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怎么取景
(转载,来源未知) 取景就是选择恰当的拍摄范围, 使景物合理地安排在一张有限的画面上, 使拍出来的照片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取景实际上也就是构图. 取景(或构图)要注意以下四点: 构图要突出主题。这就是说, 一张照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内容.。 取景不能过于杂乱, 画面要简洁, 主次分明, 而且对主题的位置、方向,在画面上要作合理安排。 一张照片的主题, 一般不能放在正中,可放在井字格两线交叉点上的四个黑点位置上。 注意画面上的平衡性。 照片画面不可一头重、一头轻; 不要一边大、一边小; 一边多、一边少. 应当在人们视觉上相对平衡. 在拍摄天上飞鸟, 地面的羊群, 海面的浪花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使照片给人们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要注意画面的稳定性。我们必须给画面下一个稳定的感觉. 也就是说, 在取景时必须将水平线、地平线等安排在水平位置, 面对于地面垂直的物体, 如建筑物、电线杆等, 应该使它们垂直于照片底边, 否则照片就会不稳定, 这是值得注意的. 在注意表现各种物体稳定性的同时, 也要避免给人以不活泼、沉闷、呆板的感觉. 直拍还是横拍 - 如果你要反映画面的宽度和辽阔感, 或拍摄对象的水平线条多于垂直的线条, 例如水面、田野、街道等, 最好拍横的. 如果要强调高度感, 或拍摄对象的垂直线条多于水平线, 例如: 塔、高大建筑物、高山等那么最好拍直的. 总之, —表现高大, 使用竖的取景, 这样可以使景物向上引伸, 有时我们把镜头仰起, 更能表现高大物的高峻. 表现宽广, 取景时尽可能使用横拍, 这样可使横线条的景物向两方延伸, 更表现它宽广的特点. 取景就是选择恰当的拍摄范围, 使景物合理地安排在一张有限的画面上, 使拍出来的照片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如何使你的照片主题鲜明,主体突出是摄影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摄影是造型艺术,造型就要主题鲜明,要想主题鲜明,有时就要主体突出。即使在风光摄影中,虽然不像纪实或人像那样有一个很指向性的主体,但是仍然有一个相对比较突出的主体或主体群,这样你的摄影才能表达的鲜明生动。造型造型,营造有型的事物,营造就是布局和构图,本文主要从构图、用光、影调、光调、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难免有个人偏见,请批评指正。 一.构图上: 所谓构图,就是对镜头内的景物进行组织安排布局。主要取决于摄影的角度、视点、取景范围等。角度视点主要取决于观看事物时摄影者与景物之间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比如距离多远、高度多高、方向如何等,这是观察事物和摄影的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抢占有力有利的地形。视点角度方向确定了,接下来就是选取镜头取景范围,也就是选取事物的哪一部分,突出事物的哪一方面。这不仅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有时也会因为摄影环境的开阔与否。摄影环境开阔,取景的自由度就高,反之就会低。关于怎样选取视点问题不做详细讨论,重点讨论一下如何在镜头内布局景物,就像如何在画布上作画一样。 我个人认为,不论你选择景物的那个侧面,都要选择这个景物在这个侧面的最有特点的部位进行表现。一个景物或事物,不管在什么方向上都会有一个最为生动形象的特点,把这个事物在这个方向上的特点表现出来就达到了造型的目的。其次,任何事物或者景物都有所谓的前后左右的方向问题,至少在你观察的位置上或者约定俗成的会有一个这样的方向问题。比如人,我们把面部朝向作为正面,就会分为正面、侧面、后面、上面、下面等。细分就会出现作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右后侧等,俯视、仰视、还有前俯、后俯前仰、后仰等。 构图上最基本的构图方法有几何中心构图法和黄金分割点的“井字”构图法。几何中心构图法就是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法主要运用在具有左右、上下几何对称的主体事物当中,例如具有左右上下对称的建筑等构图中,一般左右对称的往往将主体安排在左右的中心点上,上下对称的主体安排在上下的中心点上。“井”字构图也就是根据主体的朝向将主体分别安排在“井”字的四个黄金分割点上。这两种构图是传统的基本的构图方法。由于黄金分割构图比较普遍,有时在拍摄具有对称的主体上也会运用上,比如,一个主体时左右对称有时会将主体或者主体重的主要表现部分即视觉重点(有时又叫视觉趣味点)安排在左右的中心偏上偏下的某个黄金分割点上,上下对称的主体或视觉中心也是如此。 这两种构图是比较传统的具有内敛性质的构图基本方法。除了对称以外,还有平衡构图,就是主体和陪体在画面布局上看上去会感到左右重量的平稳,上下的平衡,给人以四平八稳的感觉。 拿人作为主体进行举例,我个人的做法是,将人放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这个立体的空间是一个圆柱型的空间,在这里我只考虑左右的关系,上下的关系可以参照左右关系进行变通。这个圆柱以画面的中心为中心,以到左右黄金分割点为半径,一个站着的人则假想他在圆柱的边缘上,面部是向着圆柱中心轴的,当他面对你是不同的方向性时,可以考虑是他在圆柱上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正面对你和背对你的时候可以假想成是圆柱将人转动到这个位置,所以构图的时候人会在中心位置,当人是左或者右侧面的时候,人的面部正对画面的中心轴上,这样圆柱就将人转动到最左边或最右边,当人是左右前侧身看着你的时候,就假想是圆柱将人转动到了与你形成的这个位置,人的布局就要多少相中心位置偏移,这样相对就会感觉平稳和平衡。人的正面对着你越大越接近中心轴,最大值就是正对你,正面对着你越小,越偏离中心轴,最大值就是完全侧身对着你,在圆柱的左或者右的边缘上,也就是黄金分割点上。这只是自己的个人构图方法,有时在拍摄过程中有时是不能完全遵照这种原则的,有时会因为主体的动作视线等好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大体上遵循这样的原则。这是单个人作为主体事物的时候,别的方面风景等构图可以参考这种构图方法灵活运用,而且主体或者主要视觉中心不同,构图的方法也会不同,比如我们拍人的全景的时候可以遵循这种原则或方法,如果是近景或者特写,则表现的主体或重点就不再是人而是人的表情或者人的人的眼神,因此这只是个人的一般的方法。当拍摄主体和重点不是单个而是有主体有陪体的时候就要将主体与陪体考虑进去综合布局,这样这个假想的圆柱就不再遵循黄金分割的位置关系,这要靠自己的感觉进行确定和安排。以上主要考虑和说明的是传统构图中最基本的两个构图方法,除了对称、平衡、黄金分割“井”字构图外,还有很多种,诸如:环形、S形、三角形等,除了对称平衡关系外,还有陪衬、对比、呼应等关系等,这些都是传统构图中比较注重考虑的布局和关系。 传统构图主要是这种内敛式的追求画面对称、平衡、平稳的感觉,画面内部的景物之间,景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整个画面看上去是一个完整的自成系统的世界。这样的构图我们称它为传统的保守性构图。与保守性构图相对的就是开放性构图,所谓开放性构图,就是,在构图上打破传统中那种追求对称、平稳、平衡、自成一体、自成系统的构图方法,追求画面内部与外部的交流,画面空间是开放的,就是将欣赏者的个人感受和想象空间考虑进去的一种构图方法。这种构图强调了画面世界与画外世界的相互关系,强调了画面与欣赏者的互动关系,考虑了欣赏者的参与权利和参与意识,这是最近艺术理论人性化的表现。文艺理论中接受美学认为,一部艺术作品是在欣赏者参与以后才算作品的最后完成。欣赏者的欣赏水平、趣味不同,就造成了作品的内涵的不同,因此作者不能将自己的欣赏趣味和价值强加于欣赏者,不能强制欣赏者接受作者所表达的趣味和价值,要求将作品交给欣赏者去解读和重构,因此,开放性构图往往将主体与观众、画面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关系考虑进去进行创作,形式上往往不遵循传统构图的对称、平衡、平稳,追求一种自然的未加主观干预的状态。表达的主题往往指向性不强,主题思想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含蓄性等。 因此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统领其他表现元素的主帅,是灵魂因素,几乎所有的其他表现元素都是与构图发生联系才能表现。所以说,构图是摄影中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因此要想使你的摄影主题鲜明,就必须在构图上下功夫,使摄影主体或重点更加生动突出。一幅摄影作品,如果构图有鲜明的特点,而其他因素相对较弱,也会使你的摄影具有艺术的美感,如果其他艺术因素与构图相得益彰,那么则会使你的摄影作品会锦上添花,登上艺术殿堂的宝座。所以,构图是摄影的关键。 拍照片怎么取景(一) 对摄影构图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美在摄影画面中具体结构的呈现方式的研究。摄影构图就是要研究以表象形式结构在摄影画面上形成美的形式表现。诚然,经典的表现形式结构,是历代艺术家通过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适合于人们共有的视觉审美经验,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形式美的法则,是审美实践的结晶。从总结的形式美表现形式来看是多样的,而每一形式都有真对不同内容的表现方法。然而,表现形式不是绝对的,它只能提供对摄影表现形式的帮助与参考。显然,吸收前人的经验对摄影的形式表现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形式美表现形式在摄影中也称摄影构图。下面对部分表现形式进行探讨,有利于对形式美的理解及对摄影构图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一、形式美的构图形式 (1)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有的也称井字构图,前面以讲过,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一种形式。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在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主体位置。实际上这几个点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当然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左面比右强。要注意的是视觉平衡问题。 (2)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就是把画面分成四分,也就是通过画面中心画横竖两条线,中心交叉点是按放主体位置的,此种构图,使画面增加安全感、和平感和庄重及神秘感,也存在着呆板等不利因素。但适宜表现对称式构图,如表现古建筑题材,可产生中心透视效果。如神秘感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十字架、教堂等摄影中。所以说不同的题材选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3)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中所表达的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态势,此构图是视觉感应方式,如有形态形成的也有阴影形成的三角形态,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线形结构,这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三角形斜边中心位置上,以图有所突破。但只有在全景时使用,效果最好。三角形构图,产生稳定感,倒置则不稳定。可用于不同景别如近景人物、特写等摄影。 (4)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三分,每一分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反相选择。这种画面构图,表现鲜明,构图简练。可用于近景等不同景别。 (5)A字形构图 A字形构图是指在画面中,以A字形的形式来安排画面的结构。A字形构图具有极强的稳定感,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和强劲的视觉引导力。可表现高大自然物体及自身所存在的这种形态,如果把表现对象放在A字顶端汇合处,此时是强制式的视觉引导,不想注意这个点都不行。在A字形构图中不同倾斜角度的变化,可产生画面不同的动感效果,而且形式新颖、主体指向鲜明。但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需要经验积累。 (6)S字形构图 S字形构图,在画面中优美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首先体现在曲线的美感。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可用于通用于各种幅面的画面,这就根据题材的对象来选择。表现题材,远景府拍效果最佳,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S字形构图一般的情况下,都是从画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 (7)V字形构图 V字形构图是最富有变化的一种构图方法,其主要变化是在方向上的安排或倒放,横放,但不管怎么放其交合点必须是向心的。V字形的双用,能使单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单用时画面不稳定的因素极大,双用时不但具有了向心力,而稳定感得到了满足。正V形构图一般用在前景中,作为前景的框式结构来突出主体。 (8)C形构图 C形构图具有曲线美的特点又能产生变异的视觉焦点,画面简捷明了。然而在安排主体对象时,必须安排在C形的缺口处,使人的视觉随着弧线推移到主体对象。C形构图可在方向上任意调整,一般的情况下,多在工业题材、建筑题材上使用。 (9)O形构图 O形构图也就是圆形构图,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外圆是自然形态的实体结构,内圆是空心结构如管道、钢管等,外圆是在(一般都是比较大的、组的)实心圆物体形态上的构图,主要是利用主体安排在圆形中的变异效果来体现表现形式的。内圆构图,产生的视觉透视效果是震撼的,视点安排可在画面的正中心形成的构图结构,也可偏离在中心的方位,如左右上角,产生动感,下方产生的动感小但稳定感增强了。 如果摄取内圆叠加形式的组合,可产生多圆连环的光影透视效果,是激动人心的。如再配合规律曲线,所产生的效果就更强烈,如炮管内的来复线,即优美又配合了视觉指向。 (10)W形构图 W形构图,具有极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人物的近景拍摄。其在背景及前景的处理中,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运用此种构图,要寻求细小的变化及视觉的感应。 (11)口形构图 口形构图也称框式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其它框架等作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的视觉经验,使人感觉到透过门和窗,来观看影像。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二、 形式美线性构图结构 线性构图在摄影中是经常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线”是客观存在的视觉现象,又是构图的基本视觉要素,它在构图中可以分割画面,制造面积,产生节奏,表达多种象征性种功能。 线的性格表现为:粗线强劲,细线纤弱;曲线柔情,直线刚直;浓线重,淡线轻;实线静,虚线动。 如:垂直的线条,它象征的是坚强、庄严、有力;横线象征着宁静、宽广、博大;斜线象征着动态和不安定的感觉,也可以。由于的缘故,通向远方,斜线在这里就体现处了一种纵深效果。曲线则象征着柔、浪漫、优雅,会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觉。 (1)黄金分割 前面已对将黄金分割进行了论述,在这里主要是线形结构的应用,增强黄金分割在线形中的感知意识。 在新闻摄影中经常遇到自然或人工产生的线形影像,如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线形影像,大到地平线、河流、山川等,小到树木、叶片、花朵,动物、昆虫等形体结构,特别是人体结构关系。在人工环境中,也是随处可见的了,如建筑的门窗及外形边框、电线、水渠、柜橱、书桌;常接触的书本、报纸、杂志等;因此,新闻摄影应用黄金分比在线形构图中,是体现美感的有效方法。 (2)对角线构图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构图表现方法,在角线构图在画面中,线所形成的对角关系,使画面产生了极强的动式,表现出纵深的效果。其透视也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在摄影画面构图中,除明显的斜线外,还有人视觉感应的斜线,表现在形态的形状、影调、光线等产生视觉抽象线。因此对线性的把握是摄影构图运用线的关键。 (1)横线构图 利用横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宁静、宽广、博大等象征意义,但单一横线容易割裂画面。实际上在摄影中会经常出现横线,如地平线等。因此在摄影构图中忌讳横线从中心串过,一般的情况下,可上移或下移躲开中心位置或摄影中所说的“破一破”就是在横线某一点上安排一个形态,使横线断开一段。此单一横线的掌握难度要大一些,而多条横线线的组合,在摄影中的掌握要容易一些,而且非常有趣。如在多条横线充满画面时,可在部分线的某一段上安排主体位置,使某些横线产生断线的变异。这种方法主体突出明显,富有装饰效果。 (4)竖线构图 竖线构图要比横线构图富有变化,单一线时也存在和横线一样不足的地方。但多线时变化相对的要多一些。如对称排列透视,多排透视等都能产生有时想象不到的效果。 竖线,它象征的是坚强、庄严、有力;其摄影面对的自然竖线要多于横线。如树木、电杆、柱子等等。竖线所产生的变异效果非常醒目。 (5)曲线构图 曲线构图所包含的曲线为,规则形曲线和不规则曲线。曲线则象征着柔、浪漫、优雅,会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觉。在摄影中曲线的应用时广泛的。如人体摄影,就是呈现人体的曲线美。表现形态的纹理都能产生优美的画面。构图运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曲线的总体轴线的方向。其表现方法是多样的,可以运用对角式、S式、横式、竖式等。另外曲线和其它线综合运用更能产生突出的效果,但把握的难度要大一些。 (6)不规则线的构图 不规则线的构图是很麻烦的事,掌握不好的话,很容易弄乱画面。不规则线其本身存在着多样的属性。如杂乱的、抽象的、理性的、神秘的等等,单一不规则线段也存在着视觉指引性,如果运用得当会产生奇特画面效果。如果将杂乱的不规则的线充满整个画面,这时再把简捷的主体形态安排在画面适当的位置上,可出现强烈的对比效果,同时会呈现出抽象的、神秘的画面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