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女权主义
什么是女权主义?
说起来很笼统,不过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就是在各方面寻求公平。
比如一直被呼吁,但是却很难被完全改变的职场歧视。
女性从出生起就始终被生育给绑架,还有在教育方面,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思想。
总是有一个“相夫教子”的理论扣在头上,好像如果不回归家庭就是不对的。
今天推荐一本书,写的是关于一位女权主义先驱——波伏瓦,她一生的故事。
书名:波伏瓦传
作者:阿洛伊斯·普林茨
仅仅说到波伏瓦,或许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是说到《第二性》,“存在主义”,或许你会有所耳闻。

对,她就是被称为“为全世界妇女打开了一扇窗户”的波伏瓦。
可以说她的一生很神奇,经历也很丰富。
如果只是看过关于她对女权的呼吁,可能只是了解了她本人的一半而已。
这本书从儿时记录到她老年发生的大部分故事,记录了波伏娃一生生活、感情、思想、创作等方面的种种历程,再现了她叛逆和传奇的一生。
独特的观念
萨特,是波伏娃感情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可以说她一生中重要的伴侣和朋友,他们从未正式结婚,但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波伏瓦的恋爱观简单地说就是:我爱你,但我和你依旧是自由的!
咋一听,感觉好像渣男渣女的语录……
她渴望能在更年轻的男人那里获得补给,但是那更年轻的男人选择了更年轻的女人。
当然这样确实让不少人觉得她的私生活混乱。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她认为,爱情需要建立在双方的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而不是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只要互相给予对方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就可以了。
她鼓励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并且不受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
这一点衍生出来看,也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
现在很多三四十岁的女性为了家庭,选择成为全职主妇,放弃了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独立性。
这种情况不能说对与错,但是一定会导致她们脱离社会,失去了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
可能也有人说成为一个好妈妈、好妻子也是一种自我实现价值,但这只是被现实绑架之下的争辩罢了。
波伏瓦的母亲非常坚定地认为女性应该服从于男性,并且以培养波伏娃成为一名淑女为己任。
父母认为女性的最终归宿就是结婚生子,这是当时的社会观念,又何尝不是现在很多人的看法呢?
尤其是波伏瓦提到:养育孩子并不是要把他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

波伏瓦小时候被塑造成一个天资聪明却“毫无幽默感、一本正经、固执己见”的人。
所以长大以后,她选择脱离母亲、家庭以及信仰的禁锢,考取教师资格证,从此开始自由掌控人生的走向。
反观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
读书、考大学、逼着你学习跳舞、钢琴等等,说是为了全方位培养你,但是家长完全没考虑过你的喜好,仅仅是为了内卷而内卷。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了最无声的语言暴力!
我们长期浸染在传统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下,像一个泥人,被大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捏成符合社会形象的模样。
为什么没得反抗呢?
因为父母就是我们的老板,他们出钱投资,我们没有说不的权力……
书里还有很多关于女权的内容,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在书里寻找,读完这本书,会有一股心灵上的震撼!
日记提到了1本图书
- 1本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