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香制作技艺(清苑传统制香技艺)






中国人的用香习惯历史悠久,自西汉时期清苑县(属中山国)就已经将香使用在生活上,到两宋时期进入鼎盛,明清则广行。香即用于祭祀、敬奉天地、日月神灵,也用于日常生活。
清苑人民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废弃物材料资源,将带有天然香味的芳香植物碾制成粉末与榆皮粉黏合,加水搅拌成面糊块状,经人工揉和,手工揉搓制成香条雏形,经手工制成球状、饼状、条状等各种形状。清苑传统制香技艺对香品品质的要求极高,从原辅料的选配到产品成型,要经过备料—和料—成型—晾晒—包装—窖藏等多道纯手工工序。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对手工技术的要求极为严格,相关操作工人要有相当娴熟精湛的技艺,因此清苑香产品中凝结了大量的人力精细操作,使得清苑香品在国内和国际都享有盛名。清苑香业既继承传统,又追求创新,兼收并蓄,厚积薄发,形成了丰富的香文化,造就了“中国香城”之美誉。
2021年,由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申报,“清苑传统制香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传统香制作技艺”(编号VIII-224)扩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