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记忆,北方的冬天
临时决定从图书馆步行回去,距离八公里左右,大约要走两小时。
在导航上故意选择一条看上去歪歪扭扭的路线,心想要是路过些有意思的地方,那才叫好。开始走路,一开始还是和平时一样的景色,但走着走着,因为一些路段在修路的原因,就偏进了些比较“村”的地方。
低矮的楼层,街道也挺宽敞,路上蛮多黄泥和灰,路边还有一些灰不溜秋,似蔫非蔫的植物,还挺奇怪的,我很少在南方看见这样的街景,我的刻板印象里,在南方,就算比较偏的地方,也是会有点小而窄,且带有一点“小清新”的滤镜,而像这样灰黄的调调,只有在记忆里的北方才是这样。
北方的冬天色调总是单一,特别是在北京,一眼望去灰扑扑的,环境的灰会给人的心里也弄上一层灰。下了雪会好一点,虽然也是单调的颜色,但敞亮,人心里也跟着敞亮。
离开北方也两三年了,讨厌北方的冬天,是真的讨厌,特别是晚上回家排队等公交车的时候,温度冻得人拿不出手,全都揣兜里,要不缩进袖子,也没办法玩手机。偶尔带着耳机,但也不会用心去听,只有哈着一股股白气,悄悄地数着前面的人头,心里盘算着自己能不能在下一辆车挤上车,要是到了自己车就上满了,是努力挤挤,还是再等等,下一班当第一个。
赶快回家还是假装优雅,每次都避免不了要纠结一番。
但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想起北方次数最多的,也还是冬天。下公交离家还有一段距离,路上总是会经过一些小店,明晃晃的灯让人精神就会一暖,如此寂寥的温度,也只有一口热气腾腾的食物能够让变得热闹一些。
吃口热乎的,我最爱吃的三样东西,烤地瓜,烤鸡架,还有姜撞奶。三家店刚好都在一个转角,到了这三家店,再走一小会,再拐一个角,就到家了。我最爱买上一个烤地瓜,靠近火桶暖暖身子,再捧着一个滚烫的地瓜,拐角离家不远不近的距离,刚好能支撑我再次提起一口气,踏进风里,往家的方向走去。
这些点一直成为我记忆最深的东西,微不足道,但总是会有意无意间想起,走过的每一条路,都变成了我灵魂本身。
前方也是一个拐角,只是一拐过去,世界又重新变得清新起来,有阳光,没有雪,没有烤地瓜。
只有我在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