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顿日记,11.30
今天周四,天气不错。趁着离开新西兰之前,赶快享受一下惠灵顿的好天气,把一直想逛的博物馆和画廊再逛一逛。
以前总觉得新西兰没历史,也没什么知名的艺术家或者文艺作品。但自从几个月前第一次到Te Papa之后就不这么觉得了。即使是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只要人在这里生活,动人的故事和历史就自然会发生。

虽然一直喜欢逛博物馆和画廊,但其实每次逛的时候都会露怯,心里还有点儿发慌,想着自己也不了解文物的背景文化和历史,或者是美术作品的画家和艺术流派等等。以前湖北省博物馆展出埃及和玛雅的文物艺术品,我逛的时候就想着自己什么背景知识都不懂,看这么厉害的展有点儿暴殄天物的感觉,真该好好把艺术史和历史读完再来看。
今天逛展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我发现自己好像悟出来怎么看怎么观看这些文物和画作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AI智力高度发展的隐隐不安,我最近关注起人的心灵和灵性之类的东西了。在机器取代人的体力工作后,马上又要取代脑力甚至是创造性的工作了。那么人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还剩下什么?这是我近段时间想要探寻的问题。


一开始进惠灵顿博物馆之后,我照例感到有点儿不安,自己也不完全不了解新西兰的历史和文化,怎么看得懂这些展品呢?但不久后我走到了这个还原游轮客舱的小空间里,有种奇妙的感觉,好像我就生活在这个几十上百年前的游轮的客房中。坐在沙发上,闭上眼好像听到耳旁的海浪声和游轮一起一伏的律动。房间外是嘈杂的人声,说不定还有舞会在甲板上举办。(不知为何想起了《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这部像素游戏)仿佛是一个短暂的冥想训练,睁开眼回到现实世界后感觉甚是奇妙。
从小房间里出来后,我看着那些属于船上的文物展品,试图想象自己与他们有联系,想象自己使用他们的样子。突然听到了一阵非常非常熟悉的乐曲——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柔板!我曾经还用这段乐曲制作过一个世界末日的动画视频!循着声音走进了一个放映厅。里面播放着1968年Wahine船难的影片。看着影像资料上的一具具堆在一起的尸体,我幻想着刚刚在客舱里的那个自己可能也在这次船难中丧生了。一种非常难以描述的心灵体验。



佛典说:“悟时如睹掌中珍。”请你自己去看。
前几天正好在看经典中医的理论说到人有元神和识神。识神是人后天所学的知识和逻辑思考的部分,而元神则是先天的用心和感受的部分(我自己其实也没弄太清楚但好像是这么个理)。相较于机器,在身体和智识上都将不占有优势的人类,也就是弱识神的阶段,会不会选择向内求,用一些spiritual上的东西定义自己。
高中时学电影分析,一场一场戏地拉片。像语文课分析文学一样分析电影,这样的思维惯性,让我之后看画也是先去了解艺术史背景作者资料等等,才能安安心心去看画。但用另一种思维,抛弃后天所有的知识,只用心去感受艺术品和文物,“看”展品的材质、纹理和岁月的痕迹。竟然能获得另一个维度的奇妙体验,好像与万物都连接在一起了。
中国大多传统学科的根基就是万物有灵,万物相通。就像是风水上讲,阳宅中的家居摆放都和人的气运精神息息相关。
以前一直有一个想法,可能组成我身上的某个原子就来自于我非常崇拜的某个故去的艺术家,这种想法让我感到了亲切和慰藉。而现在在了解一些转世、因缘这类宿命论的东西后,更是愉快地感到自己与世间万物的联结。看着博物馆中展出的船舱中那些小物件,想着可能某一世的自己就用过这些物件。想象自己把玩他们的场景就感到亲切。
然后去了City Gallery。说我跟Wellington没有缘分自己都不相信!第二次来这里竟然展出了一个我超喜爱的主题。我最喜欢的恐怖片主题就是异教、民俗恐怖,来到一楼看这些展品跟回家了一样,喜欢的不行。后面竟然还有一个放映厅在放映《漆黑林地与着魔时日:民俗恐怖电影史(Woodlands Dark and Days Bewitched: A History of Folk Horror)》长达三小时多,走之前一定挑一天来看。



穿着这身进上面那幅画所在的展厅时被工作人员夸I like your color。在国外,特别是惠灵顿待了一阵子后,越来越意识到形象管理的重要性了。
最后去了Little Penang结束我的一天。几个月前第一次到Welly的时候,在孤独星球上看到这家馆子的推荐。是一众馆子里最便宜高分的,就过来想吃一下。没想到菜单上的价格简直是书上参考价格翻倍(其实也就二十出头一点儿,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点贵)。在餐厅坐下拿了菜单看一看,又跑走了。然后到了近Cuba St. 那边的一个快餐越南粉店吃了Pho。虽然只要十五块钱,但是那味道跟正宗的二十块的越南粉简直就是华莱士跟Burger Fuel的区别。
然后就一直有这个Little Penang的执念,想着说走之前怎么样也要来吃一趟。今天来吃的马来西亚炒粉,其实跟我在武汉吃的炒粉味道一模一样,就是加了几个料,怎么说,吃着吃着引起乡愁了。

好了,这样就结束一天了!写之前本来感觉文思泉涌,有好多想法、哲思、全新学术突破、思维的大飞跃想要写下来。结果发现落笔就忘了不少,也可能是理清思路后发现能写的没多少。想起来再补吧!



感受Wellington!
写完后发现简直就是小学生日记。因为是用语音转文字写的,和平常直接打字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同,甚至有种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