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作家保罗·林奇获2023年布克奖:我试图通过高度现实主义的故事来赋予一种反乌托邦色彩
当地时间11月26日晚,2023年布克奖在伦敦揭晓。保罗·林奇(Paul Lynch)凭借《先知之歌》(Prophet Song)成为最终赢家,成为第五位获得布克奖的爱尔兰作家。
保罗·林奇被认为是他这一代最重要的爱尔兰作家之一,与科马克·麦卡锡、威廉·福克纳、赫尔曼·梅尔维尔、谢默斯·希尼和塞缪尔·贝克特等作家齐名。
他以其诗意、抒情的风格和对复杂主题的探索而闻名。他的小说经常关注人类精神的考验,并在爱尔兰和异国背景下审视形而上学和存在主义主题。

《先知之歌》是保罗·林奇的第五部小说,是一部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小说,展现了一个战争国家的毁灭景象,以及一位母亲为维系家庭而奋斗的深刻人性写照。据《纽约时报》报道,该小说首次出版后在爱尔兰和英国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谈起《先知之歌》的创作,保罗·林奇说道:“这本书我花了四年的时间来写作,每周写作五天,每天仔细写几百个字,边研究边写,边写边编辑,终稿和初稿差别无几。”
此外,他还坦言,“我可以诚实地说这是我写作生涯的奇迹之一,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要写的书是什么,但这本书的很多意义都包含在开头的几句话里。”
最后,他还特别感谢了爱尔兰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使得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写作,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评委会对保罗·林奇的评选决定“并非一致通过”,而是经过讨论和持续“大约六个小时”的多轮投票才最终确定。
站在获奖台上的保罗·林奇表示,“我试图洞察现代的混乱、西方国家的动荡,特别是难民危机的规模以及西方表现出的冷漠。《先知之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激进的同理心尝试。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亲自体验问题。因此,我试图通过高度现实主义的故事来赋予一种反乌托邦色彩。我希望能加深读者的沉浸感,让他们在读完本书时不仅知道而且能亲身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评委评价

关于《先知之歌》,2023年布克奖评委主席埃西·埃杜吉安 (Esi Edugyan) 给出了高度评价,“我们从一开始就感到不安,沉浸在林奇创作的小说世界持续的幽闭恐惧中,并被其困扰。他无所畏惧,描绘了国家暴力和流离失所的现实,并且没有提供任何简单的安慰。他有一颗诗人的心,利用重复和反复出现的主题来创造发自内心的阅读体验。《先知之歌》生动形象捕捉了我们当前时刻的社会和政治焦虑。读者会发现它令人心碎且真实,并且不会很快忘记它的警告。”
其他评委评价:
“散文是一场盛宴,华丽的句子让你沉迷其中。这本书绝非说教,而是警告民主理想的不稳定以及亵渎民主理想之外的丑陋可能性。”
“这本书的结局是你读过的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结局之一,它会长久地留在你的脑海里。”
2023布克奖短名单

《蜂蜇》是伍德豪斯奖得主保罗·默里花费五年时间所创作的,以爱尔兰中部地区为背景,讲述了巴恩斯家族的一个幽默&悲伤的真实故事。
评委们谈到:“书中伊梅尔达·巴恩斯的角色创造得十分巧妙,让人容易产生共鸣。最初,我们只看到她的尖酸刻薄和物质主义,但随着故事的发展,默里巧妙地揭示了导致巴恩斯家族现在处境的家庭秘密。此外,伊梅尔达对童年苦难的反应既勇敢又自欺欺人,人物刻画得十分深邃。”

《西巷》是切特纳·马鲁 (Chetna Maroo) 温柔感人的处女作,讲述了悲伤过后沉默如何在家庭中产生回响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姐妹情谊的故事。
故事设定在壁球场上,读者可通过阅读了解到体育为何能成为生活的慰藉。
对于该部作品,评委们给出高度评价:小说的开头一段很精彩。即使在第三次阅读之后,我们也仍旧被马鲁话语的力量和精确性所震撼。

《先知之歌》是一部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小说,讲述了一名坚韧、坚定的妇女试图拯救家人的故事。
评委们推荐道:“《先知之歌》的结局绝对是你读过的最令人难忘的结局之一。当你把它放下后,会发现这本书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脑海中。”

《另一个伊甸园》是2010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保罗·哈丁的新力作,以美国缅因州海岸马拉加岛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抒情性和力量的故事。
书中充满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包括小说开头对岛民如何在1815年灾难性飓风中奇迹般幸存的精彩描述,但最令人深刻的是对夏末的美丽描述。

《如果我能活下来》是乔纳森·埃斯科弗里的首部作品,但惊艳了一众评委。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真挚的情感和带刺的幽默讲述了迈阿密的一个牙买加家庭在经济衰退、种族歧视和安德鲁飓风中的故事,揭示了在不同文化、家庭和工资支票之间生存的意义,有关身份和归属感问题贯穿全篇。

《服从研究》是一部荒诞、黑色幽默的小说,通过一个无名小镇的陌生人的眼睛讲述了仇外心理的兴起。伯恩斯坦紧迫而犀利的文字激起了读者对生存本身的沉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早些时候,莎拉·伯恩斯坦还入选格兰塔 (Granta) 2023 年英国最佳年轻小说家名单。
*图片来源均为布克奖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