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第29步枪军
第29步枪军(29th Rifle Corps)是一支苏联红军部队,曾三度组建,三度撤编。三次建军均发生在二战时期,部队于东线战场作战。第29步枪军在初次组建时番号为“第29立陶宛地方步枪军”(29th Lithuanian Territorial Rifle Corps,立陶宛语:29-asis teritorinis šaulių korpusas),其兵员来自前立陶宛军队,1940年8月,部队在立陶宛被苏联吞并后成立,一直服役至1941年9月。第二次成军是在1943年三至四月,第三次成军是在1943年6月。第三次成军后,该部队于1957年改编为第29军(29th Army Corps),最终于1969年撤编。
第一次成军——地方步枪军
1940年8月1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People's Commissar of Defence,即国防部长)在立陶宛被吞并后颁布命令,第29立陶宛地方步枪军(29-й Литовский стрелковый 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ый корпус)由此成立,兵员来自前立陶宛军队,他们身着原来的立陶宛陆军制服,只不过上面又缝上了红军徽标。该军总部设在维尔纽斯,全军下辖第179和第184步枪师,军长为前立陶宛军队指挥官Vincas Vitkauskas中将。1941年6月3日,Vitkauskas被Alexander Samokhin少将所取代。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7月17日,第29立陶宛地方步枪军的军部开始向大卢基(Velikiye Luki)转移。自7月17日起,第29立陶宛地方步枪军与第48坦克师在大卢基地区共同接受整编,而当地已经被德军第19装甲师占领。7月21日,上述红军部队似乎已经夺回了大卢基,并继续防御,直到8月25日大卢基城被再度放弃为止。8月20至21日,第29立陶宛地方步枪军各部队转入反攻,开始打穿敌方防线,但接着就陷入了困境,至8月底,该军已撤离。
1941年9月1日,第29立陶宛地方步枪军的军部撤出了战斗,9月23日,全军解散。
第二次成军
第二次成军后,该军仅在1943年三至四月间短暂存在过。
第三次成军
1943年6月25日,第29步枪军再度组建,在当年九至十一月间隶属于第60集团军。
1945年5月10日,第29步枪军在第三次组建后下辖三个师:第73步枪师、第102步枪师、第217步枪师。5个月后,第29步枪军下辖的师未发生变化,但全军被部署至北高加索军区(North Caucasus Military District)。第73步枪师驻扎在新罗西斯克(Novorossiysk,又译诺沃罗西斯克/ 新俄罗斯斯克),第102步枪师驻扎在阿尔马维尔(Armavir),第217步枪师驻扎在纳尔奇克(Nalchik)。
1946年5月,第29步枪军按照和平时期的部队结构进行了整编,原来的三个步枪师被缩减为第8、第9和第39独立步枪旅。第8独立步枪旅的驻地为迈科普(Maykop),第9独立步枪旅的驻地为阿尔马维尔,第39独立步枪旅的驻地为斯塔夫罗波尔(Stavropol)。1947年3月,第9独立步枪旅被解散。1949年7月23日,第29步枪军被整编为第29山地步枪军(29th Mountain Rifle Corps)。第8独立步枪旅变为第9山地步枪师,第39独立步枪旅变为第73山地步枪师。1954年,第29山地步枪军被重新整编为常规步枪军。
1957年10月10日,第29步枪军改编为第29军(29th Army Corps)。其下辖的第9和第73步枪师变为摩托化步枪师。1960年,第29军驻扎在克拉斯诺达尔,下辖第9和第73摩托化步枪师。1966年,第29军的驻地变为阿穆尔州(Amur Oblast)的别洛戈尔斯克(Belogorsk,地名意译:白山城)。1968年2月22日,第29军被授予红旗勋章。
1969年6月25日,第29军被改编为第35集团军(35th Army)。
参考资料
· Nigel Thomas, Germany's Eastern Front Allies (2): Baltic Forces, Osprey, 5.
· David Glantz, Stumbling Colossus: The Red Army on the Eve of World War (1998), pg. 262. ISBN 0-7006-0879-6
· Keith E. Bonn, Slaughterhouse, Aberjona Press, 2005, 341.
· Main Personnel Directorate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se of the Soviet Union (1964). Командование корпусного и дивизионного звена советских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периода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1941–1945 гг [Commanders of Corps and Divisions in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1941–1945] (in Russian). Moscow: Frunze Military Academy.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