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8
昨天和室友闲聊到深夜,她在吐槽让人忍无可忍的热衷于八卦别人隐私的同事,她同事的八卦水平大概是我高中才见过的程度(那时都会觉得无聊的程度)。说完已经接近1点,房间因为天冷不通风非常热,我就打开窗户关上灯,躺在一片黑暗里,看着楼下路边的路灯。秋天冷冰冰的风吹在我脸上,久违的熟悉。一瞬间就把我拉回了杭州。我已经很久不会去回想那一段生活了。可这冰冷的温度让我想起了杭州秋日的多雨,我曾经在一些阴天一路走到成蹊去,找同学或者打印资料;或者一个人走的再远一点,去买本末的奶茶喝。我妈上次嘲笑我本科交不到朋友。我很想辩解我有交到一些同班同学,我们上课一起坐前排一起组队完成作业参加竞赛一起讨论考试重点一起在上课间隙在食堂吃饭。后来我们几个都考研上岸正巧都在上海,但我们确实再也没有见面,拟录取之后我们一起去了一次西湖一起畅想在上海的生活,但气氛好像很是局促。我还想辩解因为转专业和北哥lyy一个专业,所以有什么事都找她俩一起,再不济还有金院的高中同学可以一起玩,完全就没有什么交友的需求。姬友虽然和我在杭州的两头,但约在武林广场之类的市中心就非常合适,我们甚至有固定约电影的电影院和看完电影/看电影前吃汤包喝粥的店(可惜倒闭了)。至于读研时的交友井喷,只能说是运气很好。正好碰到了性格很适合的室友,正好碰到了很合拍的师门同学,正好同师门同学的室友跟我兴趣相投。交友于我而言好像需要很多的运气。
上上周末,有个本科室友来上海玩,她是本科4年跟我关系最好的一个室友。虽然大二她脱单之后,我们其实也没有那么熟。毕竟人在初恋时总是狂热,当时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只想拔腿就跑。她先问我要不要见面然后说她带了对象。我立刻条件反射算了算了我不做电灯泡的。害怕朋友有对象大概也是本科时期留下的后遗症。本科期间,大学同学也好,中学同学也好,纷纷陷入爱情。我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明白,朋友一旦脱单,我跟她原有的相处模式就灰飞烟灭,不逃跑只会成为play的一环,还会发现对方的有趣程度大打折扣。之后直到果汁脱单才算是打破了这个固有循环,我们至今尽量每周维持着只剩下我俩的“姐妹茶话会”,在随便谈论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快乐和灵感爆发(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能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这是很难得会让我产生我还在读研的幻觉的时刻,那时每天晚上在宿舍一起讲乱七八糟的的话,马哥说哪怕在走廊中间的盥洗室里都能听到宿舍里传来的笑声。当时也有同学说你们每天晚上到底为什么那么开心。就很难说,只能说正好学院把我们几个凑到了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