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兴衰的见证者——洛阳
中午在兰州吃了美味的阿西娅,喝了放哈后就登上了去往洛阳的车。5.51的列车再次提前半小时达到,使得本就不充足的睡眠又被压缩了半小时。
和朋友约着在应天门见面,坐在公交车上看洛阳,天还未亮。不确定平时应天门广场上的人有多少,但那天早上,偌大的广场只是属于我一个人。

等朋友的间隙绕着应天门逛了大半圈,顺便看了一眼对街的明堂和天堂,都是后来所修建的建筑,外面看看觉得就行了。
和朋友去吃了碗附近的牛肉汤,不知是店不够正宗还是本就不合口味,汤喝的索然无味。不过倒是第一次尝试饼丝就也算新奇。

喝过汤暖过身子就去往了白马寺。白马寺写有狮窟牌匾上的另一块牌匾令人印象深刻。本以为是昆卢的题字竟是左右结构的文字,应为“毗卢”。而后分别是各有特色的泰国、缅甸和印度寺庙。各有其特点,可以走走看看。




本以为上阳宫文化园是一个值得一逛的地方,没想到只是洛河带状公园旁的一处为文化相关活动所提供的场地而已,当天就有好几个婚礼在此处举行。不过能够近距离的看下洛河,景色不错只是河边好冷,速速逃离。

搜索了一下,洛阳古墓博物馆看上去很有意思,就临时决定前行。事实证明也真的很有意思,可以算得上是我逛过最有意思的博物馆了。
开始是按照朝代对洛阳周围所发现的古墓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介绍,此时要好好学习后面是会考到的。后面以“回”字的结构仿造不同时期各式的古墓供游客亲身体验。有些墓室很小,需要排队单次进入,躬身钻进钻出,看着真实古墓的翻版很是有趣。

逛完古墓,接下来是墓中发现的各样壁画,线条流畅,有些颜色尚存,站在一人多高的石块前看着绘在上面的图画,无由生出一丝敬畏之感。是对艺术,是对古人,更是对历史。

从室内走出来就能看到远处布满绿植的隆起的小山包,那是建在园内的王陵可以一同逛逛。
返程经过市区,来一碗烩面。这烩面是真的不错,汤很香面也劲道,配上当地饮料水蜜桃味的海碧和一盘香辣牛肚,是一顿令人心满意足的午餐~

下午是重头戏,龙门石窟。按照西山—漫水桥—东山—香山寺—礼佛台—白园的顺序一路逛下来,走过了景区所有的边边角角用时将近3h。游玩tip:漫水桥和白园这里是无法走回头路的,所以想等石窟夜游点灯的话建议在逛完香山寺后停留在礼佛台处。

如果爬山累的话,只逛西山也是可以的,东山毁坏的更为严重,香山寺其实也不太出众,白寺只是白居易的衣冠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墓。

龙门的石窟不同于以前逛过的石窟,他在山上凿有大大小小的石洞,并在其中刻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很是精美别致。只可惜大多数佛像的头部都在战争中有所缺失,据说龙门石窟佛像头像大多保存在法国,英国和日本的各博物馆中。
听到如此信息,再对比眼前残缺受毁严重的佛像。只感叹于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一定要足够强大,不然就会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无法保护,只能眼睁睁的看其被毁坏,令人心痛。
虽然网上说龙门石窟在修缮,但亲自走了一遭发现影响不大可以放心参观。但毁掉头像的佛像观赏性缺失了一大截,不过观赏感受这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机会还是亲自去感受最好。

因为转车阴差阳错的实现洛阳之行,特此感谢朋友的全程陪伴,虽然错过了胡辣汤,但火锅很好吃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