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现存名胜大全》
A:成华区
1:昭觉寺
✡✡
该寺就在成都动物园中,进动物园后有侧门进寺,该寺结构完整,规模宏大,但没有古建。
2: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位于北三环外,始建于1987年,现有大熊猫141只,但内部道路设计不合理。

B:锦江区
3:大慈寺
✡✡✡
该寺就在太古里内,四川省第七批文保单位。广东会馆(又称南华宫)、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亦在太古里商圈内。

4:水井街酒坊遗址
✡✡
98年全兴酒厂改建厂房时,发现的古代酿酒作坊,99年进行发掘,01年成为第五批国保单位。
5:恩光堂
✡✡
俗称四圣祠礼拜堂,四川神学院所在地。1894年建,成都最主要基督教堂。附近有福音医院建筑群。
6:西川邮政管理局就职
✡✡
1937年修成,打破中国旧有邮局布局,木材选楠木、红松,用汉口红瓦,成都最早抽水马桶。96年险被拆除。

C:武侯区
7:武侯祠
✡✡✡✡✡
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其中惠陵(刘备陵寝)、汉昭烈庙建于223年。武侯祠于南北朝时迁入,明初时合并。明末张献忠拆毁。1672年重新。1997年,原提督街三义庙迁入武侯祠。武侯祠隔壁为川军将领刘湘陵园(省保)。

8:锦里
✡✡✡✡
武侯祠旁,仿古街区。
9:望江楼古建筑群
✡✡✡✡
位于望江公园内,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768-831)的园林建筑,其中崇丽阁为清代所建,06年列入国六。
10:川大华西校区建筑群
✡✡✡✡
位于校园东区,是华西协和大学(1910-1953)早期建筑,现存钟楼(26年完工)、怀德堂(19年完工,现办公楼)、懋德堂(26年完工,现展览馆)、嘉德堂(24年完工,现一教学楼)、万德堂(20年完工,现六教学楼)、懿德堂(41年完工,现二教学楼)、育德堂(28年完工,现五教学楼)、合德堂(20年完工,现四教学楼)。内有成汉(304-347,)时期墓葬一座,墓主人未知。

D:青羊区
古代成都城池五分之三属于今天青羊区。唐代、明代的蜀王府(又称皇城,清代改为贡院),其核心位置为四川科技馆。60年代末拆除。清代八旗驻扎的满城(少城),范围约西至同仁路、东至东城根街、北至小北街、南至将军街,上世纪初拆除。
11:北较场城墙
✡✡
青羊区北郊场西路与武都路交界处,长三百米,宽十五米,高九百米,建于清代。
12:杜甫草堂(博物馆)
✡✡✡✡✡
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严武帮助下盖起茅屋,四年后离开。建筑为多明清、61年入选第一批国保单位。

13:金沙遗址
✡✡✡✡
2001年挖花园大街时发现的青铜时代遗址。所处年代为前1250-前650,约等于三星堆最后一期。06年入选第六批国保单位。

14:四川博物院
✡✡✡✡✡
有张大千作品,值得一看。
15:成都博物馆及周边
✡✡✡✡✡
有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展。后为皇城清真寺。
16:平安桥主教座堂
✡✡✡
位于西华门街二十五号。1904年建成,木结构,中式院落布局,主教座堂正立面采用半圆形拱卷和柯林斯柱。13年入选国七。
17: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
人民公园内,砖石方尖碑,建于1913年,纪念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碑身四面均宽两米,中部内凹刻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字样,南侧为吴之英的二爨楷书、北侧为赵熙的魏碑楷书、西侧为颜楷的颜体楷书、东侧为张夔阶的篆隶楷书。书法爱好者喜欢去看。
18:宽窄巷子
✡✡✡✡
清代少城,07年改造。可以吃饭。

19:青羊宫
✡✡✡
西南地区最著名道观,881年黄巢之乱时,唐僖宗避难行宫。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

20:文殊院
✡✡✡
周边为休闲文化街区。

E:金牛区
21:王建墓
✡✡✡✡✡
相传是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前179-前118)的抚琴台,1940年挖掘防空洞时发现砖墙,后认定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墓(847-918)。是国内较少见的平地墓。艺术价值高。

22:天府艺术公园
✡✡✡✡
建有天府美术馆、当代艺术馆、人文艺术图书馆。
成都近郊名胜
F:新都区
新都为古蜀国都邑,前七世纪蜀王开明氏所建,为有别杜宇氏旧都郫邑(现郫都区),得名新都。
23:宝光寺
✡✡✡✡
有唐代舍利塔。01年入选第五批国保单位。值得一看。

24:杨升庵祠及桂湖
✡✡✡✡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自升庵,1488-1559),1511年获状元,因大礼议(明武宗无子嗣,由其堂弟,即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世宗欲为其生父追尊引起的斗争)谪戍云南。杨慎居于新都时沿湖遍值桂树,后代不断重修,成为桂湖公园,1959年建立杨升庵纪念馆。

G:龙泉驿区
25:明蜀王陵
✡✡✡
96年列入国四。主要展厅为明僖王陵,墓室细节清晰。昭王陵系搬迁而来,保存差。王陵位于青龙湖生态公园中,适合周末游玩。

26: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
✡✡
位于山泉镇,道路情况尚可。13年列入国七,北周文王碑立于557年,碑高2.24米,宽1.25米。碑额为5行,共56字,楷书阳刻:“北周文王之碑。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树其碑。元年岁次丁丑造”。真假尚有争论。

27:洛带古镇
✡✡✡✡
三国时建镇,因刘禅玉带在此落井得名。现有一街七巷,有客家会馆与客家博物馆。值得一去。
H:双流区
28:黄龙溪古镇
✡✡✡✡
有金华庵、三县衙门和古戏台等文物保护单位。
29:百年茶馆
✡✡✡
位于彭镇,名叫观音阁茶馆,室内地面很有特色。该镇有老茶馆三家。其余二家较小。

I:温江区
30:陈家大院
✡✡✡✡
位于寿安镇,属于古建筑群。有一对双斗桅杆,很出名。
31:鱼凫王墓、柏灌王墓
✡
都在寿安镇,但没有任何看点,都是新近修建。温江属于一个古地,但是没有什么好的古迹。

J:郫都区
31:郫县古城遗址
✡✡
宝墩文化(前2500-前1750)城址群,01年入列第五批国保,但看不见什么。主要在三道堰。
32:望丛祠
✡✡✡
纪念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祀祠,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仅存两座陵墓。后复建。。目前有宋代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庙碑记》、宋代陈皋的《杜宇鳖灵二坟记》、清代张日晸的《岷阳新庙望丛古帝碑》。顺路看看可以,不值得专程前往。传说望帝死后变成了杜鹃鸟,也就是李商隐《锦瑟》中写的“望帝春心托杜鹃”。温庭筠写过《河渎神·河上望丛祠》;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33: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
鹿野苑是湘南证券老板的私人收藏,汉唐宋元明皆有,还是值得一看。

34:唐昌镇&友爱镇
✡✡✡
唐昌镇上有文庙,可游览战旗村与农业公园。友爱镇有扬雄墓(前53-18),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我们少年时曾学刘禹锡的《陋室铭》,其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即是说诸葛亮与扬雄。

K:彭州市
35:彭州三塔
✡✡✡
彭州三塔为镇国寺白塔、云居院塔、正觉寺塔。
镇国寺白塔为北宋(建于1056-1060)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云居院塔为北宋密檐式实心砖塔,共十三级,高20.86米。塔基宽9.3米,由石墩砌成四方形。正觉寺塔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为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塔高27.54米,砖砌须弥座塔基,边长10.4米,内有三层塔室,置穹窿顶藻井。
36:领报修院
✡✡✡
位于“音乐小镇”白鹿镇书院村,始建于1895年,1908年竣工。主要培养天主教传教士。34年废弃。08年地震中基本损毁。现重建完成。

37:龙兴寺
✡✡✡
位于彭州市城北,曾出现地震后双塔对望的奇观,但已拆除重建。现有新佛塔但有一定艺术价值。

L:青白江区
38:绣川书院
✡✡✡
四进建筑,四川境内最完整的清代书院。
39:明教寺觉皇殿
✡✡✡
觉皇殿建于明洪武年间,佛像背屏有四川唯一的明代重层壁画,上层是清代壁画,下层是明代壁画。

40:金堂文武庙
✡✡✡
文庙为清乾隆年间重建。武庙清嘉庆年移至东街(城厢中学内)。构建较为精美。
M:新津区
41:观音寺
✡✡✡✡
观音寺位于永商镇宝桥村,现存明代的毗卢殿、观音殿及清代的山门、弥勒殿、接引殿。毗卢殿建于明天顺六年(1462),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内有绘于明成化四年(1468)的七幅工笔重彩壁画。观音殿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有精美的大士及罗汉塑像群。

N:大邑县
42:刘氏庄园
✡✡✡✡
安仁镇以东,刘文彩及其兄弟修建的五座公馆和祖居。

43:新场川王宫
✡✡✡
位于新场镇,1926年重建纪念川王李冰的寺庙。使用穿斗营造法。
44:建川博物馆群落
✡✡✡✡✡
位于安仁镇,樊建川创建,以近代史为主。兼有民俗和抗震救灾。

O:崇州市
45:罨画池(文庙、陆游祠)
✡✡✡
罨画池始于唐代,现为清代复建。文庙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保存较好。陆游祠位于罨画池东南部,陈列较为用心。是除了绍兴沈园外,仅有的陆游专祠。

46:崇州古镇集群
✡✡✡✡
最有名为街子古镇,游人较多还有元通、怀远。相距很近,一天可以看完。

47:杨遇春宫保府
✡✡
距离罨画池很近,建于1833年,四川保存较好的清代高级官员府邸。

P:都江堰市
截止23年9月,中国共有57项世界遗产(文化39,自然14,双重4,跨国1)。其中四川有五项,分别为九寨沟(1992年)、黄龙(1992年)、峨眉山乐山(96年)、都江堰青城山(2000)、大熊猫栖息地(2006)。
48:都江堰
✡✡✡✡✡
都江堰始于战国秦,由李冰父子于前256-前251年主持修筑。都江堰枢纽可分为堰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堰首包括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属建筑。同属景区的古建筑有伏龙观、二王庙(川主李冰父子)、灌口城隍庙(国七)。
49:青城山古建筑群
✡✡✡✡✡
包括天师洞、朝阳洞、真武宫、圆明宫、玉清宫、五洞天及接仙桥、天然图画、上清宫、山荫亭、凝翠桥十处文物点。始建于晋代,现存建筑多为清至民国重建。

成都所辖县市名胜
Q:金堂县
50:淮口瑞光塔
✡✡✡
位于淮口镇瑞光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建。塔为方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背靠蛇山、面向沱江方向坐东朝西,高三十三米,设置须弥座塔基。塔内设实心塔柱,有蹬道,可达塔身内第十层。塔刹为铁铸,塔顶为四角攒尖顶。
51:云顶城
✡✡✡
南宋抗蒙山城之一。由时任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建于淳祐三年(1243),以抵抗蒙古军队入侵成都。是抗蒙“川中八柱”之一,南宋军民在此坚守至宝祐六年(1258)。
52:圣德寺白塔
✡✡✡
位于红塔乡,建于宋嘉泰四年(1204),为方形十三级密檐楼阁式砖塔,通高37.9米,塔体第三层外壁砖砌抱厦装饰,第七层外壁有砖砌舍利塔装饰。
53:简阳造像
✡✡✡
长岭山摩崖造像(安乐乡天才村),始凿于唐,共二十龛。朝阳寺摩崖造像(董家埂乡深洞村),始凿于唐。瓦房沟摩崖造像(老龙乡老龙村),皆凿于唐。
S:蒲江县
54:蒲江石窟
✡✡✡✡
飞仙阁石窟:位于蒲江县城西南的朝阳湖镇仙阁村,唐代造像64龛窟491尊、五代造像17龛窟256尊、清代造像11龛窟30尊,宋代石刻题记4则、明代石刻题记2则、民国时期石刻题记6则。规模比较大。

龙拖湾摩崖造像:共计四处,位于鹤山镇蒲砚村的龙拖湾、庵子岩、土地嘴、石马庵。从南北朝至清,合计龛窟三十五,造像四百六十八。有一处在寺庙上面,不开放,需要自己想办法进去。

55:茶马古道
✡✡✡
茶马古道(路网)非常复杂,学术研究的也不透彻。列入国宝单位后,文物点非常多,可以说是是中国最复杂的文保单位。茶马古道大致有三条,川藏、滇藏、青藏。和今天的路线是非常像的。川藏就是从雅安(邛崃、蒲江亦为为产区)为起点,经过康定、理塘、巴塘到达昌都,最后去拉萨。滇藏从西双版纳、普洱出发,经大理、丽江、迪庆、到昌都,最后到拉萨。青藏从西宁出发,经日月山、玛多、玉树、到安多、那曲,最后进去拉萨。现存蒲江的古道,就是衬腰岩茶马古道。更多遗址,在雅安。

T:邛崃市
56:什邡堂邛窑遗址(公园)
✡✡✡
什邡堂邛窑遗址为隋至宋代民间瓷窑遗址,分布在临邛镇、固驿镇,现建有遗址公园。该窑无文献记载,1930年代始被发现。
57:邛崃石窟
✡✡✡✡✡
石笋山摩崖造像:位于大同乡景沟村,始于唐大历二年(767)。现存的摩崖造像分布在百米岩壁上,共33龛窟739尊,部分开放,部分未开放,但可以进去。有净土变,保存较好。

花置寺摩崖造像:位于临邛镇柏树村竹溪湖风景区花石山下,俗称大岩山或千佛岩。始于唐贞元14年(798),现存造像10龛窟,包括千佛壁在内的佛像2019尊,以及记事碑一通。内容包括无量寿佛、西方净土变、千手千眼观音等。最大的无量寿佛高4.7米。
磐陀寺摩崖造像:位于临邛镇磐陀村,位于磐陀寺后岩壁上,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有造像4龛窟1099尊。
58:石塔寺石塔
✡✡✡
石塔寺原称“大悲寺”,后因石塔改为现名,现存山门、配殿和大殿等建筑,大殿为明正统年间重修,石塔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至八年。塔用红砂石雕成,平面呈正方形,高17.8米,下为双重须弥座,座上为副阶围廊,有十二根檐柱,檐柱上为第一层塔檐,其上为十二级密檐。
附:《凤求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前175-前121)的故事发生在邛崃(古称临邛)。桌家本来是邯郸的,专营冶铁。秦始皇灭赵之后,强迫赵国富户迁移至川陕。司马相如是四川人。
了解成都过程漫长,希望大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