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靠尬黑,毁掉演员张译!

最近的电影院线,好像开启了张译电影展映活动。每隔十几二十天,就有一部张译的电影上映。
伴随着张译电影上映,一个话题又被广泛讨论起来——张译的演技如何?
说张译演技好的自然占大多数,但也有质疑的声音,他们爱用一个词来形容张译的演技,就是“用力过猛”。
比如最近上映的电影《刀尖》,很多网友再次用到了“用力过猛”这个词。

不过有意思的是,网友们会在评价的同时强调,这是一部五年前的电影。言外之意,如今的张译演技早已今非昔比。

在我看来,如今张译的表演仍然用力过猛。但我不觉得这是坏事,这股劲儿意味着张译对表演始终保有虔诚与敬畏。
用乔布斯的话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问题不在张译
在安欣
POST WAVE FILM
张译的演技备受质疑,还是在电视剧《狂飙》上映的时候。尤其当观众把安欣和高启强放到一块对比,张译与张颂文的演技似乎高下立判。
张颂文的演技自然毋庸置疑,遇到高启强这个角色是他十年磨一剑应得的奖赏。但如果让张颂文去演安欣,他有可能比张译演得更好吗?未见得。
因为相比于高启强,安欣太难演了。安欣不好演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物多么复杂,相反,这个人物实在是太简单。
你看看人家高启强,早年间是落魄软弱的小人物,后来是狠毒强硬的黑老大,最后是深沉内敛的老油条,人物层次分明,鲜活立体,既疯狂又理智,既残忍又温柔,直接就把观众给PUA了。

这样的角色落到好演员手里,那就是过戏瘾来了。
你再看看安欣,命犯天煞孤星,一根筋通到底,一条道走到黑。人物形象就像中了二向箔,刻板,扁平,侧面看就是个纸片人。
这样的没有人物弧光的角色任谁来演,也很难演出彩来。
其实不光这两个人,《狂飙》里的反派几乎个个出彩,无论是唐家兄弟还是李宏伟,是不是很容易让你想起上学时在校门口堵你要钱的小混混?

可你再看吴刚扮演的徐忠,哪还有半点儿达康书记的风采。尤其是他劝降王骁的那场戏,那表演就像他的双眼皮,让人不忍直视。这显然不是吴刚的问题,而是人物设定的问题。

所以拿张译跟张颂文比并不公平,因为角色设定本身没法比。那和谁比更合适?和《人民的名义》里的陆毅比啊。
而就是安欣这样一个扁平到二维的角色,张译也已经用尽全力。安欣的口音,安欣的神情,安欣的姿态,无不透着张译对人物的设计。
拿年轻时的安欣和白发后的安欣做对比。
前者体态挺拔,动作轻盈,脸上带笑,眼里有光。一个初入警队的有为青年还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而后者体态佝偻,动作拘谨,表情严肃,眼含警觉。一个惨遭生活毒打的中年靠着残存的信念在支撑。
这前后的变化让人想起最近新闻里那对儿被烂尾楼折磨的年轻夫妻。尤其那个妻子眼里渐渐消失的光,和张译如出一辙。


这不是演技,什么是演技呢?
饿急眼了
才会狼吞虎咽
POST WAVE FILM
张译的表演风格,往往会归入方法派。方法派演员要求全身心投入角色不假,但张译的表演似乎过于投入了,缺乏一种游刃有余的松弛感。
就像安欣这个角色,很多观众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给角色弄一个蹩脚的口音?完全没必要,因为整部剧其他人都没有口音。
张译演戏用力过猛,我想一方面和演员对表演的理解有关,而另一方面恐怕还和张译的演艺之路不那么顺利有关。
不顺利的演艺之路带给张译一个副作用,好听点说就是不自信,不好听点说就是自卑。
不自信首先源于张译的长相,当年他报考中戏,就被老师认定为“外貌不太适合做演员”。
后来他参军入伍,进入到军区战友文工团,长相也没少遭到调侃。团里的学员们就曾举办过一次选丑大赛,选出团里三个长相最丑的,其中一个就是张译。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张译还被女朋友的妈妈嫌弃。

这当然让张译降低了作为演员的自我定位,他形容自己:“没有一张能让观众有兴趣花钱到电影院看的脸。”
比长相更让张译受到打击的,是对他演技的质疑。
在文工团那些年,张译的演技那是名副其实的用力过猛,每次都准备得最充分,可一到台上就无比紧张,完全发挥不出来,张译自己评价——“简直是灾难”。
而张译得到最多的评价便是“没有表演天赋”。有一次,团里成员一起喝酒,一位导演借着酒劲儿对张译说:“可不敢再演戏了,你演戏就是个死啊。”
在张译27岁的时候,参演了胡玫导演的《乔家大院》,当时胡玫导演语重心长地跟张译说:“一个男演员如果到28岁还出不来,就洗洗睡吧。”这是在温柔的劝退。

演技不行,长相不行,既当不了小鲜肉也做不成老戏骨,张译的演员生涯似乎真的没了出路。可就在28岁的时候,机会来了。
这一年,康洪雷导演筹拍《士兵突击》。与康导合作过的张译主动请缨,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的“自荐信”,列举16条理由证明自己是扮演许三多最合适的人选。
康导自然不能辜负这名爱将,于是给了他班长史今这个角色。
结果,《士兵突击》的拍摄周期和部队的演出任务冲突,张译再三思虑,向部队递交了转业申请,结束了他十年的军旅生涯。
而就在《士兵突击》拍到班长史今退伍那一集,张译收到了部队同意转业的批复。于是我们看到了《士兵突击》这部剧里的经典一幕。
你说不清这滂沱的泪水是精湛的演技还是真情流露,在这一刻,张译和班长史今合二为一。可能也是在这一刻,张译开窍了。
所以回到张译演技用力过猛这个问题上来,当一个演员的演艺生涯早期备受质疑,他很难不产生一种自卑感。而对抗这种自卑感的唯有对表演的热爱。
热爱与自卑交织,就会让演员全情投入,对机会的倍加珍惜,让演员不敢有片刻松弛,这就难免会表现出癫狂与过火。
一个饿急眼了的人,面对食物就会忍不住狼吞虎咽。犯同样毛病的演员,还有段奕宏和富大龙。
张老板,能行
POST WAVE FILM
在观众眼里演技用力过猛的张译,却成了很多导演的心头好。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把角色交给张译,不管这个角色有多大,他都会全情投入。他那种敬业精神,更是让人感到变态。
据说在电影《一秒钟》里,张译有一场吃面的戏。拍摄期间因为演对手戏的演员不停NG,导致张译一连吃了14碗面。但张译对此并无怨言,吃撑了就吐,吐完了再吃。

张译也曾经凭着用力过猛的表演,演哭了监视器背后的管虎和张艺谋。
这或许也是很多大导演喜欢同张译合作的原因。陈凯歌说张译是“戏比天大”,徐峥说张译对表演的要求“变态到极致”,而贾樟柯说“张老板,能行”。

我甚至怀疑,张译在刻意保持用力过猛的表演状态。演戏松弛固然不错,但有时候,松弛也会变成油滑,变成套路,变成千篇一律。
为了保护自己的角色不被真实的自己替代,张译选择做一个隐身人。在充满诱惑的娱乐圈,我们很难在作品之外看到张译,没有广告,没有综艺,只有表演。
所以在中国的娱乐圈,演技好的演员常有,但张译不常有。
知乎里有一个问题:如果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被拍成电影,华语圈能担任主角的演员是谁?
最高赞的答案是一张照片。

这是张译给出的答案,照片里有他的自信和野心。

作者丨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编辑丨牛角 排版丨凉茶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好 课丨好 物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益起映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97篇内容 · 48.2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73.0万次浏览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316篇内容 · 47.4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25篇内容 · 70.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318篇内容 · 502.5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600篇内容 · 754.7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92篇内容 · 178.0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93篇内容 · 140.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