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黑格尔逻辑学的本质
印度古代史诗、人类十大文学之一
叔本华曾经深刻而简要地指出,所谓的黑格尔逻辑学,无论大逻辑,还是小逻辑,其实,它们都在宣扬这样一种逻辑——所有的鹅都是两条腿,你有两条腿,所以,你是一只鹅!这就是黑粉崇拜的辩证法,亦即——诡辩逻辑。所以、今后,只要对黑格尔体系感到不解,就可以往叔本华例题里带,一下便明白了。但是,正如金岳霖讲的——矛盾概念,它就不成其为概念。那么,诡辩逻辑,也就不成其为逻辑。说白了,黑格尔神学,靠着它的晦涩外衣,两百年来,小心地、狡猾地掩护了自己的谬论。但是,恰如英语说的,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因此,如果以后还有谁不懂神棍逻辑,那就利用、借助一下叔本华揭露的例子,去举一反三吧。这也就是叔本华讲的,黑格尔体系无非是——空话神学。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学科,数学是研究运算的学科,它们都与神学无关。但是,白人却分不清楚。这就像君子文化,与贼子文化,很多人也是分不清的。所以说,问题很大。
《小逻辑》说,如果我们试用谓词的方式表达真理,则我们的心思便不禁感觉到,这些名言无法穷尽对象的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东方的哲人每每称神为多名的,或无尽名的,这是完全正确的。凡是有限的名言,决不能令心灵满足。于是,那东方的哲人,不得不尽量搜集更多的名言。
黑格尔说的东方的哲人,是指印度古人。好比这个命题——上帝是永恒的,如果只用一个形容词去说上帝,那么,宗教心灵就嫌太少了。于是乎,便要去堆砌,恨不得把整个德语大词典都用上。就不知道,这种现象是不是全息的?因为,白人都晓得,德国人吃得多,饭量大,十足惊人。德国人吃得比猪还多,其饭量是地球人里面最大的。要是像德国人那样吃,各国肯定会闹饥荒。实际上,德国人是属猪的民族,英国人属蛇、毒。所以,德国人身上,都是猪的特点。大家可以观察、核实。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德国人都是猪的特征。卢梭曾说,德国人随便一顿早餐,就足够一个普通的瑞士农民,愉快地吃上一个星期了。所以,物质方面如此,精神食粮亦然。黑格尔的要求、索取就很多。举一个感性的例子,一切就直观了————
毗湿奴是世界领袖、宇宙之主,请听我告诉你,祂的一千个名号——遍在者、众生的创造者、纯洁的灵魂、最高的灵魂、不变者、不灭者、吉祥者、美发者、慈祥者、第一存在、自生者、自在者、行善者、无始无终者、支撑者、安排者、诸神之首、不可把握者、巨大无边者、遍知者、洁净者、最古老者、至高者、永恒者、毁灭者、富有者、眼红者、幸福者、无瑕者、胜利者、博学者、不败者、遍知者、不朽者、光耀者、养育一切者、生活宁静者、真勇无敌者、戴花环者、无所不在者、助人成道者、关节强壮者、隐形者、制怒者、大地支持者、不灭者、初始之神、大智者、幸运者、战无不胜者、仁慈者、有力者、不可动摇者、权威者、已入解脱者、超越者、不可知者、不消亡者、耕种者、无所不见者、无法形容者、知识丰富者、可爱之神、至高无上者、永恒不变者、光耀夺目者、吉祥施予者、令人自豪者、难以把握者、自然者、全身金色者、值得敬重者、不可超越者、真理化身、和蔼可亲者、赐福者、善待众生者、宽容者、生命维持者、一切创造者、不可撼动者、充满宇宙者、勇敢非凡者、可怖者、不可思议者、值得崇拜者、征服者、精力充沛者、保护者、机敏者、正直者、世界支撑者……(摩诃婆罗多)
其实,远不止一千个名言、形容词,只不过,这里像念经似的,罗列了一千个而已。对神的形容,真是、简直是,无法形容,得用上整个形容词大词典,还嫌远远不够。而这,就是黑格尔们想要的、效果。仅说一个——上帝是永恒的,那怎么够、如何能行?此无法满足上帝学也。可以说,印度思想,是人类思想中,最啰嗦的。凡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黑格尔偏偏就喜欢这种啰嗦,因为、他的宗教情结。印欧语系在神学上,也是全息共鸣的。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也。实际上,从文化人类学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原始迹象,并没有远离我们。只不过是,迷信精致化、不断变形罢了。好比、人们说,永恒的真理,谁是真理的化身…其实呢,就是从古代人颂赞永恒的神,蜕变而来的。至于科学,也显得好像是对神的分工似的。例如,维持生命者,像维生素,不就是么?这也许显得滑稽。但是,印欧系思维之相通,它们为后人的思想反省,真的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却也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