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和他的洋洞村(一)初识小夏
小夏是今年三月底来的洋洞村,在牛耕部落做义工。

做义工的间隙发现了村里高处的一栋老式结构的木头房子,于是三个贫穷的年轻人你凑五千我凑八千盘下了这栋房子。三个年轻人带着满腔热忱开始自己动手清理这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待房子收拾出有个家的雏形,两个合伙人先后撤伙儿,剩下小夏一个人独自撑着这个家徒四壁的民宿。
刚过20岁的小夏,有着笨拙的真诚,又带着天真的自信,是个妙人。
游走了太多地方,对贵州的乡村没有太大的期待。被贵州本地的大学同学按头安利了洋洞牛耕部落,重点安利了主打“原生态”的小夏家。
从贵州乘高铁至榕江,没错,就是那个因村超大火的榕江县城。高铁站门口换成乡村小巴,那破旧的车子,城市里淘汰下来的,在保养的极差的山区公路上,路面到处坑坑洼洼。本来一个小时车程的路线,因为车坏在大山里的半路上,从中午颠簸了将近三个个小时,来到这座黔东南深山的小村庄。
出现在洋洞村的主干道上的时候,已经快下午四点。给小夏打电话,他说我不在家,我喊人去接你,你需要爬几个坡才能到我家。重装负重、长途跋涉、汗流浃背的我,强忍着怒火边走问,爬了几个陡坡,经过一个臭气熏天的猪圈,终于到了小夏不像家的家。所谓的“原生态”,就是门口堆满装修材料无处下脚,90平左右的一楼被各种杂物堆的满满当当。已经早几天住进来的住客婉桐应声下楼,热情招呼我,忙着帮我烧水洗澡、安顿房间。她边忙碌边说,我非常能共情你此刻的心情,我刚来这里也感觉是被骗过来的,气的想骂人,等小夏回来一起骂他。
走到二楼,有四个长满蜘蛛网只有一张床的单间。三楼是个还看的过去的空旷的大平台,有高低错落的自己钉的书桌、沙发、吊床,抬眼就能看到坐落在山脚下的整个村庄,时不时传来学校上课、下课的铃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最后决定在三楼大平台打地铺,有书、有晚风、有虫鸣、有星空,早晨睁开眼还能看见群山和围绕山间的云海,默默安慰自己也算能被大自然治愈。

下午五点以后,小夏踩着拖鞋晃晃悠悠的回来了。开启疯狂吐槽模式,他只是默默的听着,呲着门牙介于大笑和微笑之间的表情,满脸真诚且略带羞涩,偶尔眼神逃避一下,一直被怼即不生气也不急于解释,他气定神闲的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这个本该毛手毛脚在浮躁年纪的小伙子,有稳如老狗般的淡定。
为了迎接我们,他在网上学习了如何做锅包肉,慢腾腾的做了一盘子味道意外好吃的锅包肉。气消了之后,我就他家里现有的食材,顺手做了冬瓜豆腐圆子汤、蒜蓉地瓜苗、豇豆炒肉。
一顿晚饭后,小夏正式开启了和他三个女房客的全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