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几位师姐
研究生生活每天都非常忙,只有周日能休息半天,周五聚餐比想象的有意思,由此简略记述一下此刻的想法。为什么不记述师兄呢?因为首先我有六位师姐而只有两位师兄,其次在于我始终认为女人是比男人在心理上更精细一些的生物,因此观察女人相比于观察男人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更有趣的。女人由于历史和社会的桎梏,她们的意志迄今为止还没有像男人一样完全展开(因此我支持feminism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可以通过戳破男权文化的谎言的方式使一部分真正作为强者的女性充分舒展自己的意志),因此就群体而言,我以为女性的意志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还没有男人坚强。意志越坚强的人其实理解起来越简单,因为ta的整个行为模式以及相对应的心理都趋于稳定,也就是说只要你掌握了那个key point,他们的心理世界你便大致可以探个七七八八。所以男人确实如钢,只不过刚是易折的,大部分男人在社交的空间里都是一副假行僧的面孔,所以和男人的初始相处或泛泛之交会感到对方大体相似的面孔下的诡谲,但一旦有一天你换了一双X-ray的眼睛,你大概率便会发现眼前这个男人原来不过如此,可是对于女人你或许就需要MRI。女人的演技既优于男人又在某些场合低于男人;女人的一些特质实际上相比于男人的特质更不容易隐藏,但大部分女人天赋的演技都要强于男性,也就是说即使你能感到对某个女人的characteristics有些掌握,你还是会感到对方在许多方面的难以捉摸。不过好了好了,似乎已经有些偏题了,还是快进入正文吧—— 博三的大师姐姓S,她的声音和气质(甚至包括发型)让我在上个月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联想到了和她同姓的那位著名女歌手——清瘦、独立而包容。在饭局上我才得知她竟然已经结婚了,而且老公是小学三年级就认识的青梅竹马……不知道未来的社会流动性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青梅竹马的故事还会留下多少呢? 博二的二师姐X是一个猫一样的女人。很多女人喜欢猫,但很少有女人给人的感受像猫。她是个慵懒的女人。慵懒不是单纯的懒惰,它是一种迷人的气质,而且二师姐曾经在我们医院的分院区干过最苦最累的活持续一年多,她实际上并不在勤奋程度上逊色他人。只不过她最近找的那个对象我、其她师姐乃至导师都不是很放心,那个男人就如同我第一段叙述的一般,由于我们和他见面甚少,他展现给我们的还是那副假行僧的面具,而X是情场里段位很低的。其实男人大抵都或多或少会喜欢X这样的女人,因为她的慵懒可以激发男人的保护欲,这是男人版的“圣母”心理的变种。这个游戏的规则之一在于,男人或多或少要让女人崇拜自己,女人对男人的爱里总是包含了至少在某方面的崇拜,而反过来则未必。
师姐Y是比她同届的师兄师姐大2岁的。我个人觉得她是这些师姐里单从五官来看最好看的,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在饭局上老师唯一批评的人就是她,但并未提到任何具体事情,所以我听得云里雾里。不过这类事情自然不便打听,此乃无需言明的禁忌。
师姐C是我认识最早的师姐,因为最初和老师见面后直到7月末之前我都只有她的联系方式。她具有东北女人的粗野和现代大城市人的狡黠(均非贬义),且身材很丰满。和这样的女人一起生活可以带给人很原初而丰富的快乐,即使分手也是干脆利落的。不过她至今还没谈过恋爱这点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师姐L和Z是我上一届的两位师姐,她们都是相对而言很简单的女人,我和她们相处这十几天已经基本了解了她们,但我对她们都没什么额外的好感(不过我的确不喜欢师姐L这种充满压迫感的性格,我虽然是非常喜欢按计划行事的人但我却喜欢随意的人)。还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我不喜欢一切胖子,今敏的《红辣椒》被我厌恶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其中那个巨胖的男主最后竟然得到了女主的爱情……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中说“无所事事,你们知道,是万恶之源”,肥胖虽不至于这么严重,但对我而言任何人的肥胖都是个难以忽视的减分项。
我大概是不喜欢科研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既没有这方面天赋也没这方面兴趣,我所感兴趣以及关注的始终是人而非外在的事物,绝大部分的科研在我看来都没有什么【根本的】价值,因为它们都无法触及人类社会与历史的核心。可是未来的我会走向何方呢?现在还是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