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Malaya读研两周后的一些体会

开学三周,因为晚来了一周,所以和老师们基本上都见了两次,在努力寻找节奏。
一些最开始的困难感觉在克服了。
比如,完成了体检、换签,学会了买公交卡、手机卡,搭乘公交车去上学,目前不太行的是用WhatsApp这样的软件,慢慢摸索。
最大的问题是交通。距离教室不到三公里,但因为都是山路,走几次半月板就吃不住,打车的话总是很难,如果公交车就要早点走,因为没谱+人多。
晚上上课,已经最美好了!这意味着白天还可以狗急跳墙继续复习看书。
1 天选专业。Save the Commons-这是我自己的翻译,拯救苍生,就谢怜大人才会读的那种。目前看“发展研究”专业完全是选错了但所谓上错花轿嫁对郎,这才是命运吧,对我完全适合。
比如发展中国家的高科技(AI)发展和女性视角。
2 老师水平指导我够了。
最核心就是,这个专业我一无所知,纯粹赶鸭子上架。学到任何东西,都是赚到。后台老师们上传的各种资料,都很有价值。随便看看,了解下,就很棒。
3 如今小孩子的本科教育很差,学习习惯比较糟糕,毫无学术热情,就在琢磨怎么学信网认证下考编。然后看微博热搜,以后教师也许就没编了,非常讥讽。
------------------------
本学期选了四门专业课+1 马来语(还没摸清楚怎么缴费)
周一:发展研究
这个课我很喜欢,因为全是定性研究,老师也是做定性研究的。
定量涉及到统计学,我几乎是零,如果要学,也要重新想办法去学。至于怎么弄,目前还没有想好。
同时,这个老师是索邦的博士,专门做定性,其实更值得去学。
作业:小组Presentaion(WEEK8),话题Moral Economies
期末考试
周二:研究方法论
个人觉得是最难的课程。
尽可能努力去跟,能跟上就可以了。因为这门课程之难,别说是马来英语了,就是给我纯中文也理解不了,那就努力咯。
作业:写出来学术计划
考试TBD
周三:企业家与创新
比较轻松的课,而且是我应该可以学很好的内容。可以趁机把熊彼特的理论搞明白,也很值得。




周五:全球化
非常宏观、内容很多。需要很认真一点点看。目前感觉这门课牵扯的补充资料可以说汗牛充栋。
作业
1 个人写一篇作业
2 小组作业,15DEC
自己找主题和教授在(Week10) 确认
3 Group Presentation (Week14)
根据Spectrum上的内容找个话题
4 Participation Questions or Comments
---------------
主线任务
· 最快速度拿到文凭
· 过语言关
· 能够自己写简单的(英文)学术论文
当然了,能学到真内容,本身就很快乐。
一些计划
· 在小红书分享读过的书,造福后来的同学(要不是有学姐带我,也是慌慌张张的
· 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继续钻研海上丝绸之路(槟城+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