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南大港-序
中国人初相识,总会问出一句:你是哪里人?京津冀的客气一些,会问:您哪儿人呀?到了东北变成,兄弟你搁哪儿来呀?
每当陌生人问到这个问题时,我总会回答:天津。
但,我的家乡不在那里。至于为什么这么回答,那当然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它距离天津很近,只要半小时车程就可抵津门第一村——窦家庄。它位于河北与天津的交界处,它曾是省级国营农场,后又变成市级直属村儿,现在划分到渤海新区下辖的行政区,它的名字叫做南大港。
中国的地名有很多水字,如川、州、江,还有港。都是跟水域有联系,而南大港所临的正是命名淳朴又简单的——南大港湿地。那是一片芦苇丰美,水鸟低飞的净土乐园,在2018年以前没有什么资本介入,一切都保留着和几十年前一样的质朴和纯净,甚至连一条像样的入口公路都没有。
南大港不仅有湿地,还近海,它位于渤海湾半圆处的正中间,驾车20分钟就可以看到临海圈起来的各种盐碱地和鱼池虾池,是的,这里的海边没有沙滩,只有年吞吐量亿吨级别的港口——黄骅港。这里空气弥散着鱼腥气息,与路边林林总总的灯红酒绿穿插着,仿佛上个世纪的电影中的欧洲码头城市。疲惫的海员结束了远航,随机选了一家红色灯光的招牌走进去,疏解了几月的阴郁。
说回来正题。
初谈一个地方,还该谈到的是历史。南大港所属的沧州,可能有这样几个记忆点,一是绿林好汉林冲发配之地,这里自古侠义热情;后来是神医喜来乐的出生地,而我本人并也没有看过;再来就是延参法师在峨眉山那一句:生命是如此的精彩。但其实沧州所属各县市情况复杂,有世界知名的吴桥杂技世界,也有清代才子纪晓岚的草堂故居,零星散布着90年代发现的大港油田采油厂,也有世世代代正统的回族自治乡县。
是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南大港区区2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织着古道侠肠、油田、港口多元文化。油田建设引发的人口流动,使得南大港这片区域的社会关系广泛辐射到京、津,天津的高考移民在南大港是再普遍不过的关系。就算是现在,随便开车走到南大港的主干道,拉一个人问问有没有购买柴油的路子,热情加你微信的概率不会低于90%。
以上也是铺垫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虽然有着传统的农业劳作历史,但是有赖于地理位置的便利和石油产业,大部分人在90年代已经实现了财富的原始积累,以至于到今天为止,传承了三代人,虽然日渐稀微,但比起来累死累活月入万把块的打工人来说,南大港俗称的“小炼油厂”的厂主们,还是过着惬意滋润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