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你如何理解存在,你就将如何理解生活

选自《Proximus模拟对话录》时间:1970年春天
地点:德国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小镇
Proximus:您好,马丁·海德格尔先生。
您曾在某个地方说过,我们对于存在的理解,常常是受限于我们的文化、语言和历史背景等因素。因此,我们需要超越这些限制,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存在。
海德格尔:我是这么说过,但原话不是这么说的。说存在之前,先说一下本体论,它源自希腊语λόγος (logos),最初意为“思想、概念、论点、推理”。
在哲学中,本体论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学科。它试图回答诸如“世界是什么?”、“存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本体论的答案往往是对存在最基本、最普遍的表述。
传统的本体论将存在看作是事物的属性,例如,一块石头存在,一棵树存在,一首诗存在。存在被视为事物的某种特性,通过观察和分析去理解。但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够的,因为它忽略了存在的本身。
超越本体论,并不是要否定或推翻本体论,而是要超出其范围。就像当我们问“世界是什么?”时,我们不仅希望了解世界现在是什么样子,还希望了解世界是如何变成这样子的,以及它还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存在的本身不是事物的属性,而是事物的前提。
换言之,事物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属性,而是因为它在存在中出现。
我想试图超越那种将存在视为事物属性的本体论,回到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一种动态过程,不是静止的概念,它既不是本质,也不是现象,而是“在-世界-之中-存在”。
这意味着,存在不再是本体论中所探讨的存在者,而是更为基础和本源的东西。这种超越并不是一种超脱于世界和存在的神秘状态,而是一种深入到存在根基的反思和探索。

Proximus:所以您的本体论是一种超越性的本体论?
海德格尔:你可以这么说。我不再关注事物本身,而关注事物如何出现,在何种存在方式中出现。也就是说,回归到事物出现在世界中的方式。我认为这是理解事物、理解世界的关键。
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我们可以对这朵花进行描述、分类、命名等等,这些都是基于我们的经验和理性认知。但这并不是对这朵花的超越性认识。超越性的认识是指我们意识到这朵花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对象,它还涉及到美、生命、意识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超出了我们的日常经验和理性认知,是我们无法通过语言和概念来完全表达的。
如果我们只关注现在存在的物体(存在物是现象),那么我们可能会得出物体是由某些物质构成的结论。存在物是其物质本身,而非它的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一切揭示的先决条件:它是为了揭示而存在,而非被揭示的存在。
如果我们超越本体论,我们可能会问:“物质本身是从何而来的?”、“是否存在除物质之外的其他存在方式?”这样的问题就超出了传统本体论的界限。
Proximus:听起来,这好像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考方式,是我们日常经验和理性认知所无法完全把握的,可这种思考方式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海德格尔:是的,这种超越性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存在本身,让我们意识到存在是有多个层次的。
因为如何理解存在的方式,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和生活。我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还有行为方式,都是根据我们的存在方式来决定的。
Proximus:我好像明白了点儿什么。
海德格尔:思考是一种旅行,它可能会带你去到你从未去过的地方。哲学从未远离人群,只是人群远离了哲学,哲学的奥妙,来自人的奥妙。

诗人琉璃姬:写作也是将头摁进黑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