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乱思绪
描摹的过程有种神奇的力量,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可近来,我的笔触似乎有些不稳、急躁,“我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画画的”。
其他人都在往前走,我好像还停留在原地,是抑郁症将我捆绑,还是我自己心甘情愿。我区分不出,但,前者后者,结局又好像没有什么不同,我和众人隔开了,我成了滞留者。
豆瓣的日记是从二月份开始的,大半年的时间了呀,我在这漩涡里。
总是有进步的吧,所谓事物发展盘旋向上的规律。
之前稍有好转的日子里,会期待自己十月份的生日,想在那天向世界、向关心我的朋友、向自己宣布,“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现在却有些害怕了,那个日子晚些到来吧,我好像还没有准备好,我好像,又掉下去了。
-------------------------------------------------------------------------------------------------------------------------------
一周前体检补牙的那天,不敢开口向医生提“缺口小的那颗牙,用次一点的材料补就好”,躺在“手术台”上被不安和恐惧包裹,害怕得想要马上逃离,又最终归于“放弃挣扎”的死寂。
我在维护什么呢,营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们的和颜悦色吗?又在害怕什么呢?害怕被指责没有好好爱护牙齿,害怕提出请求后又被说服的不堪和“被拒绝”感?好像还有一点别的情绪,一年前补完三颗牙后,被人惊叹“这么贵”的回忆,及其可能附带的“你怎么花了这么多钱在这上面,你怎么这么浪费”的指责,好像也在攻击着那个孤立无援地躺在台上的自己。
我真的在浪费吗?如果所害怕的那些指责和不堪全都是真实落在自己身上的,那又会怎么样呢?
都不会怎么样啊,再怎么样,也不会比未来自己需要为牙痛烦恼、那天下午的“我怎么还活着”的念头以及一直持续到今天的频繁心痛,更让人难过了吧。
-------------------------------------------------------------------------------------------------------------------------------
暴食,有在好转但依旧难以完全控制的自我放纵,在每一次无法控制情绪的边缘,把我推向另一边的深渊,用“后悔”代替其他让自己不安的情绪——焦虑、难堪、自我厌恶。
已经开始有些厌恶食物了,在没有进食欲望的时候,即使并非饱腹,看着那些受人追捧的“美食”,竟不自觉地感受到恶心。甚至在进食过程,也常常会觉得疲惫,“好多,我吃不完”,“但我应该吃光”。仿佛好好吃饭这件事,只是为了完成“果腹”这个任务;而在情绪失控时,没有节制地吞咽甜食,是为了弥补情绪的空洞,填不满的深渊。
该怎么办呢,怎么把食物变成它原来的样子,会带来生活温度的样子。
-------------------------------------------------------------------------------------------------------------------------------
我应该独自向前了吧,不去管是否真的有效融入我所在乎的群体,是否真的被我所在乎的人接纳甚至喜欢。过去的就让它留在那个当下吧,那些不存在好坏的评价,那些有心或无意的玩笑,那些对自己或给别人的拒绝,那些被自己过分敏锐地捕捉到的情绪。它们,都应该在产生的那个瞬间,随着时间消逝,不是吗。
我没有那么重要,就像没有了他们我自己也可以好好活着,散步、跑步、跳舞、读书、看剧、看电影。不应该忘了最重要的呀,我应该打起精神学习了,阅读文献,做总结,设计完成实验,整理数据和报告,发表论文,毕业。它们当然不是生活的全部,可你知道的,至少在这个阶段,它们是你,是那个争强好胜的你,那个害怕被落下的你,那个对各种发现、对可探寻的科学依旧怀有兴趣的你,最重视的事情了呀,
是为了生存,是为了让老师们满意,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胜甚至虚荣心?是又怎么样?哪有什么对错,又何必去寻找太多虚无缥缈的意义。迷茫地停滞不前,给自己画地为牢,才是最大的过错吧。你知道的,你最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了。
走吧,前进吧,你没有被落得很远,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