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日记
查看话题 >旅行日记:澳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今年去大马和印尼的旅行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迟迟没有动力去书写下自己整个旅行,因为我确实没有想好如何诉说旅行的故事,但在人生短短的一瞬,总想留下一点回忆。最近有很多人会问我:“独自旅行是什么感受,不会害怕和寂寞吗?”我觉得我需要有义务为自己正言,首先我不是只会选择独自旅行这种方式,只是凑巧没有遇到可以和我相同行程的伙伴而已,有无伙伴并不影响我去探知世界的决定。因为我作为一名常年旅行的背包客,在路上也能时常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不断开拓我对这个未知世界新的认识。虽然旅行过程中也会有失望、会有遗憾,但比起我在旅程中遇见的惊奇、奇妙,那份失望和遗憾都显得和蔼可亲了。这次旅行也是多次更迭,考虑身体原因机票酒店价格、国庆前后季节因素,以及限制条件,,从一开始想去尼泊尔徒步ABC+poohill的初心(初心依然不变,欢迎组队!)到后来的马来西亚海岛行,在8月初出行地点才最终确定在,临行前才找到火山行的队友,最终行程如下:

前往吉隆坡买了中转航班,趁着中转10个小时的时间里去澳门的老城区里逛了逛,澳门的景点相对集中,此次短暂的停留大体也勾勒出初步的印象。下了飞机从机场出口坐上免费的发财车,往老城区方向行驶,最后在新葡京酒店下车,一到澳门城区街头,就感受到熙攘的人潮,新葡京酒店、澳门塔等伫立在澳门老城里的建筑肆意粗鲁地展现自己的面貌,剖有一番“东方拉斯维加斯”的味道。而离此不远的地方就是大三巴牌坊、市政厅等历史建筑,仿佛从一个现代摩登的世界一下子穿越到复古西式的地区,沿着市政厅、大三巴牌坊、疯堂斜巷、东望洋街就此开启了一天的城市漫游。走到东望洋灯台静静等待夜幕降临,相比较白天的繁华,夜晚的澳门城显得静谧,黑夜吞噬了喧闹和繁华,街头巷尾的游人稀疏了了,走在东望洋街上感觉就像走在任何一座普通的城市街头一般,只有当你抬头望着远处的赌场霓虹闪烁,那里的喧闹依旧赤裸裸,你才会知道自己依然身处在金钱与物欲可以恣意滋长的世界。短暂的停留也是对澳门原本印象的一次祛魅。当自己站在大炮台的山顶看向城市的各个角落时,看到那些独特建筑下面那些破旧又密集的居民居住区,富贵与贫穷就像处于同一世界的平行空间,当你穿梭在楼宇之间的间隔中时,压迫感和逼仄感不断倾轧过来,也许活在狭小空间里的普通人才是这个城市真实的样貌。

晚上大概7点左右从原先下车点附近的公交站返回澳门机场。经历了漫长糟糕的亚航乘机、不出意料的延误之后,凌晨3点终于落地到吉隆坡,落地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何为热带,空中挂起的晚风都是热的。由于行程后半段考虑需要看火山景观以及巴厘岛行程,因此在马来西亚只计划在东马的吉隆坡、马六甲、槟城进行城市游。
吉隆坡是每一个来到马来西亚旅行的出发地,本身其实没有太多独特的景观,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整个城市漫游也是匆匆浏览从茨厂街、鬼仔巷、中央广场、国家清真寺、免吉武登商业街区、吉隆坡双子塔这些经典地标打卡点,而双子塔是给我留下最佳印象的建筑物。特别是夜晚的双子塔十分璀璨夺目,尤其是站在双子塔底下,才能亲身感受到它的庞大和美丽。



相比较吉隆坡而言,马六甲又带了几分历史的沉淀感,马六甲主要景点包括鸡场街、荷兰红屋、圣保罗教堂、海峡清真寺。去的那天,鸡场街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整体上给我的感觉就是精致小巧、舒适安逸、充满生活感的地方,沿街有很多美食和咖啡店,咖啡馆和饭馆,味道、价格方面也很正派公道,很适合漫长旅程后短暂停歇的驻留地。街区附近有一家娘惹博物馆,博物馆留存了一个世纪以前有钱人家荅荅娘惹的生活遗存,从中可以了解那个时候作为华人和马来人混血出生的荅荅娘惹们中西结合的生活风貌。鸡场街旁边是地标建筑红色基督教堂,即为荷兰殖民时期的历史建筑留存。山上有一座圣保罗教堂遗址,教堂的顶部已经没有了,里面摆放了很多的石碑,里面写着的是那个时候那些出海船长和他们妻子的墓志铭,是那个大航海时代殖民者在此定居安葬的历史见证。可惜行程安排只能短短停留几个小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静下心来探寻整个街区的各个角落。临近傍晚的时候打车到海峡清真寺,可惜今年清真寺整修谢绝游客进入,只能穿过旁边的小树林到海边堤岸远观一下,静静坐在岸边观看马六甲海峡的落日作为行程的收尾。



而到了槟城,你会能感受整个城市的历史气息,槟城是马来西亚主要的华人聚居地,在槟城,可以看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中英双语招牌,饭店老板、的士司机很多也是华人,来到槟城感觉就像回到国内一样亲切,饮食和文化上和国内的福建两广一带十分相近。槟城很“小”,小到壁画街区到历史建筑串起来基本上1天就可以逛完。槟城也很“大”,大到那些历史建筑背后的人物和故事都值得细细道来。论及美食,以前常常听说槟城有很多美食,但总有一个定律,一旦对一件事抱着过高的期待值,带来的落差感也会更强。在槟城停留的2天里,从汕头街、七条街巴刹等地吃了很多东西,要论味道其实比不上国内的口感,价格上也没有多大优势,主食主要为粿粉、车仔面、沙茶面,但凡堂食都还得点一杯饮料,吃不下同时更喝不下,以及备受推崇的槟城白咖啡就我个人口味而言也不适应,过分浓郁的甜味和焦糖味。反而是多春茶室的椰浆饭(nasi lemak)给自己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那份伴随有点点辛辣,夹杂着腌鱼独特的鲜味的口感,实在令人回味。槟城的慢节奏生活也从这些餐饮店的营业时间能够显现出来,这些营业时间要么很早收摊,要么只有晚上出摊。所以槟城旅行的饮食攻略一定要做的完备,热门推荐的店需要排很久的队伍,如果没有做好备选方案的话就得影响行程计划,以及很多摊位都会有固定的营业时间,不然贸贸然过去很容易扑空,如果兴致勃勃来槟城吃美食却赶上摊位休息终归会有些失望,比如我来到汕头街的时候,售卖天皇鸡脚粿条汤的摊位当天不出摊。



结束了在马来西亚的城市旅行,搭乘飞机飞往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城市-泗水(surabaya),开启火山之旅,一开始关注到这个小众旅行地还是友邻@𝗠𝗮𝗿𝗲𝗯𝗶𝘁𝗼.𝗛 之前发的照片,后来看到布罗莫火山日出风光的第一眼就决定将其纳入了人生旅行清单之中,没了想疫情后时代随着小红书的推荐开始变得逐渐大众化。总体上印尼的经济水平还是相对落后一些,尤其是从马来西亚过来之后会感受到一种鲜明的对比。而且相比较在大马相对顺利的行程,从落地印尼的一开始就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夜晚7点落地的时候,机场巴士已经停运,而在机场用grab打车价格高的离谱但为了赶着去公交站坐巴士不得不打车。在机场取现金的ATM机也很少,找了很久才在机场出口附近找到一个,同时还不能一次性取出旅程所需的现金,不得不分次取现支付了额外的手续费费用。同时与之前联系的包车司机也存在语言障碍,在到达玛琅之后也没有和之前商定好的安排来接人,因为已经是深夜了,一个人在车站附近也未免有些害怕。印尼的住宿设施条件相对比较差,在暂时歇脚的青旅墙壁上、床上时常会有一些小虫子在爬动,空气也很是燥热,屋内的电扇吱吱作响,来自穆斯林祈祷室的印尼歌曲响彻整晚等种种难以入睡的情况。

因为同伴的航班晚到一天,我就在玛琅的青旅呆了一天,也作为我旅程中段的一次休整。到了晚上,在小红书约的同伴也到达了玛琅,此时我才真正见到他们的样貌。司机带我们到了一家位于郊区的西餐厅用餐期间还遭遇了停电故障,算是来了一次“烛光晚餐”了。吃完饭短暂休息之后,在凌晨2点多的时候开始乘坐jeep车前往布罗莫火山的观景台,越靠近火山,一路上的jeep车就越来越多,在旷野上奔驰,火山灰在车轮滚滚中激扬起来。接近3点左右才到达停留在一个叫做 Sunrise view point 的地方,上山口就有一家小店在买卖泡面咖啡、租借衣服,这里的物价不算贵,一杯咖啡、一顶帽子、租借外套的价格基本都在30k左右。凌晨的气温很冷,大家一同坐在小店里,喝杯咖啡先暖暖身子,等到差不多的时间开始从小店旁边的小径往日出观景点走,大概10来分钟的时间就到达了日出观景点,大家就静静等待日出升起的那一刻。随着远处的天空日渐熹微,火山的真容逐渐显现在眼前,冒着滚滚白烟的bromo,像一个梯形平台的ketu,以及远处间歇性吐烟的serumu火山,一幅充满异域世界的奇景如此真实地展现在眼前,也让漫长的等待和路途的艰辛都变得有价值,在日出时刻的短暂窗口期大家尽情拍照记录下属于自己的人生照片。日出结束后又驱车到火山口,从停车场步行道到火山口还需要一段路程,地上积攒了厚厚的火山灰,平地间歇会刮起大风,火山灰就不断侵入你的口鼻、袖管、领口,无论打扮得都光鲜靓丽,最后都变得灰头土脸。山口的路不远但着实上山的人太多,上山的阶梯都开始排起长队,在到达山口俯身向下看时会有一阵恍惚,就好像地心引力在试图牵扯你往下坠落。出于安全考虑在火山口设置了一小段护栏,终归有点破坏景致。但只要沿着火山口往前走一点,就能到达没有护栏保护的地方,虽因有些恐高,但看道路还算宽敞,胆量和勇气胜了几分,静静坐边沿上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活火山,也是获得了一次新的人生体验。


由于是双火山的行程,结束完布罗莫火山之后,基本上没有休息缓冲的时间,回到玛琅短暂休息了2个小时就直接驱车前往宜珍火山附近,赶了8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将近晚上9点多才到达住宿的地方,因为我对睡眠要求比较高,在交通工具上基本上无法入睡。所以在到达住宿的地方也毫无食欲直接到头就睡了。到了大概凌晨1点多的时候又被同伴叫醒,强撑着睡意继续上路。比起布罗莫火山,宜珍火山上山的路就难走很多,大家到达景区入口后先在木屋商店里先休整一下,夜晚的气温很冷,我在商店又租了一件棉服穿在身上御寒。整个上山路上徒步2个小时左右,地上覆盖厚厚的火山灰,走起来容易打滑,部分路段的坡度又很陡。这里以前的硫磺工人因为旅游业也改行做车夫,拉着以前搬运硫磺的推车把人给载上山,国庆期间价格涨到了往返1400k印尼盾左右(折合人民币700元),原本觉得这个价格好贵,但走完之后觉得赚这个钱也不容易。再到达火山口附近时(同时也是推车的终点)会形成分岔路口,一条是继续往上走从山顶看日出和蓝色火山湖的路,一条是往下走到火山口底部看蓝火的地方,由于下到谷底排队的人太多,以及出发时间较晚可能看不到蓝火的可能,我直接选择了往上走。由于布罗莫火山的日出景色珠玉在前,宜珍火山给人带来的景致反倒没有多么令人振奋,火山湖整体泛着天青蓝,虽然也很好看,但以前我在西藏已经见识过各种形形色色的海子,就稍显普通了。再加上还需折返走回来时的路,持续性的下坡让我左腿膝盖的旧伤感到隐隐作痛,整个过程显得并没有那么值得推荐。


相比较整个旅程带给我的快乐,我觉得路途上结识遇到的伙伴带来的快乐让我的内心更加充盈,在火山旅行时两次遇到的ethan哥哥。在巴厘岛的短短一日,一起组队去了情人崖,一起去了金巴兰海滩,在finn`s bleach club再次邂逅,萍水相逢的众人又一起去了一个酒吧看表演,在free time第一次在台上蹦迪。



所以有人说一个人出行孤独吗?我想说有人作伴就会一定会让我变得更快乐吗?人生所谓的意义不过是不断去感受世界从而去塑造生命的整个过程,是由自己所思所想所行所见构成的整场经历。旅行虽有失望,有炎热的天气,有疲惫的赶路,有期待过高有点失落的安排,但也有未知和偶遇带来的奇妙人生体验。当自己有一天看到相同场景的照片时,总会回想起那段如梦似幻的时光,让我片刻间从日复一日的平庸无聊时光里抽离出来,想起我也曾尽情地背着行囊在吉隆坡的街头穿梭,在马六甲的小店里喝好喝的咖啡、好吃的鸡肉饭和叉烧,在槟城感受着轮渡的海风吹拂、吃到了美味的椰浆饭,在槟城的壁画街、在印尼的夜间巴士上听街头卖艺人的奏歌,看到了令人难忘的绝美火山日出、海滩日落,和一群可爱有趣的伙伴在人世间有过一段交集,一同度过毫无计划充满离奇和荒谬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