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小工厂展观展感想
之前听同事提起有这个展会,约了姐妹一起去看看。还带了我妹去长长见识。
入场的身份,我是一个珠宝商,而朋友是一个书商。
第一次以这样的身份站在大家眼前,挺新奇的。
不啰嗦,直接说感想。
1. 一个东西什么价格, 看它摆在哪里很重要。
中小工厂的展览,摊位挺简单,很多商品映入眼帘,像十几年前的东西,不新潮也不高级。当然价格也如同摊位一样朴实无华。但是仔细看的话,有些小东西假如放在饰品店,名创优品,无印良品又是另外的价格。
里面的很多小商品我都不甚了解,朋友刚好对杯子感兴趣,一眼就认出了很多国外、无印的同款,大概批发价可以比旗舰店零售价便宜一半以上。
批发价尽管比零售价便宜,仍要注意,工业生产中,材质、品控处处都是成本。用304不锈钢还是316,打没打标,一分一厘都是人工和成本。
2.里面很多东西看起来很过时,如果在城市里住惯了,追求城市的潮流,很难想象这些东西会用在哪里。不过这也用不着我担心,说不定人家在乡镇或者出口卖得很好。很多经营者看起来是四五十岁的年纪,可以想象,在我们这样30岁的年纪忽然有了想法,要开一个小厂,开起来了,卖起来了,赚了几年,人也四五十岁了。
生产的是年轻时候熟悉的流行的款,随着岁月很快老去,家里的孩子又一时半会儿接不上班。浙江小工厂很多,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有一次在小红书看到他们拉群。
3.关于小众产品。事实上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小众产品,中国人那么多,任何一个小众,没有太大技术壁垒的东西都容易卷生卷死。
看到一个卖咖啡针的,使用场景是在手冲咖啡前,把咖啡拨松,压出来咖啡会更好喝。他说这款他出厂价20多,亚马逊打折了也卖15美金,而且卖得很好。
朋友很感兴趣,而且是小众产品,说不定有利润空间。然而多个平台一查,早就已经能查到很低的价格了,都不知道这钱人家是怎么在赚的。
我这时突然想到,一个东西,远低于市场价格倾销,是有很多原因的。
(1) 有可能是金主砸钱圈地,想把小的玩家们搞破产,然后独自霸占市场。比如滴滴那会儿。
(2)有可能商品看着一样,但是内里材质不一样,材质,材料来源,材料收购成本,生产地人工价格,生产方式,处处都是价格因素。
(3)这批货他是怎么来的。朋友欠款低价给抵货了,当然怎么卖都能赚。库存积压商品便宜卖,也有可能。甚至肉眼看不出的质量问题的商品。
真要说起来,一分价格一分货。商家在合理的范围内赚钱,这是对于风险的回报。这钱是应该让他赚的。迷信低价格,是把风险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
仅以人品正常的商家来论。从厂家买和从经销商买有什么区别呢?经销商起到了一个为价格担保品质的作用,用他在这个行业里交学费获得的知识,承担卖货囤货的风险,谋取一定的利润。
赚一时块钱或许爽快,但是想要做长久生意,价格必须是合理的。
如果遇到对价格异议很大的客户,其实也没必要说太多。相信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商家,赚合理的利润,遇到适合自己的客户。
Reasonable。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