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查看话题 >澳洲打工度假最后一年倒计时|离开的,留下的
一、留澳不完全路径个人分析
请注意请注意,这个分析完全是个人视角,非常不专业,千万别参考误事。 关于留澳关于移民建议大家1找专业律师和中介咨询2咨询和自己研究官网相结合3做了决定就尽早开始准备,包括钱。 我有过“如果有机会愿意留下”的阶段比如万一遇到我喜欢的愿意长留的刚好可以被担保的工作(我在做梦),也有过可以续合同的有担保资格和案例的雇主,也了解过州担保,但我一直没有过拿身份的执念,所以心里一直有个秤来衡量代价。 也因此我了解的关于留下的方法可能并不全,但我衷心佩服所有留澳目标明确的在努力的或已经拿了身份的人们,不管是通过上学还是雇主/州/配偶担保。
我有朋友从0开始学解剖、护理,还是英语授课,我真的很佩服,也有朋友在偏远地区同一雇主一待就是三年。
抛开配偶担保这个靠缘分的事,建立在“没有留澳执念”基础上,对我来说留下的途径分析如下,仅供参考千万别相信我的废话。
1.上学:
我目前不想花费高价格在澳洲读本职工作相关学位,当然我也没有足够的储蓄,但就算有我也不想这样花费,我宁愿去学没什么不考虑性价比啊找工作啊但我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更不想为了留下去花费钱、时间、精力去学我不感兴趣的专业,比如厨师,我自己都不想给自己做饭,我知道我自己没有毅力去坚持不喜欢的、不感兴趣的事情。
2.雇主担保:
我确实有朋友通过雇主担保拿到了身份,我真的很佩服。
但我也见识过有人间歇性想辞职但因为已经坚持了一两年不想放弃于是只能继续坚持的痛苦,也见识过有人已经坚持足够久却因为雇主的问题只能不断续学签留下,还见识过工作好几年以为终于要见到曙光却被雇主坑只能另寻出路。
无论如何单就能为某一个雇主工作超过半年这一点我近几年就没有达成过。我需要随时离开的自由。
3.州担保
目前对我来说比较合适的路径,没有要求固定雇主所以可以有随时离开雇主的自由(我的了解不准确,可能不对),并且我的相关工作经验已经快要超时,如果想走这条路我得抓紧。
我为什么没抓紧时间行动,因为据我了解这个签证对几年内境内生活天数有要求,而我有更大的世界想要看,不想有被要求的行程。
二、这么喜欢澳洲为什么离开
1.留下的代价和紧迫性评估
上篇所说留下途径的代价都是我明确不想让渡的,目前来说,和获得身份相比,钱、时间精力、辞掉不喜欢工作的自由,这些对我更重要更紧迫一些。这可以说是根本原因。
我没有既要又要的贪心,也没有必须留下的执念。
2.舒适一会就想继续折腾
开始有新背包客入境,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时时刻刻感叹满眼的美景和当地人惬意的生活,怯怯地点餐因为不确定表述对不对,进超市满眼都是不熟悉的东西有太多需要尝试,每一次移动都是前往未知所以想象、期待、担忧五味杂陈。
现在认真看美景和惬意的生活已经是我的常态,工作和生活环境都让我自在,移动、换工作、换城市、搬家也都不是什么大事(找房子和打包行李依然很麻烦、找工作也开始挑剔不那么容易),我会期待新的旅途但在澳洲境内对我来说都不算完全的未知。
也就是说澳洲是我的舒适区,甚至比在国内都还要自在。
但我就是爱折腾,我享受舒适区但我不满足于长期停留在舒适区。
3.我还没有想要停船靠岸
看了澳洲,我还想看看世界其他地方,欧洲,非洲,南美洲,日本,东南亚,还有我此前没有认真看过的国内大好河山(《国内打工度假可行性分析》)。
我还没有想要停船靠岸,不想让旅游只是常规生活中的用来逃离和松一口气的消费行为,我想要在各地住下来感受当地人的生活,让景色变成日常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日照下,不同的心情里,看同一片森林同一片海。而不只是走马观花拍照打卡。
未知的世界,未踏上的土地,未知的生活方式,未知的故事,想想就激动。
我就是这么贪心,想看世界;我就是这么贪玩,对世界的好奇心无法熄灭。
如果这是在逃避现实,如果现实指的是过上所谓“正确”的生活,那我选择不向社会和他人规定的“正确”妥协和低头,因为我没吃任何人的大米,承担我生活方式的是我自己。
三、离开去哪
我不知道。
被问太多离开要去哪。
我本来想详细分析一下各种目的地和选择,来写去发现算了啦,其实我根本还不知道要去哪。
我可能要回国一趟,因为我最近对新疆、西藏、贵州、青海、内蒙、东北,以及江浙的山、东南沿海小镇都很感兴趣;也想去欧洲玩一圈,去冰岛去荷兰去西班牙去法国;还想去东南亚、日本;还想去南美、非洲。想去这些地方爬山、吃好吃的,能和当地人一起工作更完美。
可我没钱呀,经济基础在哪——可能是远程工作、可能是数字游民、或者是工作签。
所以其实是看我可以去哪。
管他的。当年来澳洲的时候我就没钱,也是什么都没准备,没找工作没定住宿,我就是想要把自己扔到陌生环境去浮沉。
这次我可能不会那样完全不做准备,但具体去哪,到时候能去哪就去哪,世界那么大,我的好奇心那么广,能先去哪就先去哪。
除了心态,其他都是技术问题。(具体见回国打工度假可行性分析心态篇)
四、我会回来
有些人有些地方有些场景总是带着滤镜的,大学时第一个旅行目的地、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换的第一个城市、第一个长居的海外国家…
以后我可能会在很多地方住上一阵,我会喜欢上其中一些地方停留更久,可能是国内某些城市,可能是西班牙,可能是南美洲,都有可能。但作为第一个长居的海外国家,澳洲的滤镜应该是不会掉了。
怎么能不喜欢澳洲。
看不完的自然风光、惬意的生活、优越的最低薪资、山海都可得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建筑和人口密度,啊,怎么会不爱
(啊如果有些人不喜欢澳洲我也理解的,客观来说我不是猪油蒙心只看得到好看不到坏,毕竟也亲身生活了这么久)
我大概率会有那种,想要停船靠岸从旅居客变当地人的阶段,想要择一城,不至于终老但停下来,扎根生活。 到那时候,澳洲大概率会是首选。就像如果考虑回国长居依然首选之前的第一个城市。
更何况有生之年花一两年时间开车环澳,是我的人生清单之一,如果到时候能有爱的人一起最好。
具体怎么回来,到时候看政策再说吧。就像我现在还不知道澳洲的下一站去哪,我也还不知道接下来的行程中,回来澳洲是第几站,是什么时间。
但我知道我会回来。
五、我的离澳前To Do List
-美签
-日签
-可能要考一次雅思
-露营,四年了我还没露营过你敢信
-回一趟换宿家庭
-整理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不确定要不要发
-希望离开前国内朋友能一起来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