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王安石文集》
士不同鸡鸣狗盗(文| 钟真)
北宋文学家兼政治家王安石写有一篇政论文,题为《读孟尝君传》。文章四句话,两陈两问,计九十字,足见王老师见解超凡,行文简练,气宇轩昂之风骨。原文如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上文翻译成今文,意思大体如后:世人都称赞孟尝君善于得到人才,因此人才都投靠他的门下,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从虎豹一样凶恶的秦国逃走。哎呀!孟尝君只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哪里称得上善于得到人才呢?不是这样的话,他完全可以凭借齐国的强大力量,得到一个真正的人才,就可以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能力吗?鸡鸣狗盗之辈出入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之所以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呀。
王老师与苏轼政见不合,但他们文人气度,君子风骨,即士人见识与操守,都高贵晴朗,或相得益彰。
王老师显然是把“鸡鸣狗盗”与“士”加以区分,分别开来了。这是对的。
如若单凭识文断字,都算读书人都算文人,那确实是要寡淡了汉民族汉语文人的文脉义绪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人和传统读书人的概念,不仅包含识文断字之见识,更要存续“士可杀不可辱”的道德操守。比如,寂寞至死却坚守自由之精神的陈寅恪、受政客之辱必拼力反击以去辱的刘文典,他们哪怕为妓女立传,为财主树碑,也都是文人,是读书人。但识得几个字却人事尽可辱没的,应不属真正文人和读书人之列。
成就建党之伟业,虽贫病孤老于江津,独秀仲甫依然是文人,是读书人。著述等身,虽官至副总而理于海,沫若郭院长开贞,仍多为正文人真读书人所不敬。
距今937年前,文人政治家王安石尚且把“鸡鸣狗盗”与“士人”区分开来,而今,我们许多人竟然把毫无操守的司口力马南、周带鱼侯小平,以及什么狗屁教授李毅陈平之类,也归于“文人”、“读书人”和“知识分子”之列,时代与社会之未必与时俱进,可见一斑。
(作者微信:ZZWY5656)

日记提到了1本图书
- 1本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