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月PDCA复盘
本计划缘起于起劲说她每年都会复盘,21年时我也跟着做了,但缺少数据,复盘时总有临空建阁楼之感,忽然想到了大学项目管理时学的PDCA,觉得很好用,便从22年8月开始做,至今14个月。
【计划】
我开了一个备忘录写PDCA,一个自然月为一个循环,记录的包括目标、如何完成和实际情况,再加几行字的盘点。
目标上选取了六大板块:健康、学习、个人成长、职业、情感、储蓄。
每个板块下设2-5个不等的目标。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比如健康落实到具体目标就是早睡、运动等,个人成长落实到具体目标上就是看电影、看书等。
目标也必须是可测量的。监测早睡用苹果自带的健康,运动和练琴新设了一个备忘录,存款和消费用指定账户,电影和书用豆瓣,没记录的都不算。
目标得是够一够能达到的。比如在早睡的指标里我现在设置的是12点前睡,而一开始设想的11点前睡,因为晚上做饭、运动、看书、聊天堆在一起后,11点睡太难了。
目标得是跟自我发展有关的。如果长期没达到,不一定是行动出了问题,也可能是目标出了问题,比如职业上设定过每天check工作计划,后来发现这个目标跟职业发展关联性不大,完全没有意义。
经过每个月的淘汰更新、升级迭代,现在的版本为13个具体目标,分别是——
健康:做12次运动、21天12点前睡
学习:准备雅思资料、上1节钢琴课
个人成长:看书2本、看电影4部、12次练琴、更新一篇文章并发表任意平台
职业:完善简历
情感:跟奶奶打1次电话或回家看奶奶、给亲友送一个东西
储蓄:存钱XX数目、控制信用卡花费XX数目
计划中仍有不完美之处,但随着与自我沟通越来越深入,相信会调整到更适合当下阶段的自己。
【执行】
对一个随性的人来说,计划只是一把尺子,如果完成了,为自己骄傲,但如果没完成,也不会给自己任何压力。
潜台词就是执行力不是很好。
但执行的过程,有些事情是很好玩的。
树立一个更优秀的超我,并且催眠自己相信超我的存在,它就会慢慢成为自己。健康的目标里有一个是21天在12点前睡,用固执且笨拙的手机记录数据,所以这是可以作弊的——只要在12点前不使用手机,就可以完成这个目标。所以一开始,ipad使用率极高,后来引入了kindle。虽然前期非常自欺欺人,但确实可以通过想象出一个更好的自己来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后面我都感觉自己非12点上床睡觉不可。
目标之间也会有交叉关联的部分,于是会促进彼此的达成。学习钢琴时产生了对古典的好奇,顺利地看完了半途而废的《音乐欣赏十五讲》,感觉很美妙。
最持之以恒的坚持是运动和练琴,反正都花钱买课办卡了,有事没事就去练一练。
最困难的坚持是去关心家人,因为他们的存在和爱如此理所当然,以至于时常忘记感恩。
【复盘】

执行完成度比较高的一类是输入型的目标,比如看电影、看书、学琴。
另一类就是跟消费绑定的目标也比较好实现,比如存钱,只需要动动手指。还有一些是花钱了就会去做的目标,比如办了瑜伽卡后运动开始达标并且每个月都超标;买了钢琴课后,练琴免费,不练白不练。送亲友礼物,只要花钱,快递就能到,费脑子的是挑选。
相较而言,比较难的都是输出的目标,比如发布文章、学语言、完善简历等。已经将输出型目标反反复复改了很多次,越改越简单,但动力依旧薄弱。
【调整】
过程中对许多小目标进行过调整,就像在拿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做实验一样,不断调整变量以得出最合适的结果。
以运动为例,一开始是个减到55kg的目标,这个努力很不可持续,体重犹如过山车反反复复,两个月后开始反思这个目标是否符合我的初衷——锻炼体态、保持身体健康。减重要么管住嘴,要么迈开腿,我更倾向于迈开腿,利于长期的健康,于是将目标调整为每天运动5分钟,希望少量多次,但依旧很难坚持,后来改成练出一字马、做30种不同的运动……都无法完成,直到办了一张瑜伽卡,有事没事就不想浪费年卡。将simon的花钱学习法迁移到运动上依旧管用。
另一个调整比较多的是情感的具体目标,一开始并不是以维系为主,而是想扩张社交圈,所以设置了跟陌生人4场social。实践了两个月后,我发现对于一个外向的人来说,认识陌生人并不难,但它的意义究竟在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分给不熟的人意味着会剥夺分给熟人的注意力。于是就改成了关注经常被我放在最后才想起的家人。不得不说,这一年我跟家人的沟通确实因为观念的转变而增加了许多,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因为他们会回答我所有的好奇。
情感的另一项目标是送礼物,这个是今年一月才开始的。一开始范围仅局限在亲人,送过妈妈机票,请过爸爸生日吃饭和送他茶叶……但长期实践太难了。一来,在爸妈表达需求前,我不太知道爸妈缺什么、想要什么,送过水果、蓝牙音箱,反响并不热烈;二来,他们表达过一些的礼物,但我给不起,比如我爸喜欢喝酒抽烟——我很难一边隔三岔五转发烟酒如何伤身的科普文,一边为并不提倡的行为打加油包;三来,每个月都送给固定的人礼物实在太频繁、太费脑细胞了。但我有许多朋友,我想通过送礼物表示“我很在乎你”,希望你开心,于是慢慢范围扩大到了亲友。
目前也没有想到如何优化职业发展和学习语言的目标,这将是今年结束前需要攻坚的重点。
【好处】
人的生活有意义很难,但没有意思可还怎么活——这大概是今年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了。
PDCA是一把尺子,也是一个指南针。
PDCA的重点在于计划,在于思考,在于反思。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然后将想象的画面分解成具体化的小目标,再将小目标量化,引导自己靠近想要的生活。
我不能接受自己沉溺于碎片化的思考,蜷缩在信息茧房,失去对周边的体察,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失去想象力,所以学习和个人成长的目标占比会很大,通过阅读和观影保持想象里,通过持续表达去促进观察和思考。
我也希望自己像人类群星闪耀时一样,能够找到愿意为之奋斗的梦想,成为短短人生的发光点,但重要的是勇敢去尝试,贵在坚持,还有物质的支持和爱的底气,这些都需要去积累、去维护。
最重要的还是健康,健康就是我们能拥有的最大财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