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
查看话题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到底是什么?
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你有没有试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段关系里面谁说了算?
【公众号/知乎:陈妖姬】10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砖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换句话来说,就是:你们两个人谁在关系里的权力更大。
有的人会在婚前就承诺,比如结婚之后,工资上交,把财政大权交给妻子,让她做大权在握的那一个;还有一些则秉承着更加传统的思维,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挣钱养家的同时也对家里的大事小事享有最终决策权。
但是,如果放眼现实我们会发现,这种完全由一方在家里做主的情况非常少见,更多的情况是无论男女的哪一方,都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争取在各种事情上做主的权力,小到孩子今天谁来接,大到怎么买房,都希望对方能听自己的,或者至少为自己做出让步。这就是亲密关系中权力的斗争。
而这种权力斗争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权力失衡,什么叫权力失衡呢?
并不是我们常识中所认知的,一方掌权多,一方掌权少,而是两方都“认为”自己掌握的权力比对方少。
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对权力的感知”,而不在“事实上权力的分配”。
比如,《再见爱人》当中诗晴和老纪这一对伴侣,诗晴认为老纪管控着自己的方方面面,
每套衣服的搭配必须经过老纪;由于老纪极度反感自己经常在白衣服上溅到油点子,她甚至不敢吃饭;有一次,因为自己错误地使用了老纪的爱车,她半夜被从车上赶下来。
这些都让诗晴觉得对方掌控了更多的权力。
而老纪的感觉却恰恰相反,在他看来,诗晴才是掌握更多权力的那个。因为诗晴在外面说话,处处要压他一头,显示自己的权威,而且在家里还掌握着财政大权。老纪觉得没什么权力比财政大权更有份量的了。
这种“自我感觉”上的权力高低错位,就是导致“权力失衡”最根本的原因。
自我感觉的权力高低,可能存在「情绪真实」,但不一定是「现实真实」。因为人们常常对自己拥有的权力不敏感,而更在意失去权力时的体验。
那么,就其本质而言,伴侣双方在亲密关系中争夺的“权力”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如此执着于争夺权力?以及,我们又该如何平衡这份权力呢?
首先,我们来看“权力”在亲密关系中的定义,就心理学角度而言,它被定义为:改变伴侣的想法、感受/行为,使其符合自己偏好的能力,以及抵抗伴侣施加影响的能力。
那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在亲密关系中争夺权力呢?
第一点,是害怕在关系中被抹去“自我”。
其实深入一段亲密关系的过程,就是“失去一部分自我控制权”的过程,因为在亲密关系的经营中,我们不得不和对方磨合、妥协,甚至做一些违背自身意愿的事去维护这段关系。套用一种精神分析的解读:亲密关系要求我们“杀死自己的一部分并交给对方”,但我们却又本能的“对失去自我感到恐惧”。
第二点,当权力更大时,人们会有更高的“自我实现感”。
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权力感时,他们的幸福感和责任感也会随之变大。
此外,权力还和真实感直接关联。你在亲密关系中掌握有多少权力,其实就代表着你能多大程度上做自己。两个人在相处中,总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拥有更大的权力,往往意味着意见出现冲突的时候,你不必去妥协,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决策。这就促使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也能达成自我实现。
第三点,在依恋风格中,有较高的焦虑或者回避倾向。
研究表明,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失衡存在重要关联。
偏焦虑型依恋的人非常渴望和伴侣的亲近,但同时又非常害怕自己被抛弃被拒绝,为了对抗这份恐惧,他们常常会极力在亲密关系中争取权力,更多的权力能让他感受到更多的掌控感。只有掌控了伴侣,掌控了关系,他才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去稀释被拒绝和被抛弃的焦虑。
而偏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向来喜欢和伴侣保持距离,他们对伴侣不够信任,也不愿意依赖,他们觉得最可靠的还是自己,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也选择自力更生。遇到意见冲突,理所当然地认为应当以自己的意志为先,而不乐意向另一半妥协。
无论是焦虑型还是回避型,虽然他们都在亲密关系中为自己争取权力,但是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感知到的权力比伴侣要少”。
焦虑型的焦虑是无底洞,对他来说掌控对方的一切才能让人安心,但很明显没有伴侣能接受他这么做;而回避型的人则不肯受到任何束缚,可是既然存在于亲密关系当中,就不可能不为伴侣做出妥协。
也正是出于这些原因,焦虑型和回避型在权力掌控方面,总是感到不够满意,这也就是为什么两种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权力比伴侣要少了。
“权力的失衡”对于亲密关系来说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关系稳定性降低,精神压迫,甚至家暴等等。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失衡,只是一味在每一次争执中执着地争取胜利,试图通过“让自己变得正确而强大”进行自我防卫,但结局往往是“赢得了战斗,但输掉了关系”。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让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恢复到更加平衡的状态呢?
第一,承认你们之间的权力动态。
权力大小这件事在客观层面是存在的,只是因为两个人视角不一样,标准不一样,所以在对权力进行评定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偏差。那么,为了让两个人能对权力的评估能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权力清单。大家可以和自己的伴侣逐条比对,相对全面地感受一下:事实上,两人在权力上是如何分配的。
在心理学者构建的关系权力清单(RPI)中,将亲密关系的权力斗争大致划分为 10 个领域,分别是:
①时间分配:哪些时间要共处 VS 独处;共处 VS 工作/见朋友时间分配
②在一起时做什么:周末干什么;节日如何庆祝
③未来计划:比如搬家去哪;选什么工作
④育儿:比如要几个孩子;如何教育孩子
⑤关系问题:比如要不要/何时结婚
⑥家人和朋友:比如与谁的家人共度节日;本周末与谁的朋友一起玩
⑦采购:比如买什么样的车;房子应该做什么样的装修
⑧财务:比如如何投资;制定家庭预算
⑨宗教和价值观:比如核心价值观;该为宗教活动投入多少时间和金钱
⑩假期:比如放假去哪里;休假时的安排
第二,认可“感受”的重要性。
虽然你可能的确在某些方面付出了更多、妥协了更多,但是我们要明确:相对于“事实”,“感受”在权力平衡中更加重要。所以就算对方做得不如你,也不要争论自己做了多少,而指责对方不作为,相反,两个人应当相互承认对方的付出。同样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做得好和缺陷、不足的地方。
两人沟通的时候总把目光集中在对方做得不好的地方难免点燃冲突,但是如果反过来,更多地认可对方做得好的地方,那么在感受上就能很好地照顾到对方。情感上释怀,那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不平衡感”也会减淡,权力斗争本身也就自然而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第三,多多使用“我们”来强调关系的共同目标。
虽然在权力斗争中,伴侣双方看起来是斗争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二人的目标其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好好经营亲密关系,让两人拥有一个幸福安适的未来。不少研究表明,在直接影响伴侣的策略中,提及关系的叙述,例如,使用「我们」作为关系共同体,往往特别有效。因为此时你们弱化了个人视角,以亲密关系作为共同目标。
这样更加有利于双方协商,让两个人都更乐意采纳对方的意见。
但如果只是一味讲道理,拼命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往往会起到相反作用,甚至让伴侣想要远离。
第四,在彼此最看重的事情上,相互给予决定权。
某项研究的实验数据表明,幸福的伴侣,无关社会地位,双方都有高度的“个人权力感”。可是我们知道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就这么多,为什么两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权力感都很充足呢?其实很简单,他们的伴侣都很注意把对方最看重的领域的那份权力让渡出去了。
比如妻子知道丈夫看重家里的理财,所以愿意让丈夫主导家中额外的存款,而丈夫知道妻子很重视家庭活动的安排,所以假期日程、旅游计划,更加尊重妻子决定。
两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权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所以不会为了权力斗争而烦恼。甚至就算本质上两个人的权力不对等,他们本人也不会多在意。
权力斗争是爱情、婚姻中经久不衰的话题,然而想要真正达到权力上的平衡却并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想维护自己的权力,都害怕被夺去自我,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打压对方,过度强调自我。亲密关系不是一个人单独的胜利,而是一段关系同盟的胜利。所以相互之间的理解、信任和权力让渡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果你也面临着权力失衡的难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欢迎向我咨询。
【公众号/知乎:陈妖姬】10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砖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荼白大大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你觉得最不可能出轨的人却背叛了你?
- 分手后想挽回,到底要不要道歉? (1人喜欢)
- 为什么说『过情关』非常重要? (1人喜欢)
- 作为一个谈过回避型的人,我整理了5条特别好使的血泪经验! (1人喜欢)
- 你以为的一见钟情,其实是遇见了自己的创伤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