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云南之【徒步篇】,徒步小白废话连篇流水账
本篇只记录此次云南行的徒步部分,包括【虎跳峡】-【飞来寺】-雨崩】-【南极洛】这几个地方。因为此次准备时间很紧张,所以并不是完美的行程。已经过去大概一周,希望尽可能还原记录,给自己做个纪念也给需要的人一些参考。
一、关于徒步装备
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正经徒步过,最多就自己城市周边的徒步线路走一走,而且又在南方,所以等于装备得从头买。
登山杖(之前就有):探路者碳纤维登山杖,是伸缩的不是三折的那种。要提醒的是登山杖必须托运,而托运就必须放进包里,不能插在登山包的侧面托运。从这个角度来说,能三折收纳得更短的更有利于放进背包托运,买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当时在机场,花了60把登山包和登山杖一起装纸箱托运了。
登山包:一大一小。出门10天,涉及徒步相关日程大概有6天,而且出门基本上物品很精简,所以大包买了格里高利Gregory的amber34L,参考了很多,说是背负系统不错,价格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1500以内,时间也不够我纠结了,果断下单了。小包还是格里高利,Nano18L,一日徒步对我来说足够了,也有背负系统,水袋仓等。
硬壳冲锋衣:Patagonia 的Torrentshell 3L,网上吐槽这件衣服的也很多,但是不管了,也纠结了很久,最后屈服于颜值。不过我买小了,158,55左右,我买了S,虽然里头保暖层也能穿得下,但应该M会更富余一些。腋下有排汗拉链,左右两个口袋,我感觉如果胸前肋骨附近能再有口袋就更好了。不过从防风方面,本次去最高海拔4000多的神湖和南极洛,足够了。
硬壳冲锋裤:伯希和山壳,买来腰大屁股小了点,也没有运动型的腰带,走了两步觉得掉不下来也就算了,就这么去了,放水防风还是很不错的。裤管侧面有拉链,可以拉到大腿。两边口袋也有拉链。
中间层:轻羽绒带了优衣库的可以装成小小团的那款,抓绒衣是伯希和的Polartec300,这款很暖和。
决策层:我带了nike、lulu的长袖速干衣(平时跑步锻炼用的),还有一家童装店的含美利奴羊毛的2件贴身衣,个人感觉够用。对了这几件贴深层的袖子,都是可以盖住手掌,勾住大拇指的,对于我这种手爱出汗的人来说,很有必要。也会有保暖作用,不用一直带着手套。裤子方面随便带了几条准备丢掉的普通紧身瑜伽裤运动裤之类的,反正一条穿两天这样就扔,到时候也能减轻背包重量。
软壳冲锋衣、冲锋裤:这个瞎买的,就是当个外套穿不做推荐。
帽子2顶:一个也是随便买的毛线帽(高原地区头部保暖很重要,头更怕冷的其实要买更专业一点的冷帽,那个保暖效果更好)、一定是渔夫帽,应对不那么冷的地方和防晒需求,不过也有一定厚度,不是夏天那种薄薄的。
手套:迪卡侬99块钱那只,很好用,手掌部分有防磨防滑的设计,一直能套到手腕上面,保暖效果不错,两只还可以扣在一起。
羊毛脖套:也是迪卡侬的,貌似也是99,是有厚度的那个,能防晒也能保暖,到海拔4000以上必备。
登山鞋:两双。一双是萨洛蒙X ULTRA PIONEER MID GTX,因为但是看了攻略,这种要到雪山上的,最好是满足中帮、防水(gtx)、防滑(v字底),事实证明确实没有拖后腿。而且踩进泥里头,雪里头,都没有湿,等外面干了,用湿纸巾擦一擦,也不会特别显脏。另一双是平时随便穿来登山的低帮登山鞋,凯乐石,用在了虎跳峡,个人感觉也够了。
墨镜:必带必带!高原的阳光真的让人眼睛都睁不开,个人感觉最好戴轻便的适配运动的那种偏光镜,比戴普通墨镜眼睛会舒服更多。
水袋:这个也最好要带,我需水量比较大,如果背两三个矿泉水瓶又麻烦又占空间,还是水袋方便,一根吸管从头到尾,包都不用脱。
袜子:很重要,长时间的行走,我的jiojio一定要保护好,我带的是injinji的五指袜,两双长筒的,一双中筒的,还有2双低帮vibram的五指袜,又防臭又够厚保护性又够好,非常满意。
其他装备根据自己需要带吧:护膝、冰爪(我没带,这个要带的话也得托运)、晕车贴、各种药品等……
二、关于交通
这次全程其实都没有选择公共交通,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大包一个小包,公共交通去转车换乘再到民宿什么的,太折腾,可能费用也差不了多少。
基本都是到地方问民宿老板,或者小红书上看到拼车包车什么的,搜一搜非常多,问一下费用,可以接受就成行了。
三、具体行程
1、虎跳峡(10月27-28日,1天包含一晚):难度★★☆
交通、门票费用:丽江到虎跳峡包车约150元/人,中虎跳景区门票15元,勇敢者云梯10元,中虎跳景区到半山民宿40元/人
行程记录:从丽江早上包了个车去虎跳峡的半山(half way)附近,大约2个小时车程,车费3人一共460元(其实是贵了,我们应该讲价的)。
看了很多攻略,就不打算走从山脚到半山的28道拐,本来打算中午到虎跳峡的民宿之后歇半天,第二天再正式开始,结果小伙伴临时觉得就下午开始走,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有好又坏,好的是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就能出发飞来寺,坏的是时间比较紧,以及错过了看落日的日照金山(民宿的角度是看不太到日出的日照金山的,只能看落日版)。
出发还走错了一段,等于真正开始徒步已经接近2点了。从半山到张老师客栈一路拍照过去已经5点出头了,一点点爬升和下降,难度对我来说可能只有2星到3星吧,不累。
从张老师客栈边上买票进入中虎跳景区,天色已经不早了,售票的提醒我们可能来不及,六点必须返回,但是来都来了,还是试试。其实景区是一个环线,先是疯狂下降,下到金沙江边,然后走168级勇者云梯返回(也可以原路返回)。3个小伙伴,有1个冲的快到了江边,我和另外一个人只走到一个类似观景台的地方,判断了一下值不值得再往下,时间上可能来不及,就遥望了一下那块石头,回头到勇者云梯的地方等小伙伴了。等到差不多6点快半,天色已经暗了,终于3人汇合一起往回,等回到张老师客栈已经七点多,天完全黑了。下景区的时候留了门票大爷和路人大爷的电话,说是可以到时候再开车送我们回民宿,于是也没打算在张老师吃饭了,直接回民宿吃。

回头看,从半山到中虎跳,其实还是建议早上出发,预留足够的时间,不用最后紧赶慢赶,因为一路上风景还是不错的,拍照来缓解第一次高原徒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还是很耗时间的。

第二天早上去天台上看看能不能看到日照金山,能看到一个角,也不算雪山,所以勉强看了一会儿,应该还是落日版的好看。
住宿:我跟小伙伴都非常满意,是刚开业不久的沐云半山民宿(绝对是自来水),房间很大很新有落地窗,卫生状况很好,还有不输half way的大天台,能俯瞰half way平台。有大食堂,能吃饭,厨师手艺也不差。老板人也好,第二天早上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还给我们送了好多烤好蒸好的自己种的杂粮。对了,他们家的公共厕所,强烈建议大家去体验一下,景色非常好哈哈哈哈。
2、飞来寺(10月28日-29日,一晚)
交通费用:虎跳峡到飞来寺包车约270元/人
行程记录:从虎跳峡到飞来寺包车是前一天中虎跳到民宿包车同一个司机,就是在回程路途中问了问,讲了讲价就敲定了。全程大约6个多小时,包括中途停留拍照和吃午饭的时间。
这一路途径的比较大的点有纳帕海和白马雪山,这两个地方司机都有停留给我们拍照。

到飞来寺主要是进行雨崩前的中转,看看日照金山,买一些进入雨崩的补给,据说雨崩物价比较贵。
飞来寺主要是看梅里雪山的日出,我们去的这段时间云南的雨季过了,天气都很好,天天日照金山。飞来寺有一个观景平台,非常大,进去要门票,我们觉得自己民宿的天台角度已经足够好,就没有去,其实到了地方,各家民宿都有天台,而且角度都还不错,如果不满意也是可以去爬别人家民宿的楼梯的。
本来想晚上早早休息第二天早上醒来,结果小伙伴11点多刷到小红书上有人在飞来寺拍到了月照银山,想了想别留下遗憾,虽然很冷很冷,还是匆忙套上衣服去天台了。当天正好是十五,月亮又大又圆又亮,银山果然很美啊,苹果相机直出,完全不需要修图,还有漫天的星星,欣赏了很久,快1点才睡。
民宿门口都有日照金山时刻表,大约7点半日出,我们不到七点就上天台了,此事已经有一波人占好机位了,想要有好机位越早就位越好。作为没有带相机的人,想正经拍日照金山延时的话,最好还是带手机三角架,不要问我怎么知道。
第一次看真正意义上的日照金山,还是非常震撼的,太美了,跟月照银山是不一样的感觉,一个非常安静,一个非常热烈,大拍特拍。所有天台上都站满了人,各种无人机声音嗡嗡的。提醒一定要穿够衣服戴好帽子墨镜手套,很冷!

住进民宿的那一晚,就问老板要前往雨崩如何拼车,老板直接给联系好,第二天一早出发就行。
3、雨崩(10月29日-11月1日,住3晚)
交通、门票费用:飞来寺到雨崩拼车25元/人,梅里景区门票55元,西当温泉到上雨崩(进村)越野车200元/人,从上雨崩到西当温泉(出村)越野车150元/人,上下雨崩村间越野车60元/人。(这些费用是固定的,除了飞来寺拼车到雨崩的价格有可能会到每人30,其他费用没有讲价这个选项。)
从飞来寺到雨崩路程差不多1个半小时差不多,中途有两次停下来拍照,想拍照的话可以在征得其他拼车人同意的情况下要求司机停一会。
到了梅里雪山景区门口会先收一道门票费用,然后开往西当温泉(也就是雨崩进村等车的地方)。
西单温泉门口排队买票和等车的人都很多,到上雨崩200元,下雨崩260元。买完票等着叫号,坐村里专属的越野车,路程差不多半小时-40分钟,也有人徒步景区,据说要3-4个小时。我们到上雨崩下车点以后还走了一段下坡到民宿。

(1)冰湖线(只到笑农牧场)10月29日 难度:★★★☆
到民宿大概吃了一点面包牛奶补给一下,就出村徒步了。此时大约1点半,从上雨崩出发的线路就是尼色线或冰湖线,两个线路有一小段是重合的,到一个岔路口才分开。其实走尼色线半天的时间是够用的,冰湖线得用1天时间,但反正脑抽决定不走到冰湖也行,就走到冰湖线的笑农牧场就返程。
虽然雨季过去了,但一路上烂泥和骡子驴子的粪便还是挺多的,我备了鞋套,还好备了,刚穿上就踩进了泥里,鞋套是在飞来寺随便买的,还挺防滑(但是别乱丢在山里,如果中途摘下得带走哦)。
一路上都是返程的人,告诉我们不管走到哪2点半(还是3点)前一定要下山,我们就决定先走再说,尽量能到笑农牧场。一路上走走停停,也不会太累,只是高原地区爬升速度会慢,会比较容易喘。路上有遇到骑骡子下山的人,如果觉得累,这也是一种返程的选项。
我们大致在2点半到3点间到了垭口的观景台,观景台和笑农牧场间有一段阶梯,然后大部分是平路没有爬升。到达牧场以后是一篇比较平整的草地,这是一个补给点,有热水食物,我们坐下来补充一些背上来的食物,吃完速速拍了几张照片就决定返程,毕竟已经过3点了,下山也许还要两三个小时。

平时有锻炼,所以我并不怕爬升上山,但是非常不喜欢下山!一到下山路我就非常小心,生怕滑道摔跤之类的,感觉到脚趾的压力!下山路可能需要一点技术的是在土路泥地树枝间石头上找到下脚的地方,踩稳,重心放低,善用登山杖。但是其实只要不赶时间,慢慢走,鞋子防滑,问题也都不大。大约五点半到六点间我们就回到村口了,此时天还没黑。
结合小伙伴走尼色环线的经验,这条线路虽然没走到冰湖,但主要看的是森林、草甸、雪山(其实这里每条线路都是雪山风景),不过我们没看到冰湖,不能给完整的推荐,仅供参考。

(2)神湖线 10月30日 难度:★★★★
攻略上说神湖线是雨崩最挑战的一条线路,我们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觉得怎么着也得挑战一下。所以选择了精力相对充足的雨崩第二天。
穿了硬壳的冲锋衣冲锋裤,里头是薄羽绒,戴渔夫帽;背包里有加绒衣、羊毛脖套、毛线帽、护膝、手套、头灯、充电宝、装一半的水袋、充足的干粮、保温壶灌了热水。
我们从上雨崩走到了下雨崩(之前看攻略有人说上雨崩与下雨崩之间的路非常陡,所以有人选择坐村里的越野车,我们这趟没有选择),不远,不到半小时。一路看了日照金山,到了下雨崩村口看到前头有人,想说应该是一个线路,就傻乎乎地跟着人家走,走了大概10分钟都是石板路,想说没这么轻松吧?看了看路线,果然走错了,石板路通向的好像是大峡谷。于是又返程,路边看到了一条不起眼的土路,确认过,是神湖线的开始。
一路爬升无话,看我的轨迹,差不多8点20才开始神湖线路,如果你爬升爬到绝望,那么到达山脊线的话离胜利就不远了。这个季节已经没有花了,别人的线路上海标注了“花海”,我们看到的只有低矮的灌木了。这部分线路没有什么爬升,就是沿着山脊线一直走,唯一就是没有了高大的植被,太阳直射,非常晒,需要墨镜脖套毛线帽手套的加持了。
走山脊线,遇到两个已经返程的小姐姐,她们说前面的雪非常厚,需要冰爪,没有冰爪的话会很危险。(据他们说可以向住的民宿老板借,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如果11月份甚至更冷上雪山,那冰爪一定得备了。)我没有带,但是都已经到这儿了,还是得试试,不行再下撤。
山脊线走完还有一小段爬升,翻过一个垭口,才到一片比较平坦的牧场(这个季节没有放牧的了),再爬升一小段,终于在下午1点51到达神湖。

没有冰爪,时间也不允许,没有上神湖的上面那条plus的线路去俯瞰神湖。赶紧吃点东西,拍几张照片,就原路返回了。
从神湖一直到牧场那一段,有一些雪比较厚的坡度也比较缓的地方,我就用屁股滑雪了,个人感觉比我用脚走安全(别轻易模仿),这一段最开心!
牧场遇到了小伙伴,我爬升比她快,先上来了,本来以为她已经下撤了。
返程这一路,我从2点到晚上六点半,一直都在疯狂下降,虽然带了头灯但还是怕天黑路不好走,下坡下到绝望。有一些地方上山时候还没感觉,下山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摆,非得我倒过来,像爬楼梯一样的下坡。而且越接近山脚,越觉得时间过得慢,时不时看线路和距离,路线一直是之子型,真的走到没脾气。直到村口,天还没黑,我觉得我赢了。

神湖线走完全身都松懈了,拆了护膝,从下村走回上村,这时候天渐渐黑了,路也显得漫长了,不过还好,想到马上可以吃饭就很高兴。晚上7点半前吃到晚饭了,猛肝两碗米饭!
神湖线确实难,我看了从出发到结束,我的总里程是16.3km,但是运动耗时实际上只有接近7个小时,比我想象中少。只是说高原的爬升确实特别消耗体力,但我中途并没有觉得受不了,要放弃,回头看也就这么走完了。对我来说最难以忍受的其实是下山,结冰的山路比较滑,屁降1次,两次劈叉。土路比较抖,到后面全程用青蛙腿外八下山,后来才发现我两只脚的大拇指淤青了……不过成就感真的给够了。
总结:尽量早出发!天冷带冰爪!有体力的人,冲!plus版据说更值得!

(3)神瀑线 10月31日 难度:★★
神瀑线安排在第三天,本来是打算神湖走完看看是否有体力再进行第三天安排,结果发现并没有腿疼的后遗症,于是又冲了神瀑。
神瀑全程都是那种景区铺好的石板、台阶路面,新手友好,除了有一段是台阶爬升,有前两天的经验,这条路线是比较轻松的了,当做休闲,慢悠悠地走完了。
到达神瀑以后小伙伴去绕玛尼堆,还有和神瀑近距离接触了,我就坐在土坡上发了发呆。
说实话(没有不尊敬的意思),大概是雨季过去了,神瀑并不是想象中的大瀑布,而是小小的。这条线路可能对于虔诚的藏民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来的线路,但是对于徒步的人来说,确实景色没有其他线路丰富,然后趣味性也不是特别强。

结束之后我们在下雨崩喝了咖啡,吃了点蛋糕披萨什么的,下雨崩网红店挺多的。

4、南极洛 11月2日 难度:★★☆
交通费用:上雨崩到西当温泉村内越野车150元/人,西当温泉到巴迪包车150元/人,巴迪乡往返南极洛检查站200元/人,南极洛检查站摩托车往返3好湖300元/人,大环线向导75元/人
行程记录:从雨崩到巴迪乡的方向拼车的人比较少,民宿老板说一般都是顺时针走,比较少人像我们一样逆时针。我们是在雨崩提前联系了包车师傅(包车师傅的电话是问上下村间的越野车师傅的),从西当温泉到巴迪乡不到2个小时。11月1日的安排就是在巴迪乡修整,2日去南极洛。
一到民宿就问了老板南极洛徒步的事情,其实住巴迪乡的民宿的应该都知道是去南极洛的,所以一问老板说都能给安排好,看价格能不能接受就是了。关于价格,应该也是相对固定的,特别是巴迪往返南极洛和南极洛上做摩托车的,这个没得讲价。除了向导费用,向导的费用看你拼了多少人,向导说本来不管多少人,反正带一次大环线是400,然后我们只有两个人,给我们便宜些300块,一人150。我们同意了,但是晚上向导又联系说,还有一对大哥大姐也加入,所以变成向导费一人75了,怒省一半。
第二天早上6点半多从巴迪出发,到检查站不到1小时,再从检查站坐摩托上3号湖,大约半个多月小时,一路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就是早晨那会儿坐摩托天才蒙蒙亮,很冷,一定要手套帽子都穿好。很颠簸,抓好车手!摩托车手都是当地人,傈僳族。
路过1号、2号湖车手会介绍的,到接近3号湖的时候下摩托,开始了大环线之旅。整体线路并不累,除了两段所谓的“绝望坡”,第一段也不长,第二段相对长一些。跟雨崩相比,这些都是小意思,只是植被没有雨崩丰富,所以供氧量个人感觉自己呼吸起来,会比雨崩急促一些。
3号、5号都是大湖,停留得会比其他地方久一些,不过我们这一路,都不会一直拖拖拉拉拍照,拍完就走,4个人配合得很好。9号湖这时候是枯水期,没啥水了。所以基本上大环线就是观光3-8号湖。6号湖应该是这一路海拔最高的湖吧?忘了是从6号湖还是7号湖下来,有一段挺陡的,都是厚雪,被人踩过就变成厚冰了,非常滑。还好有向导,他探了另外一条路,不远,稍微绕一下就下来了,还是找机会在安全的情况下用屁股滑了雪,很开心!
中午找了一个比较平坦又有阳光的地方吃了东西,晒了晒太阳。返程到海拔比较低的地方的时候,就有树林、草甸了,这一路也挺有趣的,完全不累。大环线结束在3号湖,还是一样坐摩托下山,坐车回巴迪,结果才下午四点左右,民宿老板娘很惊讶我们大环线居然这么早回来。

美食推荐:严记土锅鸡!老板娘也很可爱,连吃两天!第一天去不是很饿,所以没点土锅鸡,就是点了烧烤,是自己烤的那种,牦牛肉,包浆豆腐、鸡脚筋、饵块我们都点了,好好吃,特别是蘸水,辣椒面真好吃!
吃完以后意犹未尽,跟老板娘约好明天还来。第二天就点了土锅鸡,老板娘说最后一波的菌子也推荐加进鸡汤里,非常好吃!特别是鸡肉的蘸水,他们要加一些腐乳进去,再打一点鸡汤搅拌均匀,太香了,停不下来好吗!然后牦牛肉我们又点了一次,优秀优秀!

废话连篇的一个日记,回忆这几天的徒步经历,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虽然准备时间非常紧张,计划也并不完善,常常是到了一个地方才问民宿老板拼车或行程攻略,或者翻一下小红书,但是整体来说,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有计划徒步的友友们,如果看到这儿,都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