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力供给的假想
把大兔所言转换为我熟悉的航运领域则是:
我们是一艘艘从事运输业的船舶,每条船的固定成本是相对一定的:支付船员工资,维修保养费用,缴纳吨税等。
当市场好,运费高,我们开足马力想要多跑几个航次;
当市场平平,我们以相对节省油耗的经济航速运行以求效益最大;
当市场差到低于break even point,也就是跑一个航次的收益相比于船舶停航(停航期间也要支出固定成本)还要亏钱,那就在安全水域抛锚停航。
当市场长期低于break even point,一部分耗不起了船东就要杀船,即买到印度孟加拉去冲上沙滩,拆成废钢卖掉。
然后船没有那么多了,运力供给减少,运价又会抬升,留下的船东活了下来。
一旦运费继续抬高,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来让新船下水。
但是当我们自己作为船的时候,最坏的选择也只是停航等待,等待有朝一日运力需求大增,来把我们这些闲置运力消化,或者我们被时间吞没、淘汰。
但是作为不同的船,经营策略还是不同的。
- 有的船带有长期合同,收益虽然也有浮动,相对于与剧烈的市场变动还是比较平滑的。类似于当下社会里的央企,gwy职工吧。
- 大的船投资大,一次性赚的多,市场波动也更大,需要头脑清醒,审时度势抓紧时机才能赚到大钱,市场长期低迷,也亏得更多。类似投机者。
小的船受众大,货源杂,市场非常平滑,赚也赚不多,亏也亏不多,经营起来还很累。类似引浆贩卒。
- 有的船出厂就是专业化路线,用大把资金竖起护城河,运送专门的货物。类似医生,科研技术人员类。
- 有的船见一个市场不赚钱,马上进场改造,长痛变短痛,进入另一个运力相对紧俏的船型的市场。相当于改行或者run了。
-----------------------------------
对于大兔的问题,什么适合当劳动力,人适合做什么。
当下的我无法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我真的觉得劳动是组成人必备的东西,劳动以建设、以创造,没有这些人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成了一日三餐有人喂了。
人适合做什么:在我看来聪明的人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做人上人,做蚂蚁报团过河,被裹在内部不会被水冲走的蚂蚁,也就是留下做肉食者,或者run出去做世界范围的肉食者。二是做固定成本超低的仙人,成本足够低,则可以无视市场起落。
不过我大学时候玩“大航海时代”,是这样玩的:开始先按照游戏故事线走,后来就中日韩这样跑,为的是赚钱赚钱赚钱,然后升级舰炮,升级船型,然后赚钱赚钱赚钱,然后某天,开出马六甲,过印度洋,不计后果地向着未知地海岸线驶去。。。直到船员接近死光,偶然遇到了补给或者没有,继续驶向未知,直到弹尽粮绝。关上游戏。