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阶级意识》摘要和笔记(20231102)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意义,即社会化,首先只不过意味着剥夺资本家的这种支配权。然而对无产阶级——作为阶级看——来说,这样就在客观上消除了它自己的劳动以独立的、被对象化的方式与它的对立。由于无产阶级自己同时既接管了对已经被对象化了的劳动的支配权,又接管了对正在产生现实效果的劳动的支配权,这种对立在实际上和客观上就被消除了。……随之资本主义社会中相应的过去和现在的对立也就消失了,它们的关系必然要因此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不管社会化的客观过程可能多长,不管无产阶级要多久才能意识到劳动同其各种对象性形式的变化了的内部关系,随着无产阶级专政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作为剥夺财产、夺取权力的最谨慎的或“最混乱的”社会化,正好使这种结构发生变革,并从而使发展进程客观的和认真的为飞跃作好准备。……资本关系决不只是生产技术的关系,决不是“纯”经济的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正是辩证方法的基本原理,即“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使得人们——如果被正确理解的话——必须:在革命的转折点上,在实践中认真的对待全新事物的范畴、彻底变革经济结构的范畴、改变过程方向的范畴,也就是飞跃的范畴。
飞跃是一个漫长的和艰难的过程。而它的飞跃性质表现在,它每一次都是朝着质量上崭新的事物的方向转变;在它那里,意在指向被认识到的社会整体的自觉行动得到了表现;因此,——按意图和根据——它的归宿是自由王国。此外,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适应社会的缓慢转变过程的。
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的转变,是一种经济转变。但是,这种“经济”不再有任何一种以前的经济有过的那种功能:它应该服务于被自觉管理的社会;它应该失去自己的内在性,它的自律性;它应该作为经济被消除。这种趋势首先作为在这种过渡中变化了的经济和暴力的关系表现出来。因为在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中,不管暴力有多大的经济意义,但经济却始终是首要的原则,而暴力仅仅是为经济服务的、促进经济的、为经济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的原则。与此相反,现在暴力则受某些原则的支配,而这些原则在任何以前的社会里只能作为“上层建筑”,只能作为伴随着必然过程并由这种过程决定的因素表现出来。现在,暴力则服务于人和他作为人的发展。
飞跃在于直接转到一种被自觉调节的社会的完全新的事物上,而这种社会的“经济”服从于人及其需要的。飞跃本质的特性表现在,这种对作为经济的经济的克服,这种扬弃其自律性的趋势,表现为经济内容对实行这种扬弃的人们的意识的绝对统治,这一点在以前的发展中无论如何是见不到的。
恰恰是因为那些——当然是在各方面都已变化了的——以前被称为“意识形态”的内容现在开始成为人类的实际目标。所以,一方面,用那些内容本身来粉饰为它们而进行的经济上的暴力斗争是多余的,另一方面,这些目标的现实性和迫切性恰恰表现在,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实现它们的各种实际斗争上,即集中在经济和暴力上。
经济和暴力已开始了它们在历史上起作用的最后行动,而它们正在统治着历史舞台的假象,不应该使我们弄错:这是它们在历史上的最后登场。……作为纯粹“意识形态”伴随了人类必然发展进程的东西,人作为人在自己同自己本身、同自己的同类、同自然界的关系中的生活,现在能够成为人类真正的生活内容。人正作为人——社会的——产生出来。【作者认为是意识形态才决定了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经济和暴力只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阶段性产物,在一定时期能发挥作用,但是长远看来,只有意识形态才能发挥最终决定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这样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仅仅这一阶段中有斗争,就同时表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功能方面的两点很重要的变化。
第一,必须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指明,怎么一定会走上自觉监督和控制生产、摆脱对象化社会力量强制的道路。……第二,因为每一次危机都是资本主义自我批判的客体化,所以极度严重的资本主义危机就使我们有可能从它正在做完的自我批评这一立场出发,比迄今为止可能有过的都更明确和更完善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人类史前史”研究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这可以看出辩证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历史的和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角度只有立足于辩证法提供的系统的、整体的思考框架内才会充分体现出价值,也只有辩证法才能保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展不会偏离基本的方向,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