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的动力学
一、福柯-德勒兹视阈下的WEB3.0
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其学术生涯中,致力于研究权力理论。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描绘了国家权力如何从通过肉刑行使规训到采用医院、学校等温和的机构进行规训的过程。在对这一权力的知识考古学考察中,涉及到了主体的自由问题。既然国家权力可以通过不断进步且温和的手段行使规训权力,那么主体还是否是自由的?福柯认为,“唯有主体是自由的,权力关系才可能存在。” 有学者指出,福柯语境下,权力是生产性的、积极性的,权力意味着改造的可能性,而这一可能性敞开的便是自由的空间。 同为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s Deleuze)在其与精神分析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Felix Guattari)合著的《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千高原》中,详细论述了其“游牧学”思想。德勒兹的“游牧”概念,来源于分析古代帝国权力装置时时剖离出的战争装置,其认为这一装置原本不属于帝国,而是属于所谓的“游牧空间”。游牧空间相对于帝国而言,则采取了一种“非编码”、“匀质”的姿态,对帝国进行“解域”(deterritorialization),使帝国中被符号化了的,编码化了的以便管理的元素重新回归到匿名状态之中。 游牧空间是一种不可被还原为国家形式的东西,与“法律”迥然有别。 “游牧民族发明了战争机器,它占据着或充满着游牧空间,对抗者城市和国家,试图废除它们。” 然而,帝国面对游牧空间,仍然可以行使其权能来将其捕获,“有魔法的帝王将那些不属于他自己的战士投入战争之中,他通过捕获来让这些战士为他服务”。 德勒兹分析了三种捕获装置——地租、利润和税收,这些装置共同构成了国家之成立和持存的理由,通过这种强迫或暴力的汲取,帝国得以对抗游牧空间。 德勒兹的文本中虽大量充斥着隐喻与晦涩难懂的术语,但其对游牧与捕获概念的分析,并不仅仅适用于原始社会向早期国家转移等有限的情景,而更是一种关于权力及其反权力的一般理论。目前,国内有新闻传播学者采用上述框架对我国80年代兴起的新闻专业主义运动展开分析,其认为新闻专业主义虽部分地被所谓“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所捕获,但其仍会寻找一个出口和逃逸线(escape line),拒绝被完全捕获。
福柯-德勒兹的这一理论视角完全可以用于分析区块链与WEB3.0的发展历程。2008年,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思想的第一种应用形态出现,因其去中心化的记账方式和总量有限的货币供给,与现代国家中央银行单独掌握货币供给权力形成鲜明对比。在法定货币体制下,央行总是具有超发货币的激励。卢卡斯认为,只有未预期到的政策冲击才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实际影响。因此,政府如果依靠实施一定的通胀率来刺激经济,这一通胀率必定会愈来愈高。而对西欧中世纪以来的价格史考察表明,通货膨胀虽然会带来普遍的名义工资上涨,但低收入人群实际工资往往会出现下降。 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国家和货币体系的不信任,比特币诞生了。一旦比特币被作为普遍使用的货币或者记账单位所接受,根据区块链的特性,没有主体能够恶意增发比特币的流通总量。而大约两千一百万个比特币总量的限制,也意味着比特币系统是一个通缩模型,其购买力只会上升。 自2008年比特币诞生以来,比特币从一文不名上涨到接近七万美元,目前稳定在25000-30000美元之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金融保值的作用。其次,同样因为比特币的区块链底层逻辑,其与法币的交换几乎可以绕开监管机构进行,监管机构也无法查封任何个体的比特币钱包,因为钱包的密钥由12个英文单词组成,参与者可记诵在脑内,根据密码学理论,要破解这样的密钥几乎是不可能的;监管机构也无法在中心账本上直接删除此参与者的账目信息来达到剥夺其非法财产的目的,因为比特币是记录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的,全世界每一个链接于比特币网络的电脑都会认可原先的账户。基于上述理由,比特币成为反抗国家经济金融权力的自由主义之盾,也正是因为比特币完全处在国家管辖之外,大量黑市交易、洗钱、非法资产转移获得了非常便利的手段,其极端自由主义的底色也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 也正因为比特币具有如此的“使用价值”,如果没有出现一种比特币的强力竞争货币,其相对于法币的交换比不可能跌落到零,而且会随着全球金融不稳定性情况和个体转移财产的需要增大,比特币的价格甚至会进一步稳定上涨。 从福柯-德勒兹主义的角度来审视,快速发展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一开始便以绝对自由的状态出现在国家金融治理的场域中,其扮演了一种游牧民的地位,形成了德勒兹所言的游牧空间,国家金融治理的权力便是游牧民所威胁的帝国。其次,目前的Web3.0浪潮也提出了通过区块链建设元宇宙的思想,这对传统Web2.0下的数字平台巨头产生了冲击。国家权力和平台资本正是基于上述考量,开始了将规训的权力施加在区块链上的过程。 故而,WEB3.0的游牧学,起初是指向国家金融管理权力和旧平台资本这两类“帝国”权力的。
国家对WEB3.0进行捕获,主要有如下手段:宣布加密货币不受法律保护,限制银行对加密货币的金融往来;去除掉WEB3.0中过于自由化,以至于无法被监管的部分——即公链区块链,采用联盟链、私链等作为底层架构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采用受政府控制的公链加密货币来作为比特币的替代品。对于第一个手段,目前,全世界仅有萨尔瓦多一国将加密货币作为法定货币使用。我国早在2013年就开始部署对比特币的管制,《关于防范比特币金融风险的通知》明确规定比特币不具有法币地位,不应参与流通,金融机构不得以此为结算工具。2017年又发出《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禁止了使用代币进行融资。2021年进一步收紧监管,将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交易和“挖矿”列入非法,彻底禁止了加密货币在境内的活动。 虽然加密货币被我国所禁止,但是其中区块链技术必须在新一轮互联网大潮中得到合理的利用,xxx在2019年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如杭州市某区政务区块链数据中心平台、广州黄浦区“党建+区块链”、临安山核桃农证贷、山西省公安厅公检法司联盟链等。 这些公共管理区块链应用,均以联盟链的形式出现,整个链上的账本均存储在每一个参与方的服务器中,但参与方的总数有限。如易保全区块链证据保全平台,其数据将会同步到众多司法机关的服务器上,以增加安全性。 在管制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进入公共管理之外,发行有政府影响力的加密货币同样是“帝国”试图捕获WEB3.0的游牧空间的手段。2018年,美国纽约金融服务部(NYDS)批准发行了受其监管的两类稳定币Gemini Dollar(GUSD)和Paxos Standard(USDP),运行这两大稳定币的公司的账目均受到NYDS审计。美国此举,是试图在保留加密货币市场的同时,对稳定币这一加密币市场的风险缓冲器进行监管,以此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学者认为,此举是美国为了构建数字时代下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一步。如果稳定币受到政府监管,以政府的信用背书,这一稳定币就正如二战之后的美金一般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进一步来说,提前布局稳定币市场,有利于美国在未来使用数字化的金融和货币手段对全世界进行价值汲取。 原本诞生于自由的加密货币,最终荒诞地走向了其自身的对立面。
资本对WEB3.0游牧空间的捕获与国家权力相似。一方面,其顺应国家的需求,通过设计区块链公共管理程序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其亦存在自主性,通过建设其自己的区块链底层公链架构、中层联盟链、甚至直接向市场开放联盟链服务以获取收入。浙江数秦科技公司通过成立非盈利simplechain基金会,建立了供用户免费使用的simplechain公链和联盟链,公司也基于其开发的simplechain公链,搭建了许多商用的区块链联盟链平台,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其旗下的保全网。在保全网中,用户可以花费一定的金额对自己想要保全的证据进行上传,进行每条1元的价格支付后,证据会被分布式地存储到广州互联网法院与杭州互联网法院。 WEB2.0时代数字平台巨头百度同样也发布了其开源的公链——XuperChain,其他公司的程序员可以使用XuperChain重新开始搭建本公司需要的联盟链,这并不需要向百度支付费用;也可以直接使用百度已经开发较为完善的工作台快速部署区块链,省去了公司使用开源代码重新搭建的负担,但需要向百度支付每年30万元以上的租金;也可以委托百度开发相应的区块链联盟链,如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等十数家单位联合的“天平链”; 一般的个人用户还可以使用功能有限的XuperChain,可以以每个智能合约大约1元的价格将其部署在公链上。无论是区块链大潮下的新生互联网企业,还是WEB2.0时代的数字平台巨头,都希望通过开发自己的区块链底层公链来控制WEB3.0时代的软件基础设施,这些区块链公链架构,虽然在技术层面上属于WEB3.0时代,但从WEB2.0的政治经济学来看,其仍然属于数字平台, 只不过这类数字平台竞争性大大强于WEB2.0时代的社交平台,资本无法对链上的数据进行利用,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然而,无论是国家权力还是WEB2.0下平台资本的权力,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WEB3.0游牧空间并未完全被捕获。按照福柯的观点,国家与资本尝试规训原始状态下的区块链技术,这并不贬损了区块链本身的自由,反而显示出区块链进一步改造和发展的方向。一方面,原始状态下的区块链——加密货币——并未因各国的大力管制而失去生命力,大浪淘沙后,主要币种币值逐渐稳定下来,以太坊的公链生态也在一直向良性方向发展。虽然我国禁止了在境内进行加密货币的交易,但在香港留下了一个自由交易、不受管制的窗口,这有助于保持香港作为金融自由港的长期自由与繁荣,凸显“一国两制”的特点。另一方面,非原始状态下的区块链,也即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联盟链、私链等区块链变体,在国家权力的鼓励与互联网资本敏锐的嗅觉下迅速发展起来,为经济运行和公共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区块链技术从一项不可控的技术,转化为了良性的技术。由此不难看出,去中心化与无政府主义极客群体、国家和互联网资本三者,有如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在长期博弈中,共同推动着WEB3.0的进一步发展。
© 本文版权归 จิตรภูมิศักดิ์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จิตรภูมิศัก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1人喜欢)
- 2024读书汇总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