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听音记。
关于音乐的记录越来越乏善可陈。本来就已经式微现场演出在疫病管控之下几近于无,再加上选秀、脱口秀节目将大部分“地下摇滚”都劝上梁山,和摇滚乐已经快要一别两宽。看了一场万晓利居然都坚持不到演出结束。倒是刘以达在Facebook上写《方丈寻根记》(现已出版)赶上了连载时代,看得非常开心。

听音乐的来源除了以前硬盘里在电驴时代的存活,就只剩下kuke,以及Youtube,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开始CD重建或者黑胶了。其间短暂地试用了一下中唱音乐在线,先贪婪地当了一波封面党,老唱片也太好看了;也因此得以重温从白光、顾圣婴到迪斯科时代的音乐史,可惜时间太短(因此看了电影“西部舞狂”)
所以真正还可以重温的包括:
————古典乐(毕竟有研究称大流行时期人们听歌的趣味一致偏向古典音乐)————
1.
后来还补看了当时的纪录片。本来以为已经预知了Gould在苏联讲新维也纳乐派多么神奇,没想到彼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讲究的是浪漫主义,一个加拿大人来弹巴赫?听起来就很无聊!下半场人们才接踵而至。虽然估计有一半都没听懂(法语字幕?最好奇其中提及集中营的是啥?),但仍然够精彩。最后短暂的解冻时代过去了,不由得想起我大学时期借出的第一本书就是《解冻》,啊真是一个恶兆!
2. 继续是在去年变得复杂起来的俄罗斯,即使是在古典音乐的领域也已经出现的类铁幕。音乐家们(部分)也振振有词地说,音乐本来就是政治,有什么问题?可是,1968年8月21日,苏军入侵中止了布拉格之春的当天,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在伦敦首演,Rostropovich流泪演奏了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
3. 比较偶然地听圣桑。虽说音乐史上圣桑好像比较尴尬,但是……好听呀!

4.
————爵士————
5. Mingus之
6. Brötzmann之
7. Masekela之
8. 新发现之
还真的查了一下,这其实是Naxos下面的子厂牌,2019年创建于奥斯陆。怎么说,北欧人对于爵士真的有一套。
————不是抗议的民谣真的没什么意思————
9.
虽然Ballad of Ameirica还在订阅,随着网站更新的频率骤减通过民谣来学习美国史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了。但从origin来看确实可以对后来的blues、摇滚等分支有更多的理解。以及,想起来去听了《苏亚人为什么歌唱》附赠的CD(作者AnthonySeeger是Pete Seeger的侄子),好听的祈雨歌之外惊喜尤其来自最后Seeger两口子唱的人类学家之歌:从前有个要写论文拿博士学位的人类学家到处问人家你管你对象的妈叫啥之类的问题!不得不热烈鼓掌!不愧是Seeger家的!
后半句主要是在看过“南方公园“第100集“I'm a Little Bit Country”,以及一篇讨论为什么Johnny Cash的听众会如此不同的文章。
10.
全都是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先存上。 (1人喜欢)
- 2024年读书记
- Those were the days
- 【拾荒记】李素译《骄傲与偏见》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