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卷走200亿,收割8000名富豪,广东“第一大忽悠”如何做到?
曾经在广东称王称霸的富豪,现如今却身陷囹圄,悲惨境地令人唏嘘。他曾经手握一副绝佳牌局,然而最终却被打得七零八落。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他和他的信托基金成功骗走了超过二百亿的投资者资金,导致近八千名富商面临破产边缘。这样的表现使得外界给予他“广东第一大忽悠”的称号。

张劲是当地的首富,他的创业之路一帆风顺。一度成为广东首富的巨额资产也证明了他过去的成功。然而,贪婪最终导致他的失败,现在他被困在监狱中,这个悲惨的情景令人深感唏嘘。

作为一个地道的广州人,张劲是70后中受到时代红利熏陶的幸运儿。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与其他富二代相比,张劲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勤奋学习,并最终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了马化腾的门徒,同时也是深圳大学的一名学生。

张劲在大学期间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初次尝试股票投资。作为商业世家出身的他,并未遭到家人的阻拦,相反,他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第一次尝试就获得了几十万的启动资金。

然而,张劲并非被尊称为“股神”,他的投资并非总能命中目标。然而,张劲的优势在于他拥有良好的心态,并且愿意总结经验,可以说是那种勤奋的股民。
经过他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他掌握了一些窍门,也开始享受时代带来的红利。张劲成功地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巨款,不仅全额偿还了父母提供的启动资金,还存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

张劲第一次尝到知识的甜头后,立志要继续深造。他选择前往香港开始攻读研究生学位,这个决定彻底开阔了他的眼界。在香港,他目睹了那些高楼拔地而起,这让他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决心从事房地产业务。

当时,香港地产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和市场都呈现出繁荣景象。然而,尽管张劲决心进军房地产行业,却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
他遇到了一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就是他的硕士导师。当导师听说了张劲的打算后,非常积极地支持并且耐心地给予指导和鼓励,鼓励张劲在年轻时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张劲深受激励,因此他决定在广州创立自己的房地产企业。家族带来的红利也使得他的公司蒸蒸日上。最终,张劲成功地完成了他的首个楼盘项目。

张劲是第一次创业,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将自己的首个项目命名为“江南世家”,并亲自参与了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然而,由于缺乏经验,他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

张劲的地产项目虽然开发完毕,却遇到了销售困境,房屋无法售出,导致资金无法回收,进而无法启动下一个项目。这个窘境使得张劲感到十分困惑,他一时头脑混乱,还患上了失眠症,每天晚上都不得不依赖安眠药才能入睡。
然而,努力总会有回报。经历长时间的冷清期后,张劲的楼盘终于迎来了繁荣,仅仅在短时间内就售罄一空。这个项目为张劲赚取了数十亿的资金,使得他的公司得以稳定下来。

张劲在这个项目中亲自参与,这也为他找到了一个机会,他意识到建材生意有着广阔的市场。因此,张劲决定改变公司的方向,对君华地产进行重组,并逐渐将业务转向金属期货和国际贸易等领域。
张劲的商业生涯后续可以形容为一帆风顺。他不仅在年仅32岁时成为了《新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还成功地将自己的公司推向了世界五百强,而他本人也成为了广州市首富。

然而,虽然表面上充满了繁荣,实际上却隐藏着无数的创伤。张劲在经商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了信托业务,并将其发展成了公司的核心业务。他还进行了公司的合并整顿,并将其更名为“雪松控股集团”。
张劲的声誉因接触信托而急转直下,许多商界精英对他的公司前景持悲观态度。

对于外界的预测来说,可以做一些改进。
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张劲冒险采取了一项大胆举措。为了成功推动公司信托项目的发展,张劲将目光投向了面临倒闭和沉重债务负担的中江信托。

中江信托堪称一个"陷阱",公司内部混乱不堪,频繁涉及债务纠纷和产品违规等问题。在接连发生爆雷事件后,中江信托不得不采取出售自身资产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希望通过此举扭转困境。然而,中江信托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尽管资产变卖,仍未能如期履行所发行的金融产品,各类金融产品均遭遇爆雷,甚至政信项目也出现了困扰,引发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投诉和维权。

然而,窟窿却变得越来越大,无法被填补。就在这个时候,中江信托的机遇出现了,张劲对这个麻烦事感兴趣,尽管在董事会和管理层各级面前受到了阻挠,但他坚定地接管了这项任务。
在张劲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成功地将中江信托超过70%的股份吞并,成为了实际的控股人。

然而,张劲的行为给他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就当时张劲公司的状况而言,根本无法达到开展信托业务所需的实力。不仅现金流储备不足,相关人才也无法支持他的项目进行。

张劲充满自信,得益于之前的成功经验。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无视外界的所有质疑。在公开场合,他多次表示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给那些对他公司持怀疑态度的人一个震撼。

然而,张劲接下来的举动令所有人震惊不已。他毫不犹豫地承诺将承担起中江信托之前所欠下的全部债务,为该公司之前的错误买单,并保留原有的管理团队。

张劲的一系列操作堪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为他的雪松集团赢得了广泛的支持。许多投资者纷纷表示将继续支持雪松控股。

张劲作为商人,难道真的如此愚蠢吗?显然不是,他有自己的谋划。
张劲在信托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运用其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洞察投资者心理的能力,成功推出了多款多样的金融产品。

然而,多数情况下只是改了名字却没有改变本质,充分利用投资者对稳定的追求。雪松公司推出的产品主要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卖点,并将风险由公司承担,而非投资者。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投资者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张劲设下的投资陷阱之中。之前所承诺的美好前景只不过是一种商业手段,而张劲收购中江信托的真正动机则是看中了其强大的融资能力。

然而,张劲和他的雪松信托很快就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张劲并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即使中江信托需要救助,他仍然发布了一百多款全新的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是以雪松信托的名义推出的。

然而,张劲同时过高地评估了他公司的能力,越来越多的投资产品使得他的雪松集团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首次爆雷情况出现了。
众多投资者因为这次爆雷事件开始警觉起来,他们开始察觉到事情的不正常之处。被骗的投资者纷纷上门维权。

然而,这一事实并没有使张劲警觉起来,他仍然坚持发布新的理财产品,完全没有意识到爆雷将会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直到洞口变得越来越大,张劲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然而,此时他已经无力挽回局面了。拥有200亿的债务使得张劲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失信人。

国家特意设置了100万的门槛,以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因为信托是有钱人的游戏。
近8000名投资者遭受了张劲所策划的骗局的重创,每个人平均损失超过200多万元。相较于之前的中江信托,雪松信托的负债规模大幅扩大了三倍以上。

投资者受害后,自发地在全城寻找张劲的行踪。现在,他成了过街老鼠,人人都喊打,他整日东躲西藏,一点也看不出曾经首富的威风。
为了逃避投资人,张劲自愿地待在家里,不出门一步。围堵无望的投资者们接力开车跟踪他,这在当时的广州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

在许多投资者联合上书的影响下,最终张劲为他非法商业行为付出了代价,被广州公安局批准逮捕,并关进了监狱。

保持道德底线是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言,君子追求财富也要有原则。若每个人都像张劲一样,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被微不足道的小利诱惑而迷失理智,那他将面临无情的报应。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金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一旦你达到了某种成就,你便渴望开创更加辉煌的业绩。

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尽情展示你的技能和才华。然而,一旦越过这个界限,你将会像无数商人一样,面对法律的审判。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都将付诸东流。因此,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的成就是那些能够紧紧抓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