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山茶事-023 白茶的不同工艺
翡翠山茶事-023 白茶的不同工艺
20231105,收到吾蒲的白牡丹芬芳的茶样后一直没喝。这日正好开汤。
有些惊讶于其青味,的确是基本没有发酵的茶叶。这个程度对我来说有些太青,不是很中意。找了前年云南唐望的云南白毫银针泡了一壶。
叶底看发酵,对比来说,唐望的茶底是偏黄色的,芬芳是绿色。大概可以看到唐望的发酵比芬芳高。联想我日常喝的磻溪白毫银针,介于两者之间。我喜欢的寿眉类(传承、显然堂),却是重口味,发酵到极褐。都是白茶,不同产地,不同师傅和品牌,工艺其实还是不尽然相同的。
这些不同,甚至有些像是普洱的生熟茶的差异。我有些好奇,过几年,会不会有“熟白茶”这种品类出现,也就是人工发酵的白茶,类似普洱的熟茶?我的经验来说,抛开汤的质感和厚度不论,类似寿眉、低等级的牡丹,发酵度高一些,其实挺好喝的。
太低发酵度的白茶,一个是青味重一些,一个是滋味也清,我猜想茶汤也更寒性一些,如果需要像生普那样又是存很多年才能喝,考虑到这类茶以清雅取胜,曲高和寡,可能未必可以走太远。







P.S. 备前是能够增加茶的厚度,但是对于这个滋味比较干净的白茶类来说,可能是因为之前这个备前泡了很多其它的茶,泡出来有杂味。还是换陶瓷类的泡比较纯净。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