因为大环境的原因,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热衷于躺平。但躺平也要有躺平的本钱不是?在我们赚到这个资格之前,不还是要有开拓的勇气、坚忍的意志、明快的格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是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平则鸣,不正则扶,有诬则冊,有弊则除,在披荆斩棘、探索前行的道路上,进,还只嫌其慢,哪里能思退呢?更何况办法总比问题多,不是么?你看,亮堂堂一间厅室的墙上,好端端一个青年的背后,居然挂着“难得糊涂”,不是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么?
再者,我想大凡以"难得糊涂”自居的人,必是自视甚高,先已认定自己原是极聪明,极旷达的。明白这一层,那么,一个只要略有些自知之明的人,哪个又敢轻率地以此标榜?因为标榜“难得糊涂”,无异等于宣称“我真盼自己能糊涂些呵,无奈我绝顶聪明……”假如某位,自己本来已经是浑浑噩噩、糊糊涂涂的人,再挂起这“难得糊涂”来,岂不是糊涂到家了么?
因此,这“难得糊涂”虽是好字、妙语,却要慎言、慎挂,而切切不宜张扬。看错了年代,谬托了知已,都是不好的。更何况,既然只花费百余元钱,就将这“糊涂”从字画、工艺品网店买回家,也就已经无所谓“难得”了。
© 本文版权归 Bushmast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