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走走9| 沧浪亭—北疆饭店
在朋友圈云赏秋了好一阵后,终于有空出门走走。
沧浪亭和小姜锅贴是在计划内的,还打算去十全街买点面包当下周的早饭。不上班关掉了闹钟,依旧在6点半左右自然醒来,继续赖床。老妈煮了芋头问我吃不吃,我说要放红糖。她很是不赞同,不过还是把才加了盐的带皮芋头捞出来,削了皮重煮。喝了一碗红糖芋头、一杯自己勾兑的抹茶牛奶(味道诡异),悠哉晃出门。

不放过任何一块空地是农民伯伯的本能。

高中时代觉得十分遥远的沧浪区,如今地铁一小时直达。很少从5号线南门站去沧浪亭,原地晕头转向了一会儿。工人文化宫前有个男孩子在练习花式跳绳,花坛边坐着两个他的同伴。路上很多人带上了帽子,都很好看。人民路辅路上的铺地图案,是美丽的花窗。
中午来园林真是明智,不耽误睡懒觉,人不多又暖和,逛饿了正好去找好吃的。与其说是来逛园林,不如说是来看逛园林的人。太久没出门,嘈杂的人声也变得可爱起来。进门右手边的美人茶已经长满花苞,希望明年春天不会再错过。去看很喜欢的山茶花,花苞已吐露出颜色。小院里大约是一大家子,很是欢乐。

在看山楼附近的落叶堆里捡了一些拐枣,于是一天都泡在它醉人的香味里。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棵真的拐枣。很难想象,它是一种水果。


这棵很迷你的柿子树,也要问候一声,好久不见。

看山楼上一对很有爱的父女在进行即兴问答,一个小姐姐在认真读古文,还用英文给朋友讲解,发音相当好听。第一次注意到看山楼上的字,这么潇洒的字出自一个叫吴溱的人,百度了一下:“1945年生。号灞桥倦客,高中毕业后长期师从同济大学王西野、陈从周教授学习诗词和园林艺术。多次为园林、寺庙撰写诗词、楹联和重修记,现为苏州曲园诗社副社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最近正好读了陈忠实的作品,那这个吴溱先生应该是西安人了。定慧寺巷石牌坊西面的“名士当年留旧宅,禅门今日尚生辉”为王西野撰句。


深秋初冬的美丽里有朴树有榉树,有银杏有枫、槭;有石榴有柚子,有南天竹也有冬青。也需要香樟和竹子的反衬。





有位小朋友企图用莫妮卡小姐砸芒果的方法把这个柚子砸下来。廊檐下一位大叔吃着打包盒里的卤菜。一个外地大叔开着视频请家人看黄色的竹子。

面水轩外的柿子树已经秃了。观鱼处一位小朋友正在进行我很喜欢的活动——喂鱼。其实我脑子里还想着,这个小鱼炸起来肯定很好吃。


复廊外一个大叔跨在栏杆两侧拍照,不知相机里是否是这样的景色。

本来想去颜文樑纪念馆看展,那扇小门上了锁,就懒得再去寻别的入口了。


可园的门口坐着一对夫妇,旁边放着打包盒,看样子是鑫震源的生煎。进门再次捕捉到“四时风雅”的美丽时刻。

进门右拐,遇见一株毛茸茸的槭树,不知是什么品种。

可园地栽的兰花结了种子。沧浪亭的兰花,此时大约都在花房里。翠玲珑里零星几盆,没有闻到香味。


江南的初冬,阳光在秋叶上跳动,旁边的柳树依旧垂着绿丝绦。



这次发现园林里的瓦当也很好看,图案优美。闻妙香室外的梅树上,挂着两株跌落的瓦松。


可园的后山上,有很多蜡梅。园林里的蜡梅,花骨朵才一点点大,叶子依旧绿着。爬“山”的路上,被一颗种子砸中,不知是哪只鸟儿吐的香樟种子的核?还好不是鸟屎(也许就是)。

抬头看树,应该是活动颈椎的好方式。

石榴树明亮的黄色,黯淡在华为相机里。

从公共卫生间出来,撞见一棵耀眼的枫香树。越往顶端,越是明艳。忘记在哪里看到“霜叶红于二月花”里的红叶,应当是枫香树叶。


园林里的工人,正在交流如何捞走水面上的落叶。我被他的超长柄网兜吸引,于是看到了一副有意思的画。

出园林,去十全街吃小姜锅贴。人民路旁的玉兰树花苞已在枝头。紫薇树的树皮是真的光滑。


又想吃锅贴又想吃小馄饨,发现锅贴可以点半份,真是贴心。小票要给服务员,没有经验,还以为都是电子化传输到备餐窗口的。牛肉锅贴比南京七家湾的好吃太多(可能是我走错了店,下次回南京再找找记忆中的那家),小馄饨也相当好。皮子清爽,蛋皮丝紫菜该有都有,以为没有的小虾米沉在碗底。
过街去买面包,问店员可以放几天,临街车辆嘈杂,小伙子声音太清我一时没听清。结果他被店主一顿教育,搞得我很不好意思,感觉连累了他。我们实习时老师们大多不会当着病人和家属的面批评我们,因为会严重损害本就不多的信任感。更注意这点的老师,查房时会称呼X医生,而不是同学或者小X。S医院的有些主任,私下是喊我们弟弟、妹妹的,和G医院很是不同。
嗑铁剂到便秘的如今,买拿铁喝算是犒劳。在黄灯咖啡门口,一个准备推电动车走的阿姨问丈夫,要不要去道前街看看银杏黄了没。这很苏州!接下来并没有特别要去的地方,于是也在黄灯咖啡晒太阳。热拿铁很不错,没有酸味。接着看苏枕书的新书《无量寺之虎》的下篇,想着要不要再买个宜家的书橱。旁边有一家人人手一个喜姐炸串的大鸡腿,看得我很是眼热。小男孩很是漂亮,睫毛长长的。


日头西斜,准备打道回府。十梓街和凤凰街的银杏离完全金灿灿还差一点。





礼颂至品关门了,附一院老院也开了全家。绕到原来住过的十梓街164号看看,门锁得很好,门上贴着几户燃气检测有漏气的通知。6号线苏州大学站依旧在施工。

今日依次路过了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创办于1909年)、沧浪实验小学校(学校前身之一为天赐庄小学,建立于1902年;学校前身之二为振华小学,创办于1906年),还有平江实验学校(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265年)。也穿过了附一院老院低矮昏暗的门诊楼,感慨历史的积淀不是后来者可以随便超越的。


最后,在日晟兴买了两盒松糕,在杂货店买了502胶水。给老妈带了一个北疆饭店的馕,给S老师带了一个烤包子,满载而归。老妈还是更喜欢王氏林记烧饼,S老师给了烤包子好评。
今日份流水账结束,希望502胶水能救回粉碎的兔子。
木木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智齿崩坏 (3人喜欢)
- 典型和不典型的一天 (4人喜欢)
- 产假余额为零 (5人喜欢)
- 相约星期二 | 祸兮福兮
- 2024年终回顾(简易版)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