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树先生》影评
东北荒凉贫瘠的土地上永远长出文学的玫瑰。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起舞》等等作品深深扎根于东北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从而让人有一种错觉。虽然他们是在寒冬之中,但是寒冬之中一直有着和煦的暖阳,充满着温情。
但是在看过大鹏的《吉祥》之后,大鹏以一种纪录片的形式将当时生活在东北的一大家子人遇到的生活难题给描述出来了,虽然那样的家庭问题是常见的,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地域环境中。但是东北天然的属性似乎增加了不少的感伤。大雪,烟的上升,王吉祥的踱步,这三者恰恰好的在东北这片土地上融合起来。
而今天的我想要讲述的这部电影就是被称为王宝强演技巅峰之作的《Hello,树先生》,而这部电影发生的环境同样在东北。大雪将人情感的表达变得更加的含蓄,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
1.电影细节的评价:
“我总幻想见我爸,披着黑大衣到处找我哥,我哥86年被派出所当成流氓抓起来,我爸把他吊在树上打,勒死了”树在对着镜子说出这样的话时,他爸和他哥的黑白遗像就在旁边放着。而这样两张的照片尺寸大小的冲突也为后来树在幻想里对待他爸和他哥的感情截然不同。
他爸的尺寸虽然很大,而他哥的尺寸就像是买一送一的赠品,一张小小的照片就放在角落。而这里的我哥被当成流氓抓起来,其实在树的心中他哥其实不算是流氓,这样的观点也为后来树幻想见他哥时的样子埋下了一个伏笔。例如,在后来树幻想到他哥的时候,他哥是搂着一个女孩的,并且他们的举止很亲密,我认为,其实树是羡慕他哥哥的,因为他哥表现感情的方式是直接的、热情的,在幻想中他哥可以肆意地搂着姑娘亲嘴或者跳舞。而树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直接的情感表达的,他在生病时紧紧握着苹苹的手都会被排斥,更不用说他被高朋调侃又看上别家的姑娘了,这是情感的压抑。而且我认为这样情感的压抑与他爸是脱不了干系的,从他爸对于他哥的态度来看。不难推测出树的家庭生活是压抑的,他爸对于树应该也是类似的棍棒教育,这导致了树的内心其实是压抑的,无法正确地抒发情绪,从而导致他通常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报复。
“每次看到小庄,我总能想起我哥,我哥走的时候才20岁,可我总看不清他的脸”哥对于树来说是一种类似于太阳一样的存在,似乎是太阳一样的存在所以树在回想起他哥的时候会想不起、看不清他的脸。
而小庄作为最像树他哥的存在的人物,似乎是在全片中唯一对他好的人,他没有嘲笑树,而是邀请他去喝酒。邀请他喝酒的过程中也没有像其他的人一样去嘲笑他,而是一种平等的态度。这似乎是树为什么认为小庄像他哥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给予树的感觉是一样的,都像是冰块里的火种一样的温暖以及稍瞬即逝,这也为后来小庄在矿难中受伤埋下了伏笔。
树与小梅的相遇是一种巧合,仿佛是一种冥冥中的巧合。因为小梅是一个哑巴,她无法输出一定的语言,这就代表着她的身体上的地位会矮其他“正常人”一头。而树其实也是一个“哑巴”,他虽然没有语言系统的缺少,但是他的社会地位矮其他人一头的。

“树哥”这是其他人对于树最为常用的称呼,但是即使是一个哥,也没有多少人去尊重他,他们总是像遛狗一样把树拿出来遛遛再收回去,他在街上一直闲逛的状态其实也说明了,树其实是一个社会生态中的边缘人物,他看似在舞台中央屡次出现,其实他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例如在高朋结婚的时候,树的发言,其实他的发言是无足轻重的,即使没有他的发言难道婚礼就不会继续进行吗?又比如在接送小梅的时候,他执意坐上三愣的面包车,难道没有他的存在,小梅就不会被送到吗?不是的,树的形象其实就是边缘人物。所以才会安排这样两个都有一定缺憾的人相遇。但是小梅在开始的时候似乎也是看不上树的,她不愿意和树单独的接触,也不愿意和树去吃饭。而在相亲结束后,高朋妈对于树的话更是揭示了树的地位,“小梅要是没有毛病,她能看上你啊”这句话是在树的客套话后马上接上去的话,就像是一阵风马上把树的“做作”给撕烂。更加凸显了树的地位貌似连一个残疾人都比不上,小梅看上树不是主观的,而是一种被动的委屈。
而在与儿时伙伴陈艺馨相逢的时候,是整个故事叙述中的冲突和矛盾点最明显的时候。在婚礼开始前,树和陈艺馨在车子里谈话,树反复强调想要和陈艺馨唠唠嗑、叙叙旧,当陈艺馨问树有什么事情时,平时总是把很忙、去做点事的树,这时候却没有说到底有什么忙的事情。他对于不同的主体所输出的语言是不同,而且可以这样子认为陈艺馨是外出归来的,而树其实对于外在世界是有一定的探索欲望的,所以他想要和陈艺馨交流,但是交流什么呢?就只是单纯的几句,我想要和你聊聊天吗。而且在这时,陈艺馨的态度和种种表现会让观众认为陈艺馨仿佛真的是一个和小庄类似的人物,包括在后来陈艺馨在酒席中照顾树等等让人会有一种错觉。
树自身脆弱的自尊在婚礼上展示地淋漓尽致,树原本是和陈艺馨处在一个酒桌上,但是树为了展示自己的一定地位去给其他人敬酒,这时候与树有一定“冲突”的二猪便开始刁难树。也许是醉酒之后开始冲破平时息事宁人的态度,树在酒桌上直言不讳地说二猪的厂子占他家的地,是由于有一个做村长的姐夫。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讽刺和嘲笑,仿佛在说二猪本身是没有本事的,只敢凭借着自己的姐夫去狐假虎威。而在平时嘲笑树的二猪突然被一个自己平时看不上的人给嘲笑,便怒气冲冲地想要讨教一个说法,从开始的道歉逐渐变到让树下跪,而树虽然醉酒但是潜在的卑微的自尊支撑他没有在大庭广众下下跪,而是走到房间里面去给二猪下跪。在这时我感受到了树原本就脆弱的自尊彻底崩碎。

在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树其实是一种麻痹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去四处逢源假装别人需要自己的样子,因为对于一个正常的男性而言,一直被人瞧不起以及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对于男性自尊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们就像路边的野狗一样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只能在路上闲逛。所以我开始认为树其实本人是有种沉湎于虚假的需要而无法自拔的状态,但是在树醉酒后吐露的真言中,树说到“活着没意思”,我才真正地认识到树其实也是一个男人,也是需要得到别人真正的认可的男人。
所以在后来树配了一副新眼镜走出村子去投靠远在长春的陈艺馨,虽然在b站著名up主木鱼的解说中他认为这段其实是幻想,我认同他的观点并且更想把他看作是树在尝试着突破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到长春之后,我才发现其实陈艺馨和村子里其他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其实他对于树的感情也没有在婚礼时候看上去的那么好,陈艺馨让树去扫地拖地以及帮忙当做一个类似僚机的角色。那么树在这里得到他真正意义上的需要了吗,我认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的,因为树的工作是拖地,但是在树之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角色,所以我认为在这一刻树一定程度上被需要了,所以他向小梅发信息去聊天邀请她出来吃饭等等,虽然从树拿出手机以及和小梅聊天的场景是极其突兀的,因为小梅在刚开始是排斥树的,又怎么会突然地和树扯上关系呢。在一定的撕裂改变中树被需要了。
当然之后的故事进程快到让人无法想象,和小梅见面之后,小梅和树的一段对话我认为更加有讽刺的意味“让别人决定你的命运,不可悲吗”小梅写到,“那就把你的命运交给我吧”一句看似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却让他们之间的进程由普通的双方直接升华为要许定终身的彼此,而这样的话就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本身的进程。
也就是是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树发现了真正的自我。结婚的时候,树想要让开车的弟弟借一辆皇冠来撑撑面子,但是弟弟认为他不配所以就没有借过来,这里借皇冠车是树认为弟弟可以办成的一件事,但是弟弟没有办成,而没有办成的原因是因为弟弟认为树不配拥有这个。而在两次婚礼中树其实都是自尊破碎的一方,原先的二猪逼迫树下跪的第一次的自尊收到伤害,但是我认为在第二次的给树带来的伤害是更加剧烈的,因为是亲弟弟的缘故,所以树会认为弟弟会借车成功,但是弟弟没有这样做反而甚至认为借车给树,树都已经需要感恩戴德了,两个兄弟之间的反差让树的内心彻底崩塌。所以在和弟弟打架之后,树梦到了哥哥,这是一种情感意义上的逃避和躲闪。

在梦到哥哥之后,树和梦境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得更近,甚至来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因为这样,树在梦境苏醒之后开始变得默然,甚至连去接亲都是被别人夹着走的,在接亲的时候他也遇到了哥哥,原本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的树,突然有了方向,他开始抱着小梅走到了车上,但是在结婚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他的父亲,这时候我认为树的内心其实是有一种恐惧的状态,因为他的父亲他失去了他的哥哥,也拥有一个惨淡的童年。这时候他的父亲出现在婚礼上,是否暗示着这场婚姻的最后结局是惨淡的呢。在洞房的时候果然是这样的,原先树对于小梅是有一种渴望的但是晚上洞房的时候这样的渴望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小梅的渴望。原本是一场神圣的身体交融,全神贯注的过程,但是树走神了,树又想到了他的哥哥,但是这时出现的哥哥不是原先那样一个温暖的形象,而是被他爸勒死的时候的样子。这时候的树又开始恐慌了,因为这样他想要掐住小梅的脖子想要让她停下来,但是小梅没有停下来,反而愈演愈烈。这场不愉快的性爱体验是否是树接下来仍然在街上闲逛的一大原因呢。
而之后他听到救护车的声音边推测矿上出事了,而小庄本身就是矿上的。所以小庄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树认为小庄出事了,便匆匆赶往医院。虽然没有真切地看到到底是谁出了事故,但是由后来树想象中的小庄从救护车上下来似乎已经暗示了结局小庄出事了。并且在这里可以看出小庄和他哥对于树来说他们的身份和作用是相似的。因为在树的几次幻想中只有小庄和他哥是笑着对待他的,而他爸确实一种极为严肃、冷峻的表情去审视。
通过这样的一次偶然事件,树也找到了一种类似于恶趣味的惩罚其他人的形式。树在这次之后便去矿井上说21号要停水了,并且说二猪的身上有脏东西跟着。刚刚开始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二猪和其他人是一种嘲笑的态度,但是等到真正在那天停水之后,他们开始恐慌了认为树其实有两把刷子,认为树说的是对的。而在这其中也有一对极为强烈的冲突就是村子里的其他人认为树说的对,以后都要来找树去算命。这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但是在这时小梅却因为停水离开了树,在这时由于树被需要的感觉加强之后所以树对于小梅的离开开始没有表现出其他的感情,会让人有种错觉就是树对于小梅其实是不在乎的,但是其实不然,树在晚上和幻想中的哥哥对话时,哥哥说到让树去找小梅,不然小梅会伤心的。树却说没事,到时候会去住新房子,把小梅也接过去。这时候其实载体发生了一定改变,美好由原先的村子变到了新房子。
因为树对于停水时间的预算准确,这就加深了二猪的恐慌。二猪赶紧来找树,祈求树能帮助他躲过一劫。这时候喜剧效果发生了,树假装成何仙姑,让二猪跪下来得到原谅。这其实在我看来是一种报复的心理,既然其他人都认为树有这个能力去算命,那树就假装有这个能力去算命,让二猪跪下其实也是报了二猪当时让自己跪下的仇。而我为什么会认为其实树没有这个能力,是因为树对于停水或者矿难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他并不是平白无故地得出这个结论的,例如停水是由于新楼盘的开设以及当时过度地采矿。运用当今的知识来看,这些其实都是一些生活的小常识,因为过度开采矿石导致地下水的污染和缺失,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停水现象的出现,而为什么正好是那一天,我想是因为树提前了解到了新楼盘开始的时间,所以才会说当时会停水。并且他每次降生的神灵各不相同,例如矿难是老君、说停水就变成了玉帝,再到后来就变成了何仙姑。每次角色的转变跨度之大,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一种有意为之的恶作剧。
当然这样的荒诞效果在矿业老板秘书来的时候达到了高潮,他询问树开业的时间,树说的是13月28日18时,这样的日子其实根本不可能存在。但是当时的秘书却说好“好,就那天,到时候请树先生来给我们剪彩”剪彩的时候,其实树的内心已经揭露无疑了,他达到了一种清醒梦的状态,明明身在底下观看,但是镜头一转又变成了台上和老总谈笑风生说着一些不切实际却得到领导认同的话。这样的一种割裂其实更能表现出树内心的渴望。
而最后红光一闪,树和其他人一样在红天中走着,其实不难看出所有人几乎都是一种姿势或者说一种形态在前进。我在看到这个画面的时 候其实心里一种难以明说的冲突感,因为通篇的电影其实都是一种割裂,树和其他人的割裂,幻想和现实的割裂。但是最后所有人又都在旷野上奔跑、行走,实在韵味无穷。

当然导演并没有让这样几乎相同的人一直走下去,之后树是一个人走的。在他的清醒梦中树牵着小梅,而小梅怀着孩子。他们走向的是新城,即使在现实中,三愣的视角里树仍然是一个人在走着,但是不妨碍他走的方向是前方。
2.电影中人名的趣味
电影中出现的人名其实不算特别多,但是各自其实都是有各自的特点。除了村长这样的职位符号,其他的人名其实大多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
例如二猪的名字,其实日常生活中二猪这样的名字似乎听起来是一个较为憨厚的人的绰号,但是实际上二猪的名字和他的人是不大相符的,因为二猪其实仗着村长的权势为非作歹。
又例如三愣的名字,这个名字其实听上去就是一个老实人的名字,但是三愣其实并不老实,相反的是三愣是极为精明的。他看似每次都给树坐车,但是他所服务的对象其实都是当地比较有地位的人,高朋、二猪等人。
所以他们两个的名字其实都是与本人的性格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并不能真正的代表着他们本人的真实属性。
而树就不同了,树这个词本身给人的形象就是木讷的。因为树不会说话的缘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人们常常会忽略掉树,例如“诶,这里怎么多了一棵树”这样的话其实是会经常发生的。而树木本身木讷的样子又和树先生恰恰是吻合的。并且树是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物种,这里的一成不变指的是空间上的一成不变。树先生在最后的雪上走的时候,新城在他身边划过,但是他没有径直地向着新城走去,而是向前。并且在其他人都搬迁的时候,只有树还留在村子里,这些都体现出了人的特点。而且我认为树其实也是树先生的一个寄托物,不管这个寄托物是好是坏,其实都寄托着树先生的某种情感。因为哥哥是在树上被勒死的,所以再次见到哥哥时,树先生是在树上的,而这时哥哥的脖子上也有很明显的勒痕。这种位置的错乱调换其实也表达出了树先生对于哥哥的感情是难以预料的深厚。
并且电影中的人名其实也在侧面反映出了他们的环境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除了陈艺馨这样带有城市气息并且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居住在农村且具有浓重的乡土味。
而陈艺馨的名字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因为陈艺馨这个名字其实颇具女孩子的特色。而百度对于艺馨这两个字也有这样的解释“艺字被较多人认为是,秀气,典雅之意,五行为木,本意为种植。在起名中多引申为聪明,高尚,多才,杰出,艺术,准则,严于律己,才艺卓绝等含义,父母希望女孩可多才多艺,学艺精湛,出类拔萃,以身作则。与“艺馨”馨字指美好,文雅,与艺字搭配,寓指温文尔雅,品德高尚,声名远洋。”但是这个名字和人物之间其实具有着很强的不搭配感,艺馨其实是象征着一种德行美好,那么作为一个已婚的男性,德行美好的前提我认为不出轨就是其中一个,但是电影中讽刺的是,陈艺馨是一个出轨成性的男人,所以不免让人啼笑皆非。
3.观影感受
其实《Hello!树先生》这部片子是一部一直躺在待看电影名录的一部片子,而这次的观看也是因为一个契机,目前很喜欢的up主阿弥对于贾樟柯是推崇的,这就不免得让我想去看看他的片子,而没注意到他的导演其实是韩杰,贾樟柯只是他其中的一个制片人。
但是就是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使我真正看到了一部佳作,我认为韩杰导演在这其中的对于人物重点是树的刻画,是极为生动的。据说树在韩杰的老家是有这样一个原型的,他会逢人和他说“韩杰,是我找人在北京罩着的”这样的话其实和树先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其中的清醒梦和抽屉原理,其实我在我的细节分析中没有过多的提及,这就是up主木鱼所解释的那样,双重对立的梦幻和现实。
看完这个片子其实有很强的冲突和割裂感,无法真切地体会到树先生到底是怎么样度过这岁月的,我们又是否像是片中的二猪、高朋等人对于树是嘲弄的、可笑的……
真正的电影需要自己更加切实地去感受和体验。而我们其实也是生活电影的一部分,我们是树还是二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