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个人主义
(提示:有没有“个人主义”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有没有已定的解释,完全没调研。本文中“个人主义”纯粹是自己瞎编的一个主义。)
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巨大好处之一。个人主义一定程度意味着多元化,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可能被支持。以前任何的时代,可能都在面临主流的巨大阴影。现代世界可以进行毫无保留的创意和创作,个体的私人化的创作也会被吸纳接受。
可是尾随个人主义的是一种个体竞争状态。既然个人的成长、成就被视为社会最为认同的价值。每个人都被要求全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证明自己,得到社会认同,最终自我实现。竞争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前进动力。可是竞争有胜负,失败了的人如何生存呢?360行行行出状元,这个多元的世界干啥都行,但是360行行行都不行也很正常啊。按照最基本的统计学道理,总有一半的人Below Average。这部分"普通"人,如何接纳自我,成了最大的命题。而且这个普通已经不是Below Average 的问题,社会把 “终极的优秀个人” 列为表彰对象,给那些接近金字塔尖的人带来的压力才是最大的。越来越多的精英无法接纳自我,因为没有达到他所设想的巅峰。存在主义能否救赎个体呢?也许吧。如何应对当下普罗大众的意义缺失。当然是没答案。我觉得答案也许就是要认清人类这1万年历史以来,无论外在的制度如何变化,到底人们在什么时候感到幸福,在什么时候感到痛苦。或者回归到幼儿状态,到底什么让一个尚未建立社会规则秩序的“人”感到幸福。我觉得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诉求。吃,喝,身体的自由移动,创造,沟通,拥抱,对亲密的渴求,对他人的依恋。人类想要避免的,饥饿,身体的不自由,病痛,无聊,孤独,分离。也许我们也只能在当下的框架内,尽全力地真实地回应自己最真实的需求,避免被一些奇怪的外在的要求带偏了轨道,最后发现努力追求的并非自己所要。自己所要的,到头来已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