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结束在道谢时
1
高三第一个学期的冬天,班里的文艺青年强烈安利我去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把电影直接下到了我的MP4里。
“很感人,”他语气真挚,“最后一幕虽然有点搞笑,但很感人,我都看哭了。”
“你已经在看《情书》的时候哭过一次了,你们文艺青年可真爱哭。”我在心里吐槽。但我还是受宠若惊般地表示,自己会回去认真看,就差没说会写一篇观后感以表诚意了。
没办法,谁叫我没朋友呢。彼时的我就像后来在八月长安小说里看到的一只“得了帕金森的松鼠”,任何人的亲近都会让我感恩戴德,恨不得找个牌位给人家供起来。
上大学之前,我一直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但那时候年龄太小,不敢承认这个现实,只好在各种细枝末节中找寻对方似乎关注自己的错觉,然后迅速升华为友谊,且完全认识不到这是单方面的。
但我会捧场,这是一个重要的技能,保证了我单方面的友谊长青。
所以等周末过完,周一到来的时候,文艺青年来询问我的观后感,我点点头,“嗯,好看,感觉男女主的感情很特别。”
好看个屁,我根本没看懂。整部电影唯一能引起我共鸣的,就是男主也不会解排列组合。以至于后来我每每听到《那些年》里“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这一句时,总会认真地腹诽:“那是我想不想的事?那明明是我能不能的事!”
文艺青年对我这个反应并不满意,但也没法指望我能表达一些更深刻的见解,于是转头去跟别人安利了。
我的确不能理解,人们口中所谓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既然它伟大,那为什么不能一直存续,既然它不能一直存续,那为什么又伟大?既然它甜蜜,那为什么又会让人痛苦,既然它让人痛苦,为什么人们又都想拥有?
我不明白。
但我也想拥有。
2
从进入青春期开始,我一直都会幻想,我遇见那位想象中的恋人,然后心动的场景。总是千篇一律,来自影视剧或者言情小说的深刻影响:樱花满天,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回头一望,对方正好映入我眼里,两个人在同一时刻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对视,接着心脏疯狂跳动。然后响起节奏轻快的bgm,昭示我们命中注定一般的爱情正式拉开帷幕。
可那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除了心跳,其实什么都感觉不到。
那是一个黄昏,我们站在食堂的窗口前等饭。是帮其他人带的冒菜,我看着她认认真真地按照别人的嘱咐避开人家不吃的菜,慎重地把小篮子交给掌勺的师傅。
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一簇日光,范围不大却异常耀眼,刚刚好照在她身上,她整个人都在发光,好像她才是光源。
她回来找我,站在我身后,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我其实是有些烦躁的,因为过会儿还要去面对头疼的工作,然后突然间,落入了一个怀抱。
她在我身后伸手环住了我,头搭在我肩膀上,甚至还有意无意地蹭了一下。
我仿佛瞬间被打开了七窍,灵台清明得不得了,清清楚楚地听到心跳逐渐加速,飙到一个我完全没法控制的速度上。
食堂里周围的人声嘈杂,此刻却仿佛和我隔着一个结界,结界里面只有我的心跳声,和一个拥抱。
我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理智当时就丢盔弃甲,疯狂地溺入那一个拥抱里,甚至还带着傻笑,丝毫感觉不到快要阵亡。
我轻轻地挣扎了一下,趁着理智还没阵亡前,开口,“你放开我。”
“不要。”她又抱紧了一些。
行吧我也阵亡了。
其实在那个拥抱前我就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走在人行道上,她会在有电动车经过时把我拉到身侧,然后自己走在有车的那一侧。只有两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她会牵起我的手,十指紧扣。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会替我准备好筷子,餐巾纸,如果是吃面甚至会替我把面先拌好。
“现如今的小年轻礼数真是周全啊。”我憨憨地对朋友评价道。
朋友用看着傻子的眼神看着我。
其实我不是不明白,或者情感不明白但直觉已经非常明白,但我不能让我们再有后续的故事了。
这样不对。
就像违反了中学生行为守则一样的不对。
3
但故事仍然有了后续。
而且还挺快乐的。
会一起走在秋日的街道上,阳光很明亮,她也在闪闪发光。路过的不知名的乐队在用小提琴拉着《追梦人》,我跟着调子在心里悄悄哼“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
冬天的夜晚我在地铁口等她,天很冷,我的大衣根本不抗风,但天空很晴朗,钴蓝色,能看到星星一闪一闪的。我抬头数,听到有脚步声急促地跑来,低头就看见她在我面前,气喘吁吁,脸和耳朵都冻得通红,眼睛却特别亮,笑容也明亮。然后两个人走过长长的过街天桥,再等公交,一起回家。
一起去看电影,看到中途我睡着,醒来以后她嘲笑我,但又惊讶于睡了一觉我竟然还能接上剧情。
脑子抽风会突然跟她说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她挠着脑袋说听不懂,我莫名其妙地生一路气,她小心翼翼地牵着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哄。却在我吃到肯德基乐得找不着北的时候暗自松了一口气。
起初我也是个正常人,也算有点理智和判断力,可后来就越来越不可捉摸,会因为任何事情跟她发脾气,甚至干过“把你那破游戏给我暂停了”这样在微博看到都要评论一句是不是有病的蠢事情。
而她还是一边懵逼地对我解释“游戏不能暂停”,一边关掉switch来哄我。
如今想来,是借了“恃宠而骄”的势吧。
原来爱并不像传说中一样伟大,能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爱只让我脑回路清奇,勇敢地对着她耍无赖。
后面的故事就不快乐了,再后来就没有后续了。
4
其实不快乐的时间没有很长,只是分开那一点点时候。
分开的时候我异常果决,48小时内几乎扔完了所有她的东西,或者和她有关的东西。我一边撕心裂肺,一边冷静地往垃圾袋里装东西,在扔到垃圾桶的前一刻都没有丝毫犹豫。
老天爷第二次打开我的七窍,灵台再次清明地认识到:我们不会再有任何的以后可言。
所有我没有后悔。
虽然没有后悔,但仍然会有所纠缠。
但纠缠的杀伤力太强,有了一次以后,我再也没敢试过再来一次。
直到后来有个晚上,突然想起了我喜欢的一个动漫角色,再想起她送我的这个角色的抱枕,再想起抱枕已经被我丢掉。瞬间就哭了起来,哭到伏在床沿爬不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难过,仿佛当时丢的不是抱枕,是我的魂,而我后知后觉,在那一刻才反应了过来。
而后过了两三年,我浑浑噩噩。
5
我其实非常憎恶复盘这个行为,却在失眠的夜里反复思考之前的事情。
她到底有没有真的爱过我?
我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她?
我们分开到底是谁的错?
论原生家庭对我们分别的影响。
到底有没有命这一回事?
业力这个东西是怎么作用的?啥时候能结束?
宇宙到底是不是由粒子构成的?
没有一个问题有明确的答案,而在我的脑子里,它们也没有过恒定的答案。
我的生活里再也没有了她,却也处处都是她。
她也像是担心三十晚上的鞭炮太响,怕我听不到她说话一般,每年都会不定期打一通电话来。
而我总会贡献自己的拙劣演技:先是大大方方,然后清算旧账,最后气急败坏。并且三年保持着同样的水准,可以说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挂了电话以后随机触发伤感、愤怒、悔不当初等情绪,再波动好几天。
直到昨晚。
6
昨晚十一点半我终于躺下,关了灯对照刚看的小说里的女主分析我自己的性格,突然听到窗户在咯吱咯吱地响。
今年的妖风有点猖狂了啊。
但还是一直响,我有点害怕了,这大半夜的该不会真有什么芳邻想从窗口入室拜访吧。
一个翻身坐了起来,头有点晕。
不太对劲,抬头看了一眼吊灯,正晃得不亦乐乎。
地震了。
之后的几秒,我发扬了一贯的拖延症基本策略,站在原地等着,拖一阵子好像就没事了。
整个屋子都在摇晃,震得窗户的咯吱声变得可怖起来。
我的脑子这才慢慢转动起来,“跑还是不跑?”
披上大衣,在门口一边蓄势待发,一边微博搜索地震。
又过了几分钟,吊灯恢复了平静。
看到微博上的新闻,给家人打电话问了情况。又和朋友聊了一会儿,平复了一下心情,再次尝试入睡。
躺下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那些年》里台湾大地震,柯景腾打电话给沈佳宜那一段。
然后也想起了她,心说这要是她也来问我的情况,可就真好玩了。
然后好玩的就来了。
我的微信跳出一个新的联系人,验证消息里问我没事吧。
7
第一次看《那些年》的时候,除了排列组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地震后的电话这一段。
男主角满大街乱跑找信号,找到信号马上打给女主角。女主角松开身边人的手,走到空旷处跟男主角聊天。
她说,“被你喜欢过,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
虽是印象最深刻,但还是不理解。
和她分开后我才懂,如果你被一个人认真地爱过,那你心里从此以后就有了一杆标尺,也不是非要任何人都达到标准,但你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谁不符合标准。
浑浑噩噩的那几年,我几乎亲手覆灭了所有的关系。
因为我心里的标尺明晃晃告诉我,他们都不够标准。
其实我早就有所预感,但我太怕没有朋友,太怕不被选中,所以欺骗自己,我是有朋友的。我的朋友,也把我当朋友的。
我的亲人是爱我的,即使他们不会维护我,质疑我的一切选择,战战兢兢地防止我犯错,但他们是爱我的。
每当我想要这样自欺欺人下去的时候,我心里的标尺就会浮上来,清清楚楚地丈量出那些所谓的爱。
但我却不再害怕失去,不再害怕独自一人,因为一个人的时间越长,就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整理自己,把让自己舒服的东西调度出来,反复品味,反复欢喜。
这时候她就出现,握着我的手说:“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你有权利自己做任何决定。”
8
我一直觉得,《那些年》里男女主角故事的结束,就在地震电话那里。后来的婚礼和想象中的亲吻,只是欢喜的大结局,就像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样,是句美满的毫无意义的废话。
分开以后我才开始漫长的痛苦的岁月。我的世界在她冷漠的语气和她已经新欢在侧的现实中分崩离析。我实在分辨不出真假。如果当初她说的都是真的,那现在怎么会这样。如果当初就都是假的,那我岂不是个正儿八百的傻逼?
我不能忍,要么曾经相信的都是假的,要么我是个纯种傻逼,任何一种可能,我都不能忍。
但我也知道,这样的痛苦一定会结束的,可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我问天问大地,仿佛撑不到那一天。
而那一天到来的时候,竟然如此平静。
我在验证消息里回复了她,“还活着。”
她回复,“活着就好。”
我回复,“是呢,谢谢。”
打下“谢谢”两个字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抬起头,仿佛我的头顶也有一片星空。我就站在一片旷野中,对那个人说,“谢谢你喜欢我。”
她的喜欢把我从尘埃里拉出来,让我能抬头看到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里最重要的我自己。
所以即便此时她可能也是刚松开别人的手,发了这个消息,我仍然觉得很感谢。
和好友闲聊的时候偶尔会聊到她,好友总是调侃我,“ex这个话题,可真是常聊常新啊。”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但好友不知道,她在我心里已经很久没有刷新过了。我们分开了太久,分开的时间已经远远大于在一起的日子。
她对我来说,已经是个崭新的旧人了。
我对她而言亦是如此。
所以在说完“谢谢”以后,我迅速地关掉微信,重新入睡。迷蒙中仿佛觉得老天爷大手一挥,宣布道:“行了,这故事就到此结束吧。”
我急忙领旨谢恩。
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想要将跟她有关的东西全部抛弃,甚至想要将那几年的时光全部抹去。真正结束的时候,却只是觉得这故事从头到尾,我都感激。
我期盼很久,不知何时到来的结束,终于在此刻到来。在我说完“谢谢”以后,隆重地降下了帷幕。
The end
9
时至今日我仍然参不透爱情是个什么玩意,见到情侣或者结婚的人总是要按捺住自己冲上前去一问究竟的冲动,好像解出了这道题的人拥有正确思路,能拿来参考似的,但总算觉得,这是个挺好玩的东西。
希望我们都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