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摩游记-20:非斯:绳匠神学院、伊德里斯陵墓、卡拉韦因QZ寺与大学、奈加因工艺博物馆
下午又从老城另一个城门进入,去往另外一些景点。一个经验:进老城,在拐弯处要记路,这里就象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的故事一样,特别容易迷路,,遇有明显标志的店铺或道路特征,,往左或往右拐了几个弯,,要认真记下,以防返回的时候走错路。

绳匠神学院是几个神学院中比较年轻的一个,但也有300多年历史,同样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
































伊德里斯陵墓,建于1717年到1824年间,是菲斯老城最神圣的圣地。建造的时候穆莱伊德里斯Moulay Ismail还在世,带有阿拉维王朝建造特色。一层建有QZ寺和陵墓,QZ寺现在依然为菲斯老城的穆斯林礼拜的主要场所之一,非穆斯林不得入内,因而也无法看到里面的陵墓。但是他精美的外墙建筑同样值得驻足眺望,门口能够隐约看到清真寺的天井。
陵墓前的小巷有木头横空拦着,必须弯腰绕过,旧时用于拦住基督教和犹太教徒,还有驴子。陵墓旁有很多小店卖着各色糖果等,可用于朝圣时供奉用。无数的穆斯林前来伊德里斯二世的陵墓朝圣,以获得好运,当然,也有女穆斯林带着求赐子的愿望而来。





卡拉韦因QZ寺与大学 Mosquee et Universite Karaouiyne,卡鲁因大学实际上由QZ寺和古兰经学校部分构成,于859年由富商穆罕默德·菲里Mohammed Al-Fihri的女儿法蒂玛·阿尔·菲里Fatima Al-Fihri建造。他们家族是9世纪初从突尼斯的凯鲁万Kairouan到菲斯的移民。法蒂玛和她的姐姐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并继承了父亲丰厚的遗产,但是她并没有胡乱挥霍,而是发誓倾尽所有为她爱的这个社区建造一座清真寺。在这位高学历又意志坚定的女性带领下,这里从一个小小的朝圣地发展成宗教教育机构和政治讨论场所,一路发展壮大至今。1957年国王穆罕默德五世还增加了化学,物理,数学和外语科目。卡鲁因大学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和政治中心,也是摩洛哥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有意思的是,由于上千年来未曾停止扩建,这座原来长30米的QZ寺逐渐发展成为非洲最大的QZ寺,能容纳2万明穆斯林同时朝拜。这么长的建筑历史也意味着它的建筑风格混合了不同世纪的不同风格。全天24小时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不得入内参观!工作人员帮我们进去拍个几张照片作为留念,没办法,,这里是非斯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可惜了。。



奈加因工艺博物馆 Nejjarine Museum of Wooden Arts & Crafts,1711年由苏丹穆莱伊斯梅尔Moulay Ismaïl 建造的那扎琳娜市场总共有3个部分,共51个商铺,为菲斯老城的商业中心。1916年被划为历史遗产,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殖民时期划归成警察区,日久失修。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内罗毕会议上通过保护菲斯老城的决议。国王哈森二世积极推动修复老城的工作,在国家政府的号召下,Mohammed Karim Lamrani基金会决定出资修复整个那扎琳娜区(菲斯老城部分)包括市场、广场、水泉和各木匠的商铺。
1990年到1996年间进行完全的修复,经过修复后呈现出往日的生气。并投资2500万迪拉姆修复并建造了这个木工艺品,展示整个那扎琳娜区的传统木工艺品,通过这些工艺品,我们能见证摩洛哥历史的演变。1998年5月23日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由Mohammed Karim Lamrani基金管理,展出包括现代的木工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