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清战争的序曲——界碑问题
万历三十五年,努尔哈赤还没有吞并乌拉部时候,就在自己边境上立了石碑,要求汉人不能过来到女真人这里,女真人也不能过去到汉人那里。但应该没有实际执行。
万历四十三年,辽东总兵张承胤看到这个石碑,表示做的太过分了,但是后续双方没有什么进一步说法。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正式建国号后金。年号天命。
按照清史学家孟森的说法,努尔哈赤当时属于称汗,按照传统习惯,称汗的话前面是有个前缀的,表示自己是什么汗。比如蒙古的固始汗、达延汗、土蛮汗这些。努尔哈赤就是叫天命汗。这个天命不是年号,当时女真人还没有标准的年号概念。天命汗按理说不能拆开。同理,皇太极前期也是叫天聪汗,一直到其改元崇德,才算第一次有年号。不过为了表述方面,还是按传统习惯将天命、天聪当年号了。
同年,努尔哈赤终于就汉民跨过石碑采猎行为做出实质性处理,让扈尔汗杀了几十名越界汉人。辽东巡抚震怒,于是抓了建州贡使十一人,要求努尔哈赤交出凶手。努尔哈赤思考再三,还是怂了,从监狱找了十个罪犯,压到抚顺外当场斩了。算是把这个事和稀泥了。
这个界碑问题是明清交战前的事情,所以一般被关注不多,但其影响实际是很大的。
首先,这是努尔哈赤的蓄意试探。
努尔哈赤这个界碑看似公平,实则违背这里长期生活习惯。以往的辽东,虽然汉人和女真人整体分居,但是并没有界限概念。而且理论上这里全是大明领土。所以汉人进入女真人聚居区采猎是很正常的事。努尔哈赤的这个做法,看似公平,实际上就是明确违背习惯向明政府施压,试探结果。
其次,这也是努尔哈赤对本民族观念的塑造
女真人长期以来对于汉人来说是低一头的。汉人到女真人这边正常,但女真人是不可能有胆子乱跑的。本身作为夷狄,自己又长期四分五裂,所以无论文化还是实力都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女真人不同部落间没有统一认同感,自己也未必看得起自己。所以以往明军一旦打女真部落,都会有大量女真人主动做带路党。努尔哈赤这种做法,实际上塑造了女真人同族认识,也提高了民族自信。为其下步行动做好思想铺垫。
最后,这次持久冲突也是明朝最后一点余威的消耗
实际上那个事后看,高淮乱辽后的辽东明军就已经不堪一击了。此时辽军战斗力非常差。但是多年余威还在。所以努尔哈赤也不敢随便跟明朝撕破脸。虽然一步步试探,但最终关键时候还是得认怂。这就属于长期血脉压制的后果了,努尔哈赤人生前二十多年,明军就是一个恐怖大神般的存在,李成梁时代,女真人动辄这里被灭了,那里被屠了,非常正常。虽然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但造成了恐惧感对于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所有女真人来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除的。所以努尔哈赤关键时候并不容易下决心翻脸。
但是反过来说,努尔哈赤敢不听明朝话一直打叶赫,敢建国,敢立石碑,最后居然真敢杀越界汉人。这种行为要是放二十多年前李成梁时代,那是想让整个部落一起研究投胎事宜了。现在明军居然一直视而不见。最后也是明知道自己敷衍还这么过去了。说明明朝的衰落是实实在在的情况。努尔哈赤或许确定不了明朝衰落成啥样,但肯定能确定其衰落严重。所以这么发展下去,量变到质变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两年后,努尔哈赤正式以“七大恨”起兵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