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洒洒,絮叨了很多东西,上一篇是关于吃喝玩乐的,本篇咱们说点杂学。盘山吧,后半段山路太难走,靠坐缆车才能登顶,缺少爬山爬上顶的快感!很一般,可能我爬过的山太多了,感觉还是京郊的山头性价比更高。最近的蓟州溶洞,见过南方溶洞大场面的人不要嫌这里小哈,毕竟这就是给天津人看的,就像你到青岛找日本镰仓的感觉一样,不要期望太高。宁河钓螃蟹,就是普通的农家院,看过在那边骑公路自行车的,挺好,观鸟爱好者可以研究下湿地保护区。滨海新区的海昌世界,东疆港沙滩,如果你去过大连青岛烟台威海北戴河……就别去了,牢记天津没有海,只有河。其他的,北塘古镇、萨马兰奇纪念馆……人造景点多了去了,去看某点评的评价吧。当然我说的一般,都是你去过一次就不会再去的意思,回头客高的景点几乎没有吧!小情侣的话,我最推荐欢乐谷和恒大温泉的一日游,或者两日。带孩子的话,最经济的就是来河西区的文化中心,滨海新区的文化中心,其他的航母主题公园,欢乐谷,方特世界,国家海洋博物馆等等,都期待你的到来!吴家窑有安定医院,意思就是——你有神经病!北京好像也有这个梗,叫六院来的。对,北仓,指代火葬场。但现在不是了,那片地名和路网更细化,和市内中心地带看起来风貌差不多,走到跟前才能看到第一殡仪馆第二殡仪馆的字样。曾经有楼盘盖在了北仓,天津老人都不买,外地人不懂买了,还有说殡仪馆会搬迁走的,所以北仓这词又被炒作起来了。(后来殡仪馆当然是没搬走啦,随着房价的起伏,这个说法还会继续起伏)对,有专门这类民俗的书,但去实地察看已经什么都看不出来了,天津80后一代能说清的人也不多了。在西市大街一带的,现在的民俗介绍一般说那就是二手市场,天不亮就开始摸黑交易。其实呢,早年间有偷来的东西,见不得光的东西在那交易,顾名鬼市。我也是听老相声里说的,往好里说是二手市场,往起源说是小偷小摸,名副其实的鬼市。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或者像我爸那辈不屑说也不屑于去那种地方。我最早是听我发小说的,我发小还混过沈阳道(古玩一条街)。当然现在也都没了,他家历代都是天津人,比我纯正。如果说按地名考古,最建议去看的就是东门内大街文庙外的牌坊,虽然翻修很多次,但位置一直没变,货真价实。在电影《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冯巩主演)里就有一个镜头,牌坊下有早点摊。那就是很真实的天津90年代初的风貌。至于文庙,在那个年代没有保护意识还是大杂院呢,古建有几处,大概现在也翻新了。还有电视剧《河神》以天津海河为背景的国民戏。其实我看那里面一点也不像老天津,当然河边水性好的人是真有。比较老的地名还有三叉河口,三条石,南市……这些印记真的一点都没有了,去跟着影视作品想象吧!_市区里类似北京西城区、上海黄埔区的,应该是和平区了吧!可以这么说吧,不过天津算二线城市了,跟人家比不了。以母亲河海河为轴线,整个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是被河道划分的,红桥区河东区河北区相对南开区和平区慢一丢丢。要说谁谁家祖辈都在和平区,那真是纯正天津市里人,拥有蔑视其他区和外地人的优先权。还有建国前的租界,建国后市政府都在和平区,那他家族上肯定有点故事。要说谁谁家祖辈都在南开老城里,那是基因学上的纯正天津人,比如我发小,他们是明成祖朱棣设立天津卫以后的继承人。还有宝坻的80后,小时候会把到市内六区来叫做“去天津了”,他们觉得天津就是一点大的地方,就是指那几个区。过去某几年,武清人还总觉得自己是北京人,京津冀一体化呗,说哪都行!换个角度看,就是周边区域对天津的归属感不强。可能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根本口音就不一样!这是我长大以后才弄清楚的事情,原来说天津话的人很稀少。用我一位外地同事的话说,说得纯粹又好听的就更少了。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小猪佩奇天津版更多的是骂人的话,可别乱学。如果想感受学府氛围,去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我觉得顺道就好,不用专门来。因为从2018年起,这两所大学的新校区都在津南区,所以市内的校区风貌没有再翻新。无非一些纪念雕像,没了,就没有可说道的地方了,哎。比清华北大差远了,论天大的海棠,规模比起武大的樱花也小了点。说点地理知识,像天津大学里有三个湖,旁边还有卫津河,不远处还有津河,附近地铁站有个海光寺。所以你可以肯定的得出结论,这一地带以前是块大湿地。事实也是如此,再往南就是现在河西区梅江地块,也是很多河沟。地方志里写过,清朝时海光寺附近良田无数,水光粼粼。还有说海光寺这个名字是乾隆起的,这个我就不讨论了,水多是一定的。水不多适合居住的是老城里鼓楼南市一带。对,建筑本身已经是翻盖的了,这块地貌也面目全非了。在我小学时90年代中期,海光寺这边还有小树林小桥流水哗啦啦(南丰桥),也就是津门庄王府附近。想来真是风水宝地,要不盖王府呢。小时候庄王府叫三宫,第三人民文化宫,卖书卖家具。我大学毕业了才知道那个大院是王府,一时觉得很好笑。这一片因为历史上水多景美,所以取的地名都借用西湖景点的。学区房最火的时候,房产中介给这里起了个响亮的外号,五大湖地块(风湖里、美湖里、照湖里、光湖里、平湖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要买房移民加拿大呢。还有一栋楼叫湖心巷,虽然名字和实体天壤之别。最近我还发现了一个叫,颂禹里,明摆着是歌颂大禹。可笑的是它南边那条马路下面原来就是墙子河。我觉得大禹更喜欢海绵城市,而不是把河道填死吧。所以庄王府附近的风水形貌只能印在我的记忆里了。_很多外地人以为天津有河直接入海不会内涝,但现实真的不是这样!对,知道这点的人得在天津住过几年了。要说21世纪一个人怎么自称天津土著,那就是要熟知哪些地方积水,不会把车开进去淹死。今年因为修地铁,天津大学旁边的卫津河也被填死了一段,不知道以后这河还有没有。一边拼命修路填死河道,一边哭喊着完成海绵城市。我姥姥总念叨一句话,不去河那边买房。毕竟是战争年代过来的老人,也对解放军如何解放海河两岸印象深刻。所以她老人家希望全家人都在河这边。90年代末,河北河东有不少新商品房,我家拿着拆迁款跃跃欲试,最后因为这句话就没实现。我家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南开区。现在有很多招牌写着老城里,老西北角老南市等等,都是拆迁搬走的老手艺人干的,他们最终还是远离了市中心。并且到了2010年以后,我真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现实意义。过桥的地方必有低洼,排不出去就会淹。河东区有几处是排水重灾区,大家雨天要小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