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东汉的袁安在担任河南尹的时候,为政严明,但是从来没有处理过一起贪腐官员。袁安曾经说过:“混官场的人,有高追求的想要当宰相,相对低一点的也希望能当州牧。我实在是不忍在盛世拿这些罪名紧固这些人才。”听袁安说这些话的人没有不敢动的。袁安在任的十年时间,京师上下都很老实。故事出自后汉书本传,旧集没有收录。按:袁安本就是以严明著称,一定是不能容忍奸人的,但是他却从来不办理贪腐案件,因为他知道管理公务员的方法。如果公务员贪污腐败的人自己跳出来,然后再将这些罪人绳之于法,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02
原文
后汉袁安,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赃罪鞫人。常称曰:“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闻者皆感激自励。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出后汉书本传。旧集不载。按:安之政号严明,必不容奸矣,其未尝以赃罪鞫人,盖疾夫案吏者务为深刻,文致于赃也。若彼赃状自露,非我鞫而出之,虽绳以法,亦何憾焉?
03
补
袁安:东汉官员,官拜司徒。他是袁绍的四世祖,也是“四世三公”的第一世。赃罪:即贪污受贿之罪。
04
感
这次大家知道这袁家的“四世三公”是怎么来的了吧?人家袁安根本就不管贪腐的问题,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仕人的支持。我要是公务员也想跟着袁安这样的领导混啊。不是我一定要贪腐,是因为我能够贪腐而不被追责。古时候,所谓的仕和普通的泥腿子是两个阶层。正所谓“刑不上士大夫,礼不下庶民”,谓之是也。这个故事就是纯纯的封建糟粕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