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思考》摘要和笔记(20230929)
按照系统的基本特性“结构影响行为”,想要让人们产生你所期望的行为,最根本的办法是设计相应的结构。否则,即使人们短期内能改变或被动遵从,长期来看还会回复到变革之前的状态。可以说,在一个设计不良的组织中,任何创新或变革的努力,都徒劳无功,或者“事倍功半”。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也就是说,领导者的最高境界,就是下属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他不用说很多话,不用管很多具体的事务。因为他的核心职责就是设定系统的结构,一旦系统结构定好了,人们就会自动自发的按照设定好的结构,产生他所希望的那些行为。这样才会自然而然的成功,没有什么惊喜和意外,好像也不用付出什么额外的努力。 要想达到老子所称的“无为而治”的领导境界,需要很高的修为,其核心工作就是设计好系统的结构,至少要明白这个系统中有哪些要素,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拿捏好轻重缓急和推进节奏,才能游刃有余,否则就有可能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做好顶层设计,所有事情都会按照结构的流程自己走下去。】 在我看来,虽然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呈现出来的各种事务纷繁复杂,但其背后,从本质上讲,只有两类工作:设计并维持推动企业发展的“成长引擎”,以及即使预见、防范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总不可避免的出现的各种问题。 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前者为“阳”,后者为“阴”,二者相生相克、共生共存,是所有企业家须臾不理的两项核心职责。 如果你掌握了系统思考的技能,就可以化繁为简,不仅可以发现、设计并维持驱动企业发展的“成长引擎”,有效的对企业的成长加以管理,快速、稳健的推动企业的成长,而且可以预见并提前采取措施,规避企业成长过程中比如伴生的“成长上限”。这是系统思考对企业成长与解决问题的两重价值。 当你在管理企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复杂问题时,利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与工具,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看到这些问题背后的系统结构,找到真正的“根本解”或“杠杆解”,睿智的解决问题,实现持续的根本性改善,解除成长的障碍,从另一个维度上推动成长。 任何企业或机构、业务的成长都不是偶然的,都涉及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而且可以被设计、管理。哪怕你现在只是经营着一个路边摊或街角的小店,或者你只是领导着一个3-5个人的小团队,你都需要对自己的成长进行设计与管理。 任何一项不断增长的业务,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成长引擎”,它把若干经营要素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并使该系统得到自我增强。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每运转一圈,每个要素就得到一次增强,并引发下一次更大幅度的增强。如此循环往复,使得业务不断增长。……如果想把业务做大,你必须找到推动业务发展的“增强回路”,并不断给这个增强回路“加油”。 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如果能通过系统思考,找到对于公司的成长至关重要的良性循环,并设法让这个循环转动起来,公司就有机会快速成长。【很少有公司会对自己的业务设计非常精细的结构,大多数都是在市场和机会中寻找和试错,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和业务,只有到了一定规模之后才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成长,是大自然的基本现象,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主题之一。 事实上,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团队或一项业务,找到并维持驱动其“成长引擎”,都是一种系统思考的智慧。 “成长引擎”是由一系列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反馈回路,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机制。反馈回路有一个基本特性,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它们会因为相互影响而产生某种动态变化。 企业要可持续成长必须排除一次性因素,排除本质受限的因素。一般来说,以不可再生的资源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可再生资源,而且利用资源的速度不能超过资源再生的速度。 在企业中,常见或通用的“成长引擎”包括如下九种: 1、营销拉动 企业可以通过可持续的主动营销投入来启动“成长引擎”。 在一些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行业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由营销引发成长的模式: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初,通过密集的营销活动,快速形成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切入,从而带来销售量的增长,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使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大营销投入,如广告投放、招募和培训促销人员等,再次引发收入增长……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成长引擎”。——“第8章 设计并维持成长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